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同志说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如果你是最小的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
无论干什么工作、无论从业时间长短,一个人只有爱岗敬业、服务奉献,他才具备了合格劳动者的基本条件,才对得起自己的劳动所得和走过的宝贵光阴,才会安心、幸福以至于永生。我们不要轻看了自己这一点、一丝、一粒,我们应该从一点、一丝、一粒的奉献做起。 刘渊,男,197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93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系西安市公安局文化保卫支队一大队副主任科员,三级警督。
刘渊同志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于西安市人民警察学校,1993年7月至1995年10月在西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工作,1995年10月至今在西安市公安局文保支队工作。先后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04年10月参加公安部一局情报与信息技术高级研修班第五期学习,为公安部一局特殊人材库人员。
一、热爱事业,诚恳做事尽显忠诚
刘渊同志是一名在公安文保战线上耕耘了15载春秋的普通民警,曾在内勤科担任过文秘工作,也从事过大学管理科的外勤管理,历年来共收集上报各类敌情、社情、政情3500余条,完成并上报各类综合材料700余份,调研文章32篇,其中《西北大学“10、30”事件调查报告》获得公安部及省市领导的高度好评,并被公安部评为一级信息。协助院校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400余起,参与破获了97年震惊中央的公安部第一大案“11、7专案”等一系列案件。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他却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默默的奉献,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特有的青春。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千锤百炼,铸就了一位人民警察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
把平凡的小事干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小事干实就是不简单。这一切源于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岗位的热爱,对责任的担当。文保支队担负着维护我市文化系统内部治安安定和政治稳定的重任,刘渊同志作为大学科的一名民警,有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政治理论学习,深刻理解和牢牢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不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国家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的准则为要求,以人民警察的行为规范为尺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人民警察。
共产党员只有具备和保持先进性,才能始终充满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动力,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作为一名党员警察,正是深刻的认识了这一点,刘渊同志不断加强学习,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争优创先等学习活动中他能够积极主动,全身心参与,完成了近5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通过不断学习,他更加树立了自己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定了自己在工作中诚心诚意为公安事业奋斗、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念头,处处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市局开展的“大讨论”活动中,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及时掌握上级精神,细致整理各类文件,认真总结撰写的经验交流材料,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乐于奉献,服务院校彰显情怀
2005年4月,刘渊同志调入大学管理科后承担对高校的管理工作。工作中,“诚诚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是该同志鲜明的写照。在他所管理过的院校中,师生对他的评价都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遇到困难总是冲在最前面,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2005年国庆期间,接到有大学生在长安区大寺山中求救的信息后,该同志立即赶赴山中,联系协调长安公安分局及当地政府,共同展开救援工作。因手机无法联络,救援人员无法确定被困驴友的人数和身份等情况,并通过与山中驴友的交谈,反复联络5所院校进行人员核实,最终确定被困人员身份,克服了阴雨滑坡等危险,连续三天三夜施救,共解救被困山中的西安交大、西安工程大学等高校学生4名及其它9名校外人员,同时搜寻到西安交大女生祁**遗体。
