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4-8 16:49 编辑 1 c8 Y) Z* I4 S- D+ w* w
0 l3 ^! h' H- i6 }' b
载驱 马车奔驰轰隆隆,竹帘低垂红皮蒙。 鲁国大道平展展,文姜夜行急匆匆。 四匹黑马多雄壮,缰绳柔软在两旁。 鲁国大道平展展,文姜动身天已亮。 汶水东流哗哗响,行人纷纷驻足望。 鲁国大道平展展,文姜任意在游荡。 汶水东流浪滔滔,行人纷纷回头瞧。 鲁国大道平展展,文姜一路任招摇。 原诗:《诗经·齐风·载驱》 载驱薄薄,蕈茀朱鞹。鲁道有荡,齐子发夕。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鲁道有荡,齐子岂弟。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鲁道有荡,齐了游敖。 沧海诗评: 这首诗是《诗经·蔽笱》的姊妹篇。鲁桓公死后,儿子鲁庄公姬同即位。鲁庄公派遣大臣前来迎母归鲁。齐文姜夫君新丧,儿子嗣位,理应回国照顾一切,但是心中舍不下情人哥哥,又惧怕强大的舆论压力,于是,行经禚地,就命令停车不进,坚称:“此地非齐非鲁,正吾居处也。”鲁庄公只好派人在禚地建造宫室,具体地点在祝丘。齐襄公听说文姜滞留禚地,也派人在禚地附近的阜建造离宫。两处美仑美奂的宫室遥遥相对,文姜有时住在祝丘,有时越境住进阜,不用说那是因为齐襄公借出猎为名,来与妹子幽会了。据《春秋》记载,文姜在鲁庄公二年(前692)、四年(前690)、五年(前689)、七年(前687)都曾与齐襄公相会,因此人们赋此诗加以讥刺。 本是去私会兄长,寻欢作乐,却偏偏走上大路,招摇过市,可见,文姜为了满足情欲,早已忘了羞耻。当然,从她的角度看,也可以说是为了追求真爱,无所顾忌。大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往来不断,他们都对文姜的马车驻足而观,侧目而视,车马过处,不知留下了多少飞溅的唾沫,又不知有多少一阳指、六脉神剑在指指点点。 陈震的《读诗识小录》说:“(全诗)只就车说,只就人看车说,只就车中人说,露一‘发’字,而不说破发向何处,但以‘鲁道’、‘齐子’四字,在暗中埋针伏线,亦所谓《春秋》之法,微而显也。”点名了本诗纯用赋体,却婉而多讽,韵味浓厚的特点。 顺便说说文姜后来的情况。齐襄公因游乐无度,失信于边将,被大夫连称和管至父所杀。鲍叔牙拥戴公子姜小白继位为齐桓公。此时的齐文姜已经是40岁开外,丈夫、情人一个直接因她而死,一个间接因她而亡,齐文姜再也无所贪恋,回到鲁国。回国后,她一心一意帮儿子鲁庄公处理国政,颇有起色,同时又在长勺之战中战胜了齐国,使鲁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升。比起其他被视为“淫女”“妖女”“荡妇”的妲已、夏姬之流,文姜除了美色与风流,还有出色的才华和不凡的政绩,所以当她死后,儿子鲁庄公厚葬她,并大赦天下,后人对她也有贬有褒,而并非一味责骂。 《诗经我唱·蔽笱》发在户县人民网上之后,几位网友对文姜各抒己见,赋诗唱和,兹录于下,敬请品评。 网友秦岭山人赋诗曰: 桓公无能文姜美,政治姻缘幸福摧。 流水落花两无意,谁人千载乱是非。 观沧海赋诗曰: 绝代佳人齐文姜,才过须眉留华章。 只怨篱笆太残破,莫怪红杏出粉墙。 靳应禄先生赋诗曰: 篱笆难挡奸人,为做全在自身。 搁置道德标准,两小无猜情真。 网友诗情画意赋诗曰: 才貌双全文姜女,错配桓公为夫婿。 莫怪红杏出粉墙,无爱婚姻是牢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