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将军们对军事战略漠不关心,反倒更愿过舒适的生活。“他们不去钻研兵法韬略,却沉迷于古玩、字画、玉石……一旦有事,别说打仗,就连适应战场都很困难。”英国《每日电讯报》援引中文媒体的文章写道。
以往,中国反腐主题在西方主流媒体上所见不多。然而,最近一年来这种情况发生巨大转变,不仅由不关注改为紧跟踪,甚至报道更见独到。从2014年至今,西方媒体对中国反腐话题的报道持续不断。
这样对比鲜明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背后又透露着怎样的信息?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随着中国反腐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力度产生重大影响,以及延伸至海外与多个西方国家展开合作,西方舆论的深度关注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反腐不仅对中国影响深刻,也意味着对世界事关重大。
追踪百人贪官名单 两个多月前的2014年12月5日,西方众多主流媒体都在显要位置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国政府向美国方面递交了一份“外逃贪官”名单,名单上列出的人数超过了100人。路透社援引美国国务院一位匿名官员的话称,这份名单主要涉及“位于美国境内,并涉嫌贪腐与从事非法经济活动”的中方外逃犯罪嫌疑人。据悉,这100多人的名单中,大多数为中文姓名。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份名单的出炉只是一条引起阅读兴趣的新闻,时过境迁,并没有多少人还会记得它。
然而,韩国媒体1月21日的一篇报道证明事实并非如此。这篇题为“令计划蓄财仅次于周永康”的报道称,去年12月22日晚被爆接受审查的前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非法捞取巨额财富。令计划家族一直参与房地产、矿产、广告、警卫保安、私募基金、网络安全和交通等多个领域。报道称,据内部消息灵通人士称,在去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前一天,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亲自会见令计划提出最后期限,要求对指控进行解释。
从韩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各邻国,再到美国欧洲等世界多地,对中国反腐的进展无不在密切跟踪。
香港《苹果日报》报道称,去年逃往美国的令计划之弟令完成已在美国当局的协助下被移送到中国。根据令完成的交代找到了令计划藏在山西某处包括黄金、书画和古董在内的大量财产。令计划还涉嫌以妻儿的名义,从北大方正集团CEO李友手中收受价值5亿美元的两栋位于日本京都的豪华住宅。
随着2003年11月令计划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开始,令计划之妻谷丽萍开始参与非法蓄财。谷丽萍组织名为公益组织的“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并亲自担任副董事长兼总干事。YBC创立活动当天,中国国内外大型企业捐献数亿元人民币基金,以此向令计划夫妇表示诚意。此后,谷丽萍又另外创建“瀛公益基金会”,敛得巨额资金并逃税和进行政经勾结。
令计划一家的没落始于去年6月19日,曾担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令政策因严重违纪被逮捕。去年10月令完成被捕,令计划的养子,即已逝大哥令方针的儿子令狐剑逃往海外。谷丽萍在丈夫被逮捕后,据悉与北大方正CEO李友于去年12月24日从青岛试图通过海路逃亡日本时被逮捕。 2014年9月27日,在“猎狐2014”专项行动中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庞某被押解回国。当日,中国警方在泰国执法部门配合下抓获的四名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从泰国曼谷被顺利押解回北京。
路透社称,美国国务院官员表示,1月底在菲律宾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会议上,中美官员曾商讨遣返外逃中国贪官的可能性。与会的美国国务院反腐败专家卢纳透露,双方同意2015年8月再度开会,届时执法人员及法律专家也会参与,就中国涉贪官员及盗取的资产交换情报。
英国BBC报道称,由于中美两国不存在引渡协议,这使有关问题的处理变得棘手。但卢纳表示,中美可以探讨通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来代替引渡协议。中国当局去年展开“猎狐”行动,缉拿外逃经济犯。尽管仍有部分国家不愿同中国签署引渡条约,但过去6个月,“猎狐”行动取得重大进展。警方成功在海外抓获近700名经济犯,追回约50亿美元赃款。
西方多国入局 其实,许多西方媒体预言中国反腐进入新纪元是准确的。中美联手制定百名贪官名单,实际上标志着美国突然发生转变,开始支持中国反腐。不仅如此,几乎是与美国同时,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反腐合作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消息频频传来: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纷纷承诺帮助中国追缉贪官。外界注意到,多年来曾一筹莫展的中国海外反腐行动正迈开不同寻常的步伐。
众多西方国家加入到中国的反腐过程,这是大多数媒体未料到的,而这也成为他们积极关注中国反腐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美国之音报道,前不久,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从美国回国归案自首,就是中国反腐和中美追赃追逃合作的最新成果。
分析人士指出,以美国为例,西方国家对中国反腐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国际道义的意味,但也隐含着多元而重要的利益。中美两国已经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赖度持续加深,自然需要投桃报李地支持中国的诉求。此外,中国通过反腐也创造了更为公开、透明、清廉的市场环境,对美国的投资而言极为重要,这些巨大的经济利益会持续驱动美国支持中国反腐。
