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4-6 21:02 编辑 ( v3 u. e) Y" ?6 A" j1 H/ a
- k+ Z+ j# j- Q* \/ d4 q( M9 M+ o
灵台
0 t: [7 t5 f+ ~$ Q; {% H5 N6 }& }开始计划建灵台,仔细测量巧安排。
5 Z! A+ m& L! K! R百姓争着来建造,没花几天落成快。; J' @/ R2 X5 y1 W' L& t& [
工期不急无人逼,百姓如子自动来。
% ~0 |+ l! f. J3 J# V& b0 ^/ A8 @% } q) N
文王游览到灵苑,母鹿伏地悠悠然。9 {- P/ d7 U; c
母鹿肥壮毛色好,白鹤洁美舞姿翩。! {1 @4 M4 z1 F3 b k
文王刚刚池边站,鱼儿欢跳出水面。* K( q4 K" o: m7 }1 o, d1 a7 Y. m/ i) j
4 ~* D$ v. [5 P3 c, Z/ P编钟架上木板横,悬挂大鼓和大钟。
3 S4 z; F& M5 N7 K# g/ e0 F钟鼓齐鸣节奏美,君臣同乐在离宫。* d4 F( N" \" U! G
9 U% c0 i1 x7 J8 D% P敲起鼓来敲起钟,君臣同乐在离宫。) n8 P/ z- V% m7 |! e+ ?
鼍皮鼓儿蓬蓬响,乐师奏乐贺成功。 原诗:《诗经•大雅•灵台》: t8 }; c+ G+ }0 P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 P" n$ r5 E0 }1 N, \$ k1 c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々。王在灵沼,于牣鱼跃。
) q0 [5 J5 e( A& ^+ W# K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 e+ m+ g8 W) \) B5 _, K2 ` 于论鼓钟,于乐辟雍。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3 r& S8 R6 q/ s& T 沧海诗评:
/ q0 M7 J* D% r* v( K3 c$ Y. J6 {% T 这是一首记述周文王建成灵台和游赏奏乐的诗。《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借百姓踊跃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孟子•梁惠王》云:“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已将《灵台》的诗旨解说得很清楚。
! }6 Z! b# g- v# t* c& b 用今天的观念来看,第一章写的是人与人的和谐。文王建造游乐的灵台,百姓不认为是劳民伤财,而是像儿子为父亲效力一样不请自来,高高兴兴。文王与百姓的关系可见一斑。第二章写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鹿善惊,今乃伏;鱼沉水,今乃跃,总是形容其自得不畏人之意。”能如此得民心,乃至得鸟兽虫鱼之心,得天下岂非水到渠成、易如反掌?大哉文王,厚哉文王。有王如此,国运必昌!
1 N) I8 X# N* g( n4 X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