|
. R. \' z# d5 I3 o 对生命的思考8 P0 G2 t* m" r) n% ^6 `) {1 a$ Q8 C8 U
1995年8月15日,对我家是一个悲痛的日子。父亲身患重病辞世了。
. ~9 ?: E, N. Q, h$ z7 } N 父亲是那年的6月份患病的,他在我的搀扶下走进医院,三个月后再也没走出医院。从病轻到病重我一直在他身边,目睹了他与病魔斗争的日日夜夜。癌症,是绝症。在行走很困难时,他毅然还要拄着拐杖艰难的走着,一小步,一小步地向前挪着。那种和疾病的抗争与对生命的渴望,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在最后的时刻,他躺在病床上不能动的时候,他说:“把我抬出去,让我把世界再看一眼。”我观察到了他那一种对生命渴望的眼神,我实现了他的最后的愿望。几天后,父亲离开了我们。
. x# R$ Q9 z" C$ i" V- X$ ?* { 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在二十世纪初写了一本书名叫《热爱生命》。其中讲述了一个人与狼的搏斗的故事,说的是美国西部的一个淘金者在艰难跋涉返回家的时候,腿上留着血,衣服单薄,恰好遇到寒冷的冬天,在极端恶劣的环境和饥饿的威胁下,他已经相当疲惫。就在这个时候,有一匹同样被饥饿威胁下的眼睛发着绿光的狼向他走来,不是饥饿的淘金者死就是饥饿的狼死,演绎了一个人与狼搏斗的故事。最终胜利者属于这名淘金者,闪耀着生命的光芒,他没有被狼吃掉,他凭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凭的是一种对生命渴望的力量,凭的是热爱生命的这种力量。列宁在临终的时候,躺在床上让妻子给自己朗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列宁对生命的留恋,热爱着自己未竟的事业。带着遗憾列宁54岁离开了人世。
9 ~' E- O7 x( s n+ ]" m! m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常说:生命是最宝贵的。只有生命存在才有事业、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等等。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是不可逆转的,既然不能改变的规律,只有顺应和顺从。得病,是一种痛苦,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高度发达的医学也是无助的,比如癌症、肝硬化、糖尿病后期……医生也只能看着被疾病折磨的病人而手足无措,所有减少痛苦的措施也只是暂时的。, d" I+ u1 N- l" D
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有追求的活着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
+ {1 R+ d3 ~& H 人应该怎样的活着?
+ }0 A; o# Q! ?/ `' y% G* A% ]- p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热爱生命、有理想、有作为的活着。诚然,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和追求,这无可厚非,为自己理想和追求奋斗了,辛勤的付出了,成功与否是另外一回事,不以成败论英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9 F$ l' ~ b% `1 S& i S; l0 v% J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珍惜亲情、友情、爱情……人间所有美好的东西。失去的东西才感到它的珍贵,就好比每个人都有两个胳膊和两条腿一样,当胳膊和腿存在的时候,我们不感觉到它的珍贵,当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一个胳膊或一条腿的时候,才显示出它的珍贵和存在的价值。又比如父母,每个人都有父母,当他们还健在的时候,我们不觉得什么,有一天父母离开我们而去了,突然我们才感到他们存在的意义,才感到他们的珍贵。那么为什么美好的东西存在的时候,我们不去好好的珍惜呢?
/ t: v; o) z) ?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有责任和孝道。责任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责任就是担当,就是付出,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单位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每一份责任都需要去担当。当前全中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传播社会正能量。“国破家安在,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强盛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才能富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人为国家尽一份责任,祖国才能强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生在天地之间,就要担当起孝敬父母、赡养子女的神圣义务。父母养育我们一辈子不容易,父母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和最无私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不知留传了多少年的至理名言,是被证明了的千真万确的真理。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的心永远牵挂着儿女,永远系在儿女的心上……。那么,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当他们失去健康,需要我们的时候;当他们还健在的时候;当这个世间美好的亲情还存在的时候,我们就要好好的珍惜。
9 A) @/ l" Z- j+ S1 k, p, _ d |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充满爱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充满爱心,就是要爱祖国、爱生活、爱父母、爱子女、爱左邻右舍、爱自己所有身边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春天-----歌词唱的多么好!世界是一个轮回,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人的位置十分渺小,充满同情地鸟瞰着纷纷攘攘的人类世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无底线,付出善良为的是心安和快乐。记得几年前在报刊上读到一篇文章:上海一位女士一生中得了五次癌症,但是她大难不死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从此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献给了社会公益事业——幼儿园、敬老院……。一次从南美洲飞往非洲的国际航班在途中不幸失事,机上有三分之一的人幸运活下来,据悉这些人都是富商,他们把所有的钱财捐给了社会贫困人员,从此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包容,少许了在商海中人与人无休止的争执和猜忌。因为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人生的磨难和苦楚,在他们内心深处呈现出了人性美好和善良的另一面。如果每一个人都用充满阳光的眼睛看待世界,那么人间将更加美好幸福。
# b( M" f/ z0 Y; g8 J ……' i! o |! `" e+ G% \% h1 M
生命和人生永远是一个深广和厚重的话题。关于这个话题,你不妨打开朱自清的《匆匆》、路遥的《人生》读读,聪明的你,或许从中可以得到更多、更深的理解。' G9 J/ ?. {# {' y7 O# ~
( l3 p4 G5 q! K6 r0 K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