2006年3月,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一学生在晚饭后与女朋友散步时,被校外人员抢劫时遇害,刘渊同志连夜驱车50公里奔赴学校与分局共同开展取证调查工作,及时与院校沟通,指导学校保卫处加强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要求防止因此刑事案件在校内引发事端,并且积极协助院校做家属工作。
2010年元月,西安交通大学仲英书院一女生被传销组织骗至临潼,经历了十三天的囚禁生活。该女生在第十天后舍友发出求救信息,却不知自己的具体方位。接到学校的求助后,刘渊同志会同学校保卫部门及书院的老师共同分析,经与临潼分局的共同努力,将该同学从传销组织中解救出来。该学生后感慨地说:“我要特别感谢的是市公安局的警官的鼎力相助,在我最无助的时候,如神兵一样降落在我面前。”
几年来,共进行对师生的救助活动12次,协助院校解决各类纠纷及事件上百余次。在“512”汶川大地震期间,连续10个日夜深入院校,坚守岗位,以平凡的行动,体现出公安民警无私忘我的高贵品质。刘渊同志正是因为以这种面对高校无小事的态度,从关心院校师生切身利益的“小事”入手,不断拓展为院校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坚持民意引领警务,全力打造出了文保工作在高校和谐的警民关系,为进一步开展隐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勇挑重担,舍身工作凸显本色
2005年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刘渊同志被支队抽调筹建西安高校校园网网络监控系统,经过与专家组的反复论证,并在借鉴北京等地经验的基础上,在2个月内设计出适用于西安地区高校校园网的监视系统,此后又经过大量工作,于2006年9月完成校园网网监系统的建设,并使其投入运行,使西安地区文保工作由现实拓展至校园网民虚拟社会,进一步延伸了文保工作触角,实现了传统文保工作向信息化管理的质的飞跃。
2008年后,根据公安文保工作的需要,该同志被专门安排负责对我市院校龙头西安交通大学的安全管理工作。在2008年奥运安全保卫工作期间,刘渊同志目标明确,在工作中根据上级的要求,认真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围绕“奥运保稳定”的中心,灵通情报信息,及时掌握各类动态,依法行政,打防并举,切实做好所管辖的西安交通大学内部的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工作。成为我们各级公安机关维护稳定至关重要的头等任务,做好奥运资格的审核工作。共完成奥运资格审核人数231人,做到了底数清,人头清。2008年6月通过校园网发现我市个别院校学生在网上组织奥运圣火助威团,对此,刘渊同志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及时锁定西安交大的组织者陈某,发现该陈与校外商业团体组织该活动的意图,及时联系院系与其谈话,争取陈的配合,彻底摸清该活动涉及的院校及主要成员,经耐心工作,陈不仅主动停止这一活动,而且成为重要的“朋友”关系。
“全国看北大,西安看交大”,西安交通大学作为我市高校的龙头,历来成为各界关注的对象。在对西安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该同志实事求是,勇于创新,严以律己,积极进取,体现出了极强的政治责任心和使命感。
一是抓住“热点”,及时发现各类苗头性的问题。针对这一特点,刘渊同志在工作中提出“抓大放小,紧跟热点,消除苗头”的工作思路,发挥公安保卫处在校内的工作优势,密切联系院校各部门,充分利用朋友关系,实行以院校党政为核心,公安保卫力量为中坚力量的管理方法,实现文保工作在高校的“网络化”管理。对校内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掌握,针对其中可能影响稳定的“苗头性”问题,重点开展工作,慎防被少数人利用,成为借机炒作的噱头。二是以情报信息为主线,充分利用公安行政管理手段实现对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刘渊同志把情报信息作为公安文保工作的核心,方法做到灵活巧妙,但又有板有眼,充分依据《人民警察法》所赋予的权利,利用公安公开的行政管理手段,协助院校做好治安管理的同时,公秘结合,使点和面上的工作都为情报信息进行服务。物建特情2名,朋友5名,信息员10名。三是发挥个人特长,针对校园网进行管理,把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相结合,实现对高校的全方位管理。通过对交大网络中心的联系,及时掌握交大校园网兵马俑BBS上的各类动态。四是积极协助院校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在处置突发事件上以平息事态,果断控制局面为己任,积极配合院校,快速反应,力争将事态消灭在萌芽,平息在内部。年共协助交大处置各类突发事件31起,其中校内事件7起,(交大第一附属医院、附属二院)医患事件4起,包括惊动卫生部的西安交大新生儿死亡事件。尤其是在家乐福事件中,他始终坚持在工作的第一线,摸情况,并协助院校做好内部学生的工作。五是圆满完成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和各类警卫任务。该同志按照市局和支队的要求,在警卫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共完成各类警卫任务36次。在做好对交大思源活动中心管理的同时,切实做好内部大型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
刘渊同志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遵纪守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谦虚谨慎,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关心同志,乐于助人,克己奉公,严以律己,一身正气,作风严谨,性格豁达。 (此帖由吉文鹏于2010年10月29日根据西安市政法委有关资料编辑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