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县农民画的领军人9 T/ }) S" U; O
——户县农展馆馆长雒志俭
+ D0 F" i/ {$ q$ a: t! u 陕西户县农展馆,镇馆之宝雒志俭。
6 C( p" ^5 @: U. }* q. ^/ x 彩笔绘出新世界,银锄抡破旧江山。& U$ T2 k* R% q
西去美国传画技,东到日本办展览。7 n. x/ |% N7 T7 Q7 s' A: x
莫道农民多土气,挥毫落纸天地宽。/ J4 t/ U7 J6 C3 V; S$ W/ y/ D; y
雒志俭,1954年出生于户县渭丰乡真守村南堡。六岁起,受在美院学习的表哥李西民影响,迷上了民间绘画。1974年高中毕业,因家境贫困,他学木匠,学油漆,学习在家具上画画的手艺。高超的技艺,曾使他漆过的柜子被抢购一空。1975年学作农民画,在丁济棠、刘群汉等人的帮组下,进步神速,独树一帜。1997年,经史翔辉、方翔老师介绍,加入户县民进,更为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 P; z4 E5 \- _ 在1980年的第五届全国美展上,雒志俭的农民画《秋》作为唯一的农民画入选,崭露头角。1985年,他受上海电影制片厂之邀,为《秦川情》配画,接着应邀出访澳大利亚,名声大震。从此,他如利箭穿云,一发不可收。
* I0 `( N* U4 \2 V1 m8 X 《母子情》(1986年作)在全国性美术作品展中获一等奖,《两邻家》(1987年作)在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得一等奖,并荣获美国大集市艺术展二等奖。《斗牛》《山区大舞台》分别获全国“新世纪,新风采”农民画精品展、中国农民画联展一等奖。《洗布》获“津海杯”书画大赛二等奖。《捕鱼》《老来难》《黄土雄风》均获中国美协主办的2004年中国农民画联展三等奖。《洗头洗脚强过吃药》《出诊》《洗布》分别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卫生美术展金、银、铜奖。《洗布》等50余幅作品在国家和省级美展中获奖。40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澳大利亚菲律蒲艺术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单位收藏;800余件被国际友人收藏。《洗布》《捕鱼》分别登上了日本师范美术教材和中国中等师范美术教材。6幅作品在台湾出版为带邮资贺年卡、生日卡。6篇论文荣获全国及世界优秀论文奖。/ l9 c% \ F' ]- @+ y* I0 v' k. E
1985年,雒志俭应邀赴澳大利亚讲学,举办个人画展,并现场创绘大型壁画《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设澳大利亚》。1993年赴美国斯坦福大学、鲍林格林州立大学、墨西根农业展览馆讲学、举办画展。2004年应邀出访日本,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亚洲地区民间艺术研讨会。2010年,当选陕西省美协副主席,2012年,成为中国美术协会会员。
: |7 P. [# x2 e/ o 雒志俭的农民画,总数达一千余幅。这些画作,体现了中国农民对劳动的热爱,《洗布》《碾场》《晒辣子》《捕鱼》《丰收场上》,无不洋溢着劳动的喜悦;渗透着对生养自己的农村的深情,《雪桃》《老腔》《四季图》《黄土雄风》《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无不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是对生活的独特写照,《斗牛》《雪夜出诊》《送书下乡》《各显其能》《山区大舞台》,活画出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淳朴美好感情的赞美,《两邻家》《母子情》《得子》《果园歌声》,诠释了发自心灵深处的世间真情。用户县农民画名誉主席丁济堂的话说就是“色彩感觉美、民俗气息浓,最关键的是接地气,咱农民的生活气质都在里边了” 。% W1 l0 \ f2 D( {, i
雒志俭的农民画,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内容形式完美统一,具有剪纸之明快,刺绣之细腻,雕塑之精工,年画之活泼,拙中藏媚,俗中寓雅,粗犷而不呆板,夸张而不失真,构图热烈而饱满,意在突出其神韵,具有浓郁的时代性、地域性,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88年,以他为代表的户县农民画,被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 K4 q' i: V) u% J
