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11-6 12:53 编辑
) _% G" r% |: O* G4 f0 _
: x- S2 @6 p- h- z; A# ? 鹤鸣& ~" Z3 A( N% ~; K
白鹤深泽放声叫,鸣声响亮传四郊。
) l$ O; m5 P( A 鱼儿潜在深水里,有时又向浅水靠。( c! Q# T' q* R7 I
喜看园林多美丽,园里檀树大又高。) w. ~: o4 `8 s$ V% s. i; D; V
树下落叶已枯焦。- J0 `$ K- e) O1 I+ V- Y% w
他方山上有宝石,可以拿来把玉雕。# X( a( ~- }, P* F( e* d8 _3 k
6 _9 f. U4 C1 d' K& H! |% M
白鹤深泽放声唤,鸣声响亮传九天。
8 o4 p/ V, G; b; K- W. F1 E 鱼儿游在浅水边,有时潜伏在深渊。2 |2 a u+ S% ^! J
喜看园林多美丽,又高又大数紫檀。
s' K. @' k; k" @. p 下有楮树丑不堪。+ ]. N6 e9 ^: _: [# T+ Z- u
他方山上有宝石,磨成美玉最可观。
4 U K# o6 a0 q* b6 q# g原诗:《诗经﹒小雅﹒鹤鸣》
* M3 K/ {8 f$ f& u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 |$ m* c- A* L0 L7 Z: Z8 \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x/ b$ V9 ~' s! l% ?$ K5 P+ r沧海诗评:
, N, B9 ^8 O$ L$ S 程俊英《诗经译注》说:白鹤,喻隐居的贤人。! R$ l; E, J* l B' q/ O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已经成为被广泛使用的成语。意为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别国或敌对势力的贤才,也可以为本国效力。
" b; L$ W% a8 c$ ^, x0 t5 h8 r 当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的时候,曾经被辅佐弟弟公子纠的管仲用箭射中衣袋钩,差点丢掉性命。登上王位之后,他在鲍叔牙的极力推荐下,捐弃前嫌,任用管仲为宰相,最终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赫赫霸业。可以说,没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就没有名扬史册的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C0 k( p0 G+ @! ? V" _4 j$ e 秦国在春秋初期不过是一个落后的不起眼的小国,它的成长发达史,就是一部广纳贤才、不断强盛的历史。李斯《谏逐客书》说:“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4 q& W8 k2 W! ^8 M' D; F; x
然而,历代的统治者,却常常鼠肚鸡肠,心胸狭小,缺少容人之量,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将贤才赶到了异乡他国。自家的贤才尚且不能任用,又何谈将“他山之石”视作珍宝?最典型的就是春秋时代的楚国。楚平王强娶儿媳,又听信费无忌的谗言,杀死德高望重的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逼得雄才大略文武双全的伍子胥逃奔吴国。为报父兄之仇,伍子胥借吴兵攻楚,数次打败楚兵,最后竟攻入郢都。这时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不能解恨,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尸三百。如果不是秦国发兵救援,强大的楚国将因此灭亡。楚国历史上的这次奇耻大辱,实在是咎由自取。6 y2 f; v4 Q2 a$ y! V+ q& ]; w8 H1 c" H
李斯说得好:“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O, Q4 E5 G0 U' K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