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34|回复: 0
收起左侧

面对贪心的记者,总理也很无奈

[复制链接]

17

主题

1

回帖

83

积分

初出茅庐

Rank: 1

积分
83
发表于 2015-3-16 14: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长两个多小时的李克强答记者问,在被某记者追加了有关中缅边境的问题后,落下帷幕。查看李克强答记者问全程回放,笔者注意到,几乎每个记者都抛出了不止一个问题。而细心的观众或许会发现,记者会正式开始前,发言人就提出了一个规定:“请每一位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一次只提一个问题。”两相对比之下,显然大多数记者都没有遵循这一规定。
应该说,发言人的这一规定是很有必要的,也很有意义。正如发言人所说的那样,来到现场的记者大概有八九百人,而总体时间却是十分有限的。为了让更多的记者得到提问机会,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压缩每一个记者的提问时间。必须承认,从机会均等的立场出发,发言人的这一规定(当然更像是建议)是十分值得认真考虑的。
只是,令人颇感无奈的是,笔者发现,除了个别媒体记者只提了一个问题外,其它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都提出了两到三个问题。从记者的角度出发,得到这样的提问机会本来就弥足珍贵,他们当然愿意最充分的利用这一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的行为着实也无可厚非。可是,对于那些未能得到机会的同行们来讲,他们的这一做法就有失公允了。至少,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显示情况下,他们对资源的过多占有,就意味着对其他参与者的机会剥夺。
直播过程中,笔者在视频中发现,不少记者干脆并不举手。我不知道他们是压根就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与会的,还是看到竞争如此激烈而对手又毫不遵守原则而徒感无奈的表现。在答记者问的后期,李克强总理也开玩笑的说道“你们提得问题都在两个以上。”看来,面对贪心的记者,总理也很无奈。
窃以为,既然发言人之前已经提出了规定,每个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就理应遵从这一规定。整个提问过程,笔者同样发现一个问题,每个提问记者的问题都似乎显得过于冗长。客观来讲,很多问题的语言组织是完全可以更为精炼的。不客气地说,我们的记者朋友们,着实应该在精炼语言方面下下功夫了。同样一个问题,用更短的句子表达清楚,不仅是一种职业素养的表现;从为其它记者获得提问机会争取时间来讲,更是一种对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甚至,也是对观众、对同行、对发言人和总理的充分尊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1 01:59 , Processed in 0.37632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