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洗澡能洗掉污垢,干净卫生。活血通气,神清气爽。去除邪秽,迎祥接福。过年洗澡尤其重要。转眼又到了过年洗澡的时候。
. S4 ^9 @$ R0 x* x今年家里通了天然气,平时室温在十七八度,房子里不是像有的暖气房热烘烘的燥热,但一点也不冷。洗澡再也不用在外边公共澡堂子去了,洗澡就简单了很多。
! J2 R+ J2 u' g1 n) l8 F7 b。以前没有暖气时,我还说城里有暖气,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还有热了容易上火,另外还没有寒暑分明,别人关心的问家里有暖气吗,我还说不冷,有暖气可能还不习惯。今年有了暖气,外边冷一进家门暖风扑面,换鞋这脚脖子先感觉暖暖的,和夏天一样穿个凉拖鞋就行了,以前穿棉拖鞋脚都是冰凉的,出门时穿鞋鞋里冷冰冰的感觉,真是不得已啊!今年我有时候只穿毛衣毛裤做饭看电视,身体再也不受棉衣束缚和压迫,也像以前电视里城里人的生活那样舒服,再也不说冷习惯了那话了。我舅以前在城里有暖气,告老还乡,第一年在家过冬,晚上睡觉盖三床被子,头上还要戴火车头帽子,还一直流清鼻。第二年才适应了。 \0 L) ]( D4 h& H& b% q
我基本一周洗一次澡比小时候一年洗一次澡是很讲卫生了,现在看这间隔时间可能有些长了,以后可能三天也有可能一天洗一次,我也随着广大人民一同逐步提高生活水平。
+ f" Z0 {5 n" b( O% t) w记得去年过年洗澡还是要提前算好时间,腊月二十洗一次,二十七洗一次。二十七白天还要忙,早早吃完晚饭,我和娃衣服从里到外都要换,所以换的衣服要装两大塑料袋,还有毛巾,洗发精,澡巾,娃还得装些塑料玩具打发洗澡那无聊的时间。澡堂子就在小区外边不远,一会就到了,到澡堂子门口看见已经有很多自行车就感觉到年的气氛了。买完票,就开始站队,前边有七八个人,都等衣服柜子的锁子。谁发明这程序不错,都拥进去,没有空柜子,也没用,里面出来一个,锁子交给下一个,才能进去,也不乱,也不能加队。进入以后那是人满为患,人挤人人挨人,经常弯个腰,搓个背都会碰到另外一个肉体。经常会有爱唱歌的时不时唱两句,在密闭澡堂子里产生回声效果,美化了声音,唱歌的人也很显得意。搓背师傅也是生意火爆,都得排队,有经验的一进来就招呼师傅,早早占个号,你要是等泡好了再招呼,那再等个把小时吧。师傅也是萝卜快了不洗泥,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一个,真是趁着过年好挣钱啊!洗完澡穿衣服前,要趁皮肤湿搽好大宝,外边可是寒冷干燥,搓完泥垢的皮肤也显细嫩,不保护好,走回家脸和手风吹的干燥起皮。走出澡堂子一定要戴帽子,不然没干的头发在腊月的夜晚更显湿冷。
0 v1 N; P/ c/ {& W1 d那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近四十面前,我每年只能正式洗澡一次,也就是年跟前那一次,夏天在院子用一盆水洗和在苍浪河打卜蹬不算洗澡。当时洗澡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离家四五里地的千王穅醛厂再一个是二十里外的县城县政府招待所。两个基本设施都差不多,外边一间房子,有几个木头桌子,还有废弃木头橱柜,用来放衣服,当时也没有钱财和值钱的东西,所以也不用柜子,自己的衣服放一块,一堆一堆的大概有个界限。里面房子有六七个平方的水泥池子,池子里边有一圈台阶,大家都一个个挨着,坐着,泡着,搓着。有的碎怂扑腾一声,就像跳水那样,那臭脚溅起的水都溅到其他人脸上,农村人胆小也不敢说,也有胆大的骂一声,song sei。估计那跳水的只想找到海阔任鱼跃的感觉,可惜的是还没游就到头了。