加拿大《环球邮报》: 加拿大就是最受中国贪官青睐的逃亡地之一,但从今以后这条路将对他们关闭。
实际上,随着各方媒体对中国反腐话题的关注,西方舆论出现了许多有趣的话题探讨。通过这些话题可以看出,对于中国网民关注的腐败案件中涉及的政商以及亲友圈复杂的利益关系网,西方舆论同样兴趣十足。
英国《金融时报》 近日报道称,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正拓展至金融业,近来有两名银行业高层官员被带走。此前,政府、军队和国有能源企业的数百名官员在全面的反腐败斗争中落马,但金融精英们基本上未受牵连。该报称,自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发起反腐运动以来,大多数观察家都想知道,这场运动会波及多大范围,最高能触及哪个级别。实际上,很多西方媒体也十分热衷对这一问题作出预测,2014年初法国《费加罗报》就预测,中国高层可能正酝酿更大规模、更高级别的反腐。 2014年10月27日,军事检察院对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件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同时有媒体报道,徐才厚于2013年2月确诊患膀胱癌,已经多个周期治疗。
另一方面,自“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口号诞生至今,一个个曾经万般光鲜的人物,如企业家、商人、娱乐明星、主持人等等,本来并非官场人物,也都搅进了腐败的漩涡。那么,现有体制下人才选拨的弊端有哪些,中国主流意义上对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成为许多媒体乐于探讨的话题。
此外,西方舆论的观察十分细致和独到。美国媒体就认为,从目前中国反腐现状观察,基层腐败问题同样严重,而且,“拍蝇”甚至拍出新物种——“虎蝇”。指的是官级如“蝇”,贪腐如“虎”的官员,代表人物包括北戴河供水总公司总经理马超群,据称他凭副处级之身贪了上亿赃款。
近忧远虑看得深 2月12日,《华尔街日报》继续对中国反腐进行报道,不过这次并不仅仅是对反腐的追踪和深挖,而是涉及到知名主流媒体的观点争锋。
美国《华盛顿邮报》 2月11日报道,随着中国涉及范围广泛的反腐运动进入第3个年头,有专家和官员担心,没有了贿赂这个润滑剂,建设项目的进度正停滞不前。报道称,中国官方数据显示,自从习近平开展反腐运动以来,已经有十余万名官员被查处,其结果是,许多在职的官员现在都对工作抱着犹豫观望的态度,他们或是推迟做出决策,或是对投资项目迟迟不予批准,这既是因为这些人担心自己会在日后的反腐调查中被查处,也是因为失去了经济上的好处他们已没有任何干工作的动力。
报道援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的话说,中国官员们还不适应一个没有腐败的政府体系,他们不相信不行贿自己就能升迁,他们对一个廉洁的体系抱不信任感。 2015年2月16日有媒体报道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周永康执掌中石油时,每顿宴请消费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
报道还援引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凯克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裴敏欣的话说,官员们正在对反腐运动进行消极抵抗,这些官员的潜台词是,如果你不让我们过舒适、腐化的生活,我们就不工作。这或将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但报道也援引一些经济学家的话说,反腐最终将提高中国经济的运行效率、降低经商成本,就像香港和新加坡在上世纪70年代的情况那样。
实际上,中国中纪委监察部的网站也于2月1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反腐真“反得人人自危影响经济”吗》 的文章,对“反腐影响经济论”进行反驳。文章说,这一论点的存在,或是缘于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了解,或是因为对反腐败面临严峻复杂形势的认识不深刻,抑或是别有用心。
“官员们的潜台词是,不让过舒适腐化的生活,就不给你工作。”“中国通”任裴敏告诉《华盛顿邮报》。
与《华盛顿邮报》不同的是,美国财经网站StreetWise Journal在1月20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把关注点放在了反腐对中国经济的有利影响上。该文称,反腐似乎正在给投资者带来一些非常积极的收获。随着反腐运动的打击重点转向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不法行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可能正在将“混合所有制形式”引入到这些企业。
为了遏止国有企业的腐败、减少国有企业因腐败而给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中国政府可能会着力提高“第三方监督”的水平, 而这就需要给国有企业引入私人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
文章认为,如果中国政府真的这样做了,将会创造一种政府和所有其他相关方共赢的局面。一方面,外国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投资机构的股票或基金份额间接投资中国的国有企业,而来自第三方的监督则有利于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对中国政府来说,它可以通过引入“混合所有制形式”而把监督国有企业的一部分担子转移到私营部门的肩上。
西方媒体认为,2015年,更多的落马官员将接受审判,其中或许不乏2014年打下的几只“超级大老虎”,这些官员如何审,或许将成为“依法治国”是否真能落实于反腐工作的第一块试金石。“如何妥善处理一头已经被俘的老虎,也不是一件易事,对检方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对此,各方舆论正拭目以待。 易心 凤凰网评论频道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