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沧海 于 2014-9-11 09:07 编辑 1 a( t2 @! J! W1 _0 U) R* r
* X8 h2 T% X& p$ ~4 T }0 }将仲子0 b# I: @5 q8 H$ I' S |" T1 R
小二哥呀好二哥,妹妹有话对你说。
' Z. z q. s* |! ^7 T不要再打墙头过,不要再把树枝折。' I1 n8 F; v, `: N! F7 e6 I: z
不是小妹舍不得,怕我父母要数落。
) F D$ u: o; |5 p. S妹妹虽然爱哥哥,又怕父母要发火。0 q8 y! z* k7 h5 i
5 ?3 g- F0 x( K# b
小二哥呀好二哥,妹妹有话对你说。
) |% s7 n3 V* [( @3 @8 v4 W5 s不要再打墙头过,不要再把桑树折。- _" b1 f9 l7 ?* @3 K' e, I
不是小妹舍不得,怕我兄长将把柄捉。
' M5 S; U3 R! v- Z+ `$ V: I妹妹虽然爱哥哥,又怕兄长笑话我。! _# u5 S+ m* q8 D- P" w
5 N' C( y* \5 H+ _& B小二哥呀好二哥,妹妹有话对你说。
3 }( F$ ^5 ^- |- [& k# a2 l( V不要再从园墙过,不要再把檀树折。
% M& l/ U. g4 e$ x- m4 l不是小妹舍不得,人多眼杂要防着。8 p/ c$ q3 g3 V- ?
妹妹虽然爱哥哥,又怕旁人议论我。 9 s1 e4 x! n0 s
' a+ H" B) I2 Q
原文:《国风•郑风•将仲子》
8 i/ P0 W; d0 {$ k- k0 @: C# W5 s+ `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d% f f0 }- v) Q* L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 g0 H7 Q* c% `5 M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2 K+ g$ l3 k2 C. D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 X7 N1 \* v1 D9 y1 X% v6 P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 O [' c; ^! ]7 b! p N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 o* y; ~- u' H' c 沧海诗评:1 i6 \! ]/ X. H: b( D9 e
《周礼•地官•媒氏》称:“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可知在周代,还为男女青年的恋爱、婚配,保留了特定季令的选择自由。但一过“中春”,再要私相交往,则要被斥为“淫奔”。到了春秋、战国之际,男女之防就严格多了。《孟子•滕文公下》说:“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可见社会舆论已何其严厉。这就难怪诗中的女主人公既爱又怕、犹豫不决、矛盾重重了。俄罗斯谚语说:“又想干,又怕痛,又说妈妈不答应。”。中西方文化有惊人的相似,不过中国文化要委婉含蓄得多。
7 Q( o9 ~1 X7 f) H+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