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4-12-12 09:17 编辑 / k) T1 p! q" Y& M% n
|; p* R, \% Q太史桥的命运
2 `! }: W6 r% t, J* J. p坤乾
9 ^2 e5 H! _2 H& \; t& G! p二、古桥之梦
( u% a9 G: o/ o; L9 E0 h1 ~ 回到家里,坤乾感慨着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文物——古桥的命运。! J" a' h8 g. D+ T9 W5 K/ x
当一座古桥已失去通行功能后,她的命运无外乎有两种:一种因年代久远,或历史给她打上烙印,这类桥就被视为名胜古迹,供人怀古抚今。比如人人皆知的芦沟桥:乾隆老儿的题词及七七芦沟桥事变,全国打响抗战第一枪,使它成为神圣的古迹,享尽尊荣;另一类就没这个命了,她们大都在完成使命后就遭人遗弃,任其自生自灭,在人们的印象里,这座桥已经死了。现在的太史桥——涝河西桥就是如此。
( D- a8 z( ]' c2 R5 z: J 如今的太史桥犹如劳碌终生、奄奄一息的苦命人,倒在户县西关无人问。( R9 q+ Z# n" L: V p7 z
“看在四五百年为你们负重辛劳的份上,救救我吧!”坤乾分明听到她的哀求声。: B; O0 e a2 `3 B, R' f1 Q
有没有拯救太史桥的可能呢?要知道,拯救太史桥就是在历史、在先祖面前拯救我们自己负罪的灵魂。; X4 h+ ~7 I* L+ O9 N8 G K
换一个思路:让她活着,有尊严的活着。太史桥,凭着一个有四五百年的文明古迹,凭着她对户县古经济的巨大奉献,理应获得一个文明人的敬意和开明政府的呵护。
|$ m& o e# M6 N 罗马人对斗兽场残垣断壁的爱护,反映了一个文明社会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与推崇,我们应该赞赏并效法他们。
9 [+ p7 a7 |# D6 A) y 设想一下:如果将西桥开发成一个景区公园(我们姑且称之为“九思公园”,公园入口处塑立王九思铜像,并简介其生平及太史桥来历),园内开挖一个小湖泊,让太史桥横跨其上,展现昔日雄姿;让户县已消失的古建筑,如旧城隍庙的木牌楼和陈、王两家石牌楼等,作为一个个独立景点点缀其中;广植花草树木,形成一个方圆数里的大公园;园中更可为或生于斯、或居于斯、或游于斯之古今名人、治吏,如鸠摩罗什、杜甫、韦应物、岑参、温庭筠、王重阳、王九思、王心敬、殷开山、杨砺、张文俊、张宗孟、杨明轩、韩兆鹗、赵寿山、关麟徵、苏耀先、杨伟名等,建立一处群贤塑像,配以简介文字,展现户县深厚的人文底蕴;园内景致之处,皆可立牌誊录历代名人游户诗句,彰我户县景物山色;公园四周,再建一个仿真版的户县古城墙,城门楼、箭楼、角楼耸立其上,将古城风貌重现于世人面前......
/ Y: i% J2 Q4 |5 Y: T 这样以来,既给古城人提供一个绝佳的休憩之处,还赋予当地人一个追思户县古文明、激发历史自豪感、激励现实使命感的教育场所。据此,更形成了一个以现涝河绿化带为中心,东牵太史桥,西挎渼陂湖(此两处均恰与王九思有缘:九思号渼陂,该处其时有渼陂书院,为九思别墅,门前有湖,曰渼陂湖。听说此处正准备开发成旅游景点)的大型风景休闲区。如果加上开发商富有创意的奇思妙想,由此发展成完善而富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为户县提供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未可知。. ^% ?/ N6 q# O2 S R7 H
这个宏大的设想,既为现代户县增色,又对历史有所交待,由此衍生的第三产业还能给周边居民提供一条致富之道,何乐而不为?
: T: E- p4 L: I% d; ~ u) x9 P 不仅如此,它的建立,不啻赐与当代户县一张厚重的历史名片,其人文价值更是难以用金钱衡量的。0 G( |' }: U; ]6 E: u) _
有老汉打趣说:“户县若保留了解放时的全部古迹,山西平遥就到一边耍去了。”此话虽亦谐亦真,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建设文化强县的有益思路。
- z+ j8 l0 t: N) s) d8 s! r: N0 \ 平心而论,户县历届政府做了大量好事,比如八横九纵公路网的建设;县城区及各村镇的城乡改造;工业园及涝河绿化带工程等,都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但无庸讳言,无意或无奈中(当时整个中国都一样,想想梁思成吧)却使许多值得户县人民自豪的珍贵历史文物、古迹走入了历史。现在国家富强了,人的文明素质提高了,鉴于古桥和其他古文物是户县历史的有形载体,政府有一份责任,把能抢救的文物抢救过来,把毁掉的文物照原样恢复起来。% [* T( c- K; E, E, p
让我们给历史、给后代一个交待,证明一下:我们不是野蛮人,共产党人是中华文明当之无愧的传承者。
' z4 @4 F+ m* S0 V8 U/ X4 F( ~ 坤乾相信,这个景观公园的存在,在多数户县人眼里,比一栋栋楼堂馆所需要得多,它的环境和历史人文价值更是后者无法比拟的。若能重现了“西郊花柳”的胜景,无疑将大大提升户县的文化品位,从而载入史册。
1 m2 R1 h8 |5 {; t- S; h G3 Q 太史桥在做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中国梦”,一个能颐养天年的美梦。# I# Y# v, e* n) z
(注:“西郊花柳”为户县古八景之一,在太史桥附近。)
, U4 Z9 {% v8 u2 \6 S R7 c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