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4-8-28 08:38 编辑 1 m6 A n+ D) m5 U
: s! ~1 U- q' i' c; Y# i
想念族侄儿志义 族侄儿志义长着一张明星脸,人又活啕,颇有人缘。然而,在农村集体化年代,除了生产队,还是生产队,寒酸的家境,使其生活得相当窘迫,免不了“人穷志短”。 1961年以前,我父亲担任过出纳,1962年我休学回乡以后直至实行承包责任制,我们队的会计一职就一直在我们家,推也推不掉,先选我,我参军后选我妹妹,我妹妹出嫁后选我爱人。当年我爱人根本不能胜任,社员们一句“有你呢”让我们没法拒绝。198 X年的一个周六下午,我休假回家,见女儿逗儿子在玩,我问“你妈呢?”女儿回答说“工作组叫去了”。我放好自行车便去找,碰见一队的会计告诉我“对上差了100元”逼我爱人承担否则不让回家。我好气又好笑,面对这些外行加法盲我没有多讲,只淡淡说了一句“有事明天说,小孩要吃奶呢,回走”——见没人同意,也没人反对,我们就回家了。第二天候了一上午,也没人来过问,下午,我便用我的“51型”驮着我们一家四口到单位观看由蓝田剧团上演的轰动一时竟连演七天的《杨门女将》。 三天后,我们回家,心里还在念记着几天前的事儿,孰料却听到说“志义承认了”。我十分震惊,这根本就不可能,因为“对上往来 ”是不动现金的,只能是那笔帐记的不准,但这又与志义何干呢?我急忙喊来志义问问明白。 原来是工作组有一个成员来自派出所,志义曾在其手里有点小事,他碰见志义,便叫去“审”,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淫威之下,志义心怯,就囫囵承认了。后来,志义由于借了几个朋友的钱还不起,便“失踪”了,开头几年,还给他姐来过信,我按信封上的地址给回过两次信皆如泥牛入海,至今音信全无,令人想念。
8 A, u) r. V! }7 E& c2 _$ M9 a+ f' \# z6 ^& y( R
; P& w3 v! p3 K% l6 N% ?, Q* S5 V" _3 l Q' A
) ^0 V: m4 F3 U) n0 T8 [: ~
6 A- C8 D+ U' i* y3 a
- @9 g/ ] \4 \! ^; {: O6 d7 ^4 V2 H, P$ P: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