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4-1 11:23 编辑
1 E- o5 L E9 T% o' C. U" O. t' m2 {7 x8 ?- }3 ~/ o/ \
敝笱
& S0 p' p# p/ z0 X破篓拦放在鱼梁,各种鱼儿不担心。$ s6 U# A ^# d
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云。/ ?0 v8 e8 Q2 R
, S) X; h% j/ d2 D" U- D$ R% Y
破篓拦放在鱼梁,大小鱼儿任来去。8 K, A3 A4 S _" z" K' B8 |4 ^
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雨。
# a b: O o" C" E* h' N
7 |1 i, v2 n; w2 m: H( {# V破篓拦放在鱼梁,鱼儿进出多畅美。
! V) m# T7 h/ I# b2 G1 S# K齐国文姜回娘家,随从人员多如水。 原诗:《诗经•齐风•敝笱》
0 C/ v7 B. b& E0 G- F 敝笱在梁,其鱼鲂鳏。齐子归止,其从如云。1 m& \# E5 }0 j* x
敝笱在梁,其鱼鲂鱮。齐子归止,其从如雨。& k. Z/ G5 ^# [/ d7 f- P
敝笱在梁,其鱼唯唯。齐子归止,其从如水。
& V ^$ y- R0 X 沧海诗评:3 R( e s" B0 O/ w1 Y
这首诗中的主人公文姜,被朱熹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被后人评为春秋四大美女之一(另外三位是息夫人、夏姬、西施),被漫天舆论指斥为兄妹乱伦的典型。& P8 ^; z- Y+ f. K% V# A8 `+ P
齐僖公有两个如花似玉、貌若天仙的女儿,可谓绝代双艳。长女宣姜嫁给卫国的公子伋,结果中途被卫灵公霸占,留下了《新台》之讥。次女文姜嫁给郑国的公子忽,中途被以“齐大非偶”、不可高攀为由退婚,在文姜遭受打击、一病不起的关头,同父异母的哥哥诸儿趁虚而入,关怀备至,以致关系暧昧。后来,齐僖公又将文姜许给鲁桓公,诸儿闻讯,遣宫人送给妹妹一枝桃花,并附诗一首:“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吁嗟兮复吁嗟!”其意为:春来桃树开满花,嫣红灿灿似彩霞。近在窗边未攀折,可惜飘落别人家。可叹呀可叹!文姜得诗后,领其意,解其情,以诗作答:“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 叮咛兮复叮咛!”意为:春来桃花开满枝,花朵娇媚蕊如丝。今年花开君未折,明年花开莫嫌迟。切记啊切记!于是,这两首诗成了他们爱的见证,也成了兄妹乱伦的把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也由此脱颖而出。0 D: a( Z: H2 L# G
十八年后,鲁桓公要前往齐国修好,此时齐国的国君是当年的诸儿齐襄公。夫人文姜要求一起去。于是桓公带着文姜以及大批随从,浩浩荡荡前往齐国。在齐国他发觉文姜与齐襄公通奸,就责备文姜。文姜把这事告诉了齐襄公,齐襄公在酒宴后鲁桓公乘车将要回国时,派公子彭生将鲁桓公害死在车中。这就是《左传•桓公十八年》所载史实,也是《敝笱》一诗的写作背景。正如《毛诗序》所说:“《敝笱》,刺文姜也。齐人恶鲁桓公微弱,不能防闲文姜,使至淫乱,为二国患焉。”6 y. }3 w0 X& N7 u P
从来美女如美味,人人惦记流口水。鱼篓是安设在鱼梁中间让鱼只能进不能出的一种捕鱼工具,一旦破烂,就会形同虚设,让鱼儿自由出入。它就像女人的内裤,一旦破烂,春光就难免外泄,贞操就难以保证。对于人人垂涎的美女,丈夫就是鱼篓,就是防护网,就是贴身的内裤,一旦失去拦截约束的功能,禁地就会畅通无阻,色狼就会防不胜防,绿帽子就会赫然上头。低能的丈夫,就像低矮的围墙,难以防范窥见家室之好的小偷。因此,这首诗与其说是讽刺风流的文姜,不如说是讥笑鲁桓公这个无能的丈夫。带了这么多人,场面如此壮观,却是去上演一出偷情的好戏,去让一对兄妹情侣行云布雨,鱼水交欢,《诗经》中的讽刺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o h( R1 F0 m% V, V;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