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127|回复: 3
收起左侧

别拿“清高”辱“清正”

[复制链接]

591

主题

2343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939
发表于 2015-11-26 12: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俗话说,“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人会对人评头论足。如果说只是一般的议论,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有一些对他人的评价,却不是那么出于理解和善意。例如,对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不说善学习、会思考,而说“个性强”“很拧巴”;对爱安静、乐独处的人,不说懂自律、重修养,而说“难接近”“不合群”。一些作风正派、为官清廉者,也被一些人讥为“故作清高”。凡此种种,且不论言说者动机如何,单是从话中有话的“机锋”来看,就缺乏与人为善、坦诚相见的襟怀,亦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的态度。  “清高”一词,暗含价值判断,虽然讲出来不怎么费力,但很容易伤害当事人。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党风政风为之清新。然而每逢遇到点什么事,私下里请请客、打打招呼之类的“擦边球”行为还是难以禁绝。在请客的人看来,自己掏腰包请客吃饭、联络感情,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往轻里说是格调不高、显得俗气;往重里讲,有可能触犯风纪,最终得不偿失,因此对于这种不想做也做不出的“糗事”,发自内心地抵触。比较这两种人及两类心态,如果说后者“清高”,显然是评说者的价值判断有问题。
  清高与清正,各有其本义,尽管微妙的差别需要细细去咂摸,但并非难解难分。不妨看看同为晋代的两个官吏。一是陶渊明,他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品性,直言无法忍受“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拘束,挂冠而去、“敛裳宵逝”,辞去刚当了八十一天的彭泽令,辞得神清气爽、轻松洒脱。另一位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他贫苦出身,因选人出色、功劳卓著,虽列位三公却始终耐住清贫。令人称奇的是,山涛执握重权多年,经其提拔的官员数以百计,却无一滥竽充数者。两相对比,如果说前者可作清高的范例,那后者则为清正的典型。
  正因此,为官的清高与清正,与其说是能不能分清的问题,不如说是想不想分清的事情。需要警惕的是,个别人苦心孤诣,长于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带头破坏政治规矩、手脚不净、为官不为,反而对严守规矩、廉洁自律的好干部看不惯、看不起,视他们为异己和隐患,不惜挥起誉毁的大棒,混淆视听。而且恰恰是这些人,很善于利用舆论话语权“设置议题”,如果周围的人不善于辨别,甚至跟着后面人云亦云,对为人正派的干部不仅是情感的伤害,更可能混淆了是非,破坏了风气,有损于政治生态。
  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再次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自我省察、返璞归真的机遇。正人必先正己,在对人对己、评人论事的过程中,端正态度、清正话风,当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应有的修养

144

主题

352

回帖

2759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759
发表于 2015-11-26 16: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160

主题

9337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4504
发表于 2015-11-26 18: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1-26 19: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成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9 04:03 , Processed in 0.22801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