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峪位于户县西南二十公里蒋村镇,距西安六十公里,户县城二十公里甘峪河发源秦岭北麓,主河发源于首阳山,上游有东西甘峪沟,在峪口7公里处相汇,总流域面积78平方公里,主流山区段长17.3公里,河水出谷向北经户县蒋村镇、祖庵镇、甘河镇,在涝店镇西汇入涝河,平原段全长约7.5公里。
! d# @% F4 k1 t8 p) d8 X 甘峪河水质清澈甘甜,是西安市黑河供水水源地之一,也是户县西部的母亲河!春到甘峪沟,枯草返青,树木吐绿,野花漂溪;夏到甘峪沟,沟深林阴,山风习习,溪水淙淙;秋到甘峪沟,青山翠岭,谷静径曲,水清潭幽;冬到甘峪沟,灰山黄岭,荒草凄凄,水凝石冷。5 T" B. e _( F+ w+ u+ M
甘峪最为神秘的当属西甘峪发源之名山----首阳山。首阳山是秦岭第三主峰,海拔2720米。史载,商周交兵时,商朝上大夫伯夷、叔齐阻拦周武王大军未果,逐南行入首阳山隐居,采薇而食,义不食周粟。每天清晨迎受第一束朝阳,叹日:“奇哉美哉首阳山”,故首阳山而得名。伯夷、叔齐在首阳山死后,儒家尊二人为圣贤,道家尊二人为大太白神和二太白神,如今在首阳山上供奉有两个神像。朝拜首阳山的游客,进甘峪沟是一条比较经典的线路。从户县甘峪沟进山,上甘峪水库大坝,经东西甘峪沟分岔到达西甘峪沟一处农户人家门前的小池潭(当地人在小池上建了一座高不到一米的龙王庙),小池潭边就有一条蜿蜒盘上的山路,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拔高就会到达山梁上的大仙场,过大仙场,经王母庙上山,就可到达观音山顶,途中可以绕道参观“药王洞”,“舍身崖”及“求子洞”。 " u. G; z; H' @: R
从西安出发,沿环山旅游路,向西行驶六十公里,就来到了蒋村镇甘峪沟口村,路口有一甘泉山庄农家乐可指引游人到甘峪口。在村外向甘峪方向远远地就能看到甘峪水库大坝的雄姿----一座巨大的土灰色的土石坝将甘峪封堵起来。甘峪水库建于上世纪70年代,原是以农业灌溉为主的枢纽工程,坝高47米,长178米,总库容401.53万立方,灌溉农田3万余亩。目前承担了西安市每年1000万立方的供水任务。水库大坝位于秦岭北坡户县蒋村镇的甘峪口村,距离户县县城20公里,距离西安60公里。大坝以下的河流在平原地区为7.5公里,甘峪河主流在山区段其长为17.3公里。该河流总流域面积为78平方公里。水源地无污染,水质清澈。为渭河支流——涝河流域的甘峪河及其支流,包括甘峪河东、西2条主河道,以及20条支流,河流总长度88.8km。地理坐标为E108°25′24.99″~108°31′31.74″,N33°54′57.97″~34°01′38.81″。境内最高海拔2719 m,最低海拔620 m,相对高差近2100 m。
% e& @5 Y% _* A: \3 z9 x S8 z" {- {1 V" W
核心区长度79.7km,包括甘峪河东甘峪的桑家沟沟口以上的主河道和西甘峪的山神庙以上的主河道,以及甘沟、瓮城沟、唐道沟、熊岔沟、平沟、草地沟、西沟、对角沟、桑家沟、千夫窑沟、大棒槌沟、狼娃扁沟、胡芦沟、白石岩沟、燕尔岔、大瓦沟、黄草坡沟、华山沟、漆木沟、秋木沟等20条支流。2 B) s; q1 ~" S7 T
库中以鲤鱼、鲫鱼为主,鲶鱼少量,鳖少量,以上鱼种均为重阳宫香客放生,鱼个头较大,力劲十足,比较过瘾,钓鱼不收取任何费用,但须保护环境! 村东南山梁上便是有名的望仙坪 望仙坪,也是因传说汉武帝时期,有汉代大智第一人之誉称的东方朔,随伴汉武帝巡幸来到终南山中,王母娘娘闻知,有意度化汉武帝成仙。便变化为农妇献桃。武帝见老妇手脸脏兮兮的,不肯食桃。心有灵性的东方朔则不然,接食王母娘娘所赐仙桃后,倾刻便离尘出世、羽化成仙,升天而去了。汉武帝见之惊异,后来便在此地筑台修庙,以记此事。人称望仙坪,文名集仙观。 。昔日王母赐桃汉武帝,帝睹其玉佩珠霞,遂精选工匠,集木石建宫于山上,塑金身而虔祈朝拜而得名。坪上沃壤数顷,翠柏古橡,庙宇殿阁错落分布。甘峪口村是一个有千人规模的村庄,位于甘峪口东侧。东依望仙坪,西伴甘峪河,里通甘峪沟。. {9 {- {( n/ `, Q
! U0 h7 R) {6 R; d3 c7 \ 进入甘峪沟的山路位于水库库区的东山半坡上,山路虽然有些陡,但是路面比较宽,且为沙石铺面,路况还算好。路下面就是甘峪水库,秋天蓄水期,水库水面碧波荡漾,像一棵吊型的绿色宝石镶嵌在大山之间,像是一面不规则的篮色的镜子,倒映着苍翠的群山与蓝色的天际。进入山谷,山道与峪沟交叉相进,进山的路就伴着峪沟蜿延向大山里伸进。1 h" h; i, e6 R- m% ]/ G# Q
进甘峪沟约七公里,便可到达东西甘峪分岔,在分岔处住人家几户,砖块楼房,收拾干净,环境别雅。所说从这里直走进东甘峪沟经静心潭,过山门,跃将军石等景点,到达土观坡可上天池梁穿越凤凰山下到涝峪;向西走进西甘峪,过桃园人家,在一户农家房前的小龙王庙旁上山坡,经坡上农家门口向南,沿蜿蜒盘折山路到达大仙场,过王母庙上观音山下到周至耿峪观音山 # w5 R7 u$ n5 A! g- q
甘峪。甘,夏代禹之子启时诸侯有扈氏国(即“户县”,“扈”为繁体“户”字)南郊地名,甘峪为夏代“甘”域之谷,或因谷水清冽甘甜为后人名之。峪中山峻壁陡,洪水爆发时波浪翻滚,声震峡谷,20世纪70年代初修建甘峪水库,大坝锁蛟龙,高山出平湖。坝东为与关中八景并称的“望仙坪”,坝西为观汛坡,其远处是帮助百姓除却东海海鳖而平息水患的三仙叔齐、伯夷和周勃曾居住过的首阳山。
' O Z& L! }2 V& v- j 甘峪之名,是因为甘峪口乃“甘野”古战场所在地;甘峪之神,是因为甘峪口昔日王母赐桃汉武帝,汉武帝建宫于山上,塑金身而虔祈朝拜王母仙;甘峪沟之秘,在于伯夷、叔齐曾辞官隐居首阳山;甘峪沟之美,在于甘峪山清水秀,谷幽沟深;甘峪沟之所以难忘,是此峪特别原生态,甘峪美丽的地方,甘峪传奇的地方# E0 R5 u( n: B$ D
" _0 j. A7 L5 g K/ o | 1 L1 S) [; |6 B' y2 ?/ T! w& O
" i+ k3 z9 J) g* n3 y) v3 v) j+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