他的代表作《两邻家》,利用纸板加海绵的特殊效果,采用瓷人的造型,油画的光晕,剖面的表现手法,渲染夸张的艺术特色,用独特的视觉展现了两邻家隔墙说悄悄话的场景。画面中,老太太说得尽兴,捡的豆子洒落在地,被群鸡啄食,她却丝毫没有察觉。侧耳静听的年轻媳妇,听得入神,碗里的面条掉了下来,孩子站在凳子上要吃奶,她也全然不顾。
5 T+ s4 h3 R, s- N/ C* W( }) ^# C' M 代表作《母子情》,将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点彩法、法国梵高的点彩法、中国传统布艺的造型融为一体。画面上,老母猪仰卧在地,让孩儿们吃奶。那一个个小猪娃把母亲的脚、尾巴、耳朵尖当做奶吃,有的还在母亲的肚皮上咬仗戏耍,有的竟然把母亲的奶头撕得老长,可是猪母亲却并不气恼,还伸出自己的舌头舔舐着小猪的身体,修整着孩子的皮毛。
: x0 H% b7 W1 C9 t% p 1993年在美国办画展时,一对将要离别的大学教授夫妇,分别买下了《两邻家》和《母子情》送给对方。女方祝愿男方在异地他乡邻里和好,关系融洽;男方希望女方在家爱护孩子,珍重亲情。此事传为佳话。
2 x" @" r4 z6 W3 u" H* |, ]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1982年,雒志俭当上了户县农民画辅导老师,他骑着自行车,跑遍全县,登门拜访农民画作者,发掘艺术人才。在两千多人里,精挑细选了35人,开办农民画培训班。这些人里,有精通剪纸、刺绣的刘金花、韩青云、张菊绒、刘秀英、董焕玉等巧手老太婆,有胡瑞霞、陈秋娥、杨桂芳、赵静等回乡青年。雒志俭指导大家: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绘画语言表现自己的生活。此后,她们中的许多人大放异彩,成为农民画家中的中流砥柱。
& |- { g1 e2 Z 1987年,雒志俭任西安市政协委员,连任三届。接着又连任两届西安市人大代表。2002年,众望所归,担任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他带领广大农民画作者积极探索农民画发展的新路子,一方面继续抓好农民画的理论研讨,加强创作培训辅导,巩固扩大作者队伍,强化品牌意识,多出艺术精品;另一方面积极尝试把农民画与旅游、经贸等产业相融合,加快发展农民画文化产业。设计了农民画总商标,建立了“中国户县农民画网站”,开办了“户县农民画民间艺术品超市”和“农民画民间风情一日游”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出一批集纪念性、艺术性、珍藏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农民画相关产品,同时积极开辟外埠市场,组织参与各种展销活动,并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画艺术节”。
2 i: [$ u1 X4 U) i在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他建议县市宣传部门,利用壁画的形式,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推进农民画的普及。除了户县之外,户县农民画已经画到周至、眉县、兴平、长安、西安等地,壁画面积达3、4万平方米。; h: D; e! i. |& g- P$ l& k
目前,户县农民画已形成了一支庞大的创作队伍,累计创作作品数万件,其中有9000多件入选各类展览,3000多件获奖,近万件作品在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30多名画家出国访问讲学、办展交流,已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海外侨胞来户县参观访问农民画。农民画已经成为画乡经济的助推器,成为户县的金字招牌。这些成绩,都熔铸着雒志俭的心血。
% O4 \0 V2 {7 Q1 c 雒志俭的农民画,也得到了民进中央的青睐。1996年1月,民进中央主办的《民主》杂志,在纪念中国民主促进会成立五十周年的特刊上,选用雒志俭作品为封底,刊登了《洗布》《得子》《桃林》《两邻家》四幅画作,并发表了石南的《农民画家雒志俭》一文。1999年9月,民进中央举办“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会员书法美术摄影展”,刊登了雒志俭的《两邻家》。
?5 v& z8 A" c& \4 E4 A 作为海内外知名的农民画家,雒志俭是中国农民的骄傲;作为享誉全国的民进优秀会员,雒志俭是西安民进的骄傲。我们衷心希望他:俭以修身成大道,志存高远著新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