洗头用海欧牌洗衣粉,是很结实的油光纸袋子那种,后来用透明塑料袋装的粉红的山丹丹洗衣粉。洗衣粉洗完头,头发很干净,就是头皮脸皮发紧,家里条件好点的可以搽百灵雀香脂。中华肥皂洗头,头发越洗越粘,后来才知道,污垢是洗净了,肥皂就是皂化脂肪,感觉就是粘的。那时洗澡最大的新闻就是我村那个孙卫东才买的军用皮带洗澡时在外边放着叫谁顺手牵羊拿走了,那皮带是一块五,是多么大的损失啊!估计那年都没过好。(军用皮带开始是帆布的,后来是人造革的,就是搭扣那个军星很吸引眼球,军用皮带要么家里人或亲戚是解放军从部队带回来的,要么是家里有钱买的,所以军用皮带是身份的象征。一般人都是布裤带,由于太细勒着不舒服,更大的悲剧是内急时裤带却打了死结)从那i以后,大人提醒小孩子,洗澡时要小心皮带,袜子,帽子这些小东西别丢了。在那水泥池子里洗澡对于我来说都是一种奢望,那可是城里工人才有的待遇啊。我现在都怀疑那时澡堂子那么少,洗澡的人也不多,是不是还有许多人从来就不洗澡。其实城里人爱洗澡爱理发就是和乡下人最大的不同之一,上次在村上谁家坐席,邻座的妹子也算爱好,烫发,化妆,时尚,身上却散发着妇科炎症的气味,情何以堪?妹子也该多洗洗吧!/ H/ ?8 ]* O# @2 G% n
有一年,我妈骑自行车到县城上年集,顺便带我们去县招待所洗澡,我妈把我们放到招待所门口急着买年货忘了给我们洗澡的钱就匆匆走了,到买票时傻了,没钱!县城那么大,在哪去找妈,没钱也坐不了公共汽车,我们饥寒交迫走了二十多里路到了傍晚才回到家,那年过年没洗澡。后来来到西安上学,四年间农校的澡堂子好像开放过一次,也是那种水泥池子的,和同学们裸体相见的感觉给回忆农校生活重重的添上一笔。
# g( L( U, F) L/ N4 ^ z1992年,我上班了,县城的澡堂子多起来,玻璃厂硫磺水,氮肥厂的条件好那是有了名的,设施也好多了,除了池子贴了瓷片,还有了淋浴,中间还有墙隔着。那时人都开始讲卫生了,农村人腊月都到县上洗澡,澡堂子二十四小时营业不停,有些聪明人先睡一觉,后半夜再去站队,那时人就少了也不挤了。那时过年洗澡谁能找到关系在户县饭店宾馆开间房,全家老少亲戚朋友同学都来洗,那人关系是很硬的,很值得炫耀的。* `! h g/ i6 A' k0 o; H0 U
六七年前,玻璃厂澡堂子大池子从二元直接涨到五元,单间是二十元。三口子去洗个单间,吃完晚饭,早早排队,洗单间人真多,等一个多小时,规定洗澡事件一个小时,没到时间,服务员就敲门,衣服没穿好,下一个就进来了,那个急呀!0 ^' f: Y: T- \" ~+ V
最近这几年,澡堂子也多了,很多人在家洗,还有些有钱人人到酒店宾馆,洗浴中心,水疗,浴都去洗,顺便叫个年轻漂亮的按摩技师陪洗,再做个冰火两重天的全套服务。所以现在澡堂子生意也不像以前火爆,后半夜就没人了。
1 s* u$ O, t3 t3 j, k; y冬天就是个冷,穿着棉衣还流着清鼻,你把衣服脱光在山坡上走一圈,啥感觉?结论是脑子不好。这是普通人的结论,如果是另外层次可不是这样想的。前一段付同学和陈同学请同学们到楼观道温泉泡汤。冬月秦岭,料峭山坡,上面飘着雨雪,迎面吹着寒风,身躯泡着热汤,男女共浴,山涧回荡着春意的笑声。这时我才知道当年杨玉环在临潼华清宫雪中沐浴的愉悦心情,帝王感觉。可惜我是在千年以后才体会到。
8 V" n5 s S K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身份,
% j8 K. p; l4 u, m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意境。$ x, K% Q- T( T5 }
不同的洗澡0 x5 U' u, W6 W. Y
7 G+ u9 D* N3 _, F
$ L0 C) A% E- j n$ r$ d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