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5-3-26 11:48 编辑
, T* B% I# G% ~. {# C1 _4 `0 q. B; S# W) [5 E. M
凯风5 Z1 X$ |" P5 m: N# e4 G" \
和风自南降临,吹拂酸枣树心。
0 \) w- c3 M5 m# r5 Z/ Y4 E' T% z树心葱郁娇嫩,母亲劳碌辛勤。3 w5 U' |' [) j/ x+ q
0 l. O, F1 \' G' b和风自南来到,吹拂枣树枝条。
, B% T% h. Y% l/ l6 K4 ~5 \母亲明理良善,儿子笨拙难报。
# C! C Q; ^4 w4 }4 W' n% F
- Q& w4 N- W) P* m( E. P$ c8 v寒泉流水哗哗,就在浚城之下。
' ~% u( ~& p7 E+ m枉有儿子七个,母亲劳累有加。! d8 F. d. l+ } O) N
$ F- z- `: \8 c b9 n- a黄雀婉转啼鸣,声声悠扬动听。, `6 Y; N# ^& R1 b7 u
枉有儿子七个,无人使娘高兴。 原诗:% c) Q2 R+ Q- v0 y3 d) Z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m3 Y' O: @, {3 q) K3 C' W* t: S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 ~5 e* `2 S( R; x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I1 l* k$ |0 @) a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4 \7 E! L% }: b' Y 沧海诗评:
* x. o2 V. S' k: B 这是一首歌颂母亲而又自我责备的诗。儿子的声声自责,反衬出母爱的伟大和难以回报,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 u c4 G9 W4 E8 b" i 凯风,指南风,夏天的风。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暖之风,把酸枣稚嫩的枝条吹变成柴(才),象征着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长大成人。此后,凯风就成了母爱的代名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蒋立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 u. o7 b* F2 i: s# [. @7 g0 H1 l$ K
除了比兴之外,反衬在本诗中也用得相当出色。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黄鸟清和婉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让母亲高兴,体现了深深的自责。
8 O0 m( t* V$ C. { 清代名儒刘沅评此诗曰:“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诗经恒解》)
* u/ W) R8 E-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