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钓鱼岛,眼光应该越过钓鱼岛。不要光看到钓鱼岛是中日角力的地点,还应该看到,角力的过程也是彼此接触和交往的过程,因此,对抗的地点本身有双重的意义。对抗与合作是动态转化的,从一千年的长程看,中日近代的恶性国家竞争只是插曲。中国人不怕对抗,但更要掌握趋势。 真正关心国家对外政策和中日关系的朋友需要明白:不管中日有多少历史恩怨、争议,不管我们身为中国人对日本的历史罪行多么痛恨,我们要与日本做邻居,而且日本是一个很重要的邻居,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日本的军政高层为什么害怕中国?因为即使日本在100年里数次打败中国,中国还是中国,而如果中国一次打败日本,日本就没了。
如何面对一个日渐强大、统一、日益具有国际行为和影响力的中国,这是日本自维新以来首次遭遇的国家课题,也可以说是亚洲邻居们甲午以来首次遭遇的大课题,他们希望分享中国崛起的成果,但也害怕中国崛起的走向,这是近年来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摩擦增多,防华声音日高的一个总背景。
有人多年来大声预言中日必有一战,但熟悉日本军力的朋友应该了解,在现有宪法和日美安保体制约束下,日本军力根本就不是一支可以独立进行国家战争的力量。在指挥体系上,处于美军太平洋总部的直接控制下,在力量建设上,从属于美军太平洋战区的分工:1000海里护航、反潜和后勤补给,以及协助国土防卫。
中日在东海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之争在90中期开始激化。请大家注意一个基本事实,邓提出搁置争议的背景是:日方尚未开始勘探,我方已基本完成勘探。近年在中线我方一侧有四座油田投产。大家可以去GOOGLE下春晓、断桥、残雪和天外天。东海权益争端是主权争议激化的近因,日方对我方的客气话怕了。
中国经济崛起和东海的进取性能源政策只是日本产生焦虑的一个原因,世纪初以来,随着巨大的经济国力转化为迅猛的军事发展,日本对未来地缘战略地位产生了彻底的担忧。这是日美军事同盟关系加深的重要原因。但与中国打交道是不可免的,于是,钓鱼岛就成为战略试探的最好工具。 说到日本因东海领土和权益争议与中国的军事关系,不能不说到美国的亚太战略。因为日美同盟的约束,美国是不希望中日发生战争的,当然,也不希望看到中日联合,组成某种新东亚体系。美国人奉行一种叫“离岸平衡手”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战略,最小的代价控制局势是其目标。 日本确实担心出现最坏的情况,即中日在东海因主权争议开战,哪怕局部小战,所以,关于日美安保是否覆盖钓鱼岛问题,一直是其对美军事交涉重心,但美国人并不傻,所以在此一问题上总是暧昧含糊,既不能伤害日本人对同盟的信心,也不愿意给日本定心丸,这一模糊政策是美国控制局势恶性发展的工具。 钓鱼岛主权争议是一个中日间需要现实面对的敏感问题,但却倒是美国人造成的。1972年,美国向日本移交琉球即冲绳行政管理权时,将钓鱼列屿交给了日本人,所以日本人认为这是日本所谓“固有领土”。中国并不承认这一移交,认为是侵害领土主权的非法行为。这一原则立场为两岸历届政府所确认。 美国人1972年为何把钓鱼列屿交给日本?这很难绝对判断。我个人分析,可能基于数点:1、台湾政府没有有效反制措施;2、大陆鞭长莫及;3、日本作为重要盟国,不希望在冲绳外海未来有中国钉子;4、给中日之间种颗小牛痘,以便未来操控各方。为何日本在钓鱼岛的行为粗暴起来,以至此次扣押船长?熟悉近年公开军事新闻的朋友应该知道,海军主力舰艇已在第一岛链与第二岛链间进行了常态化的军演,换言之,随着中国海空和信息化军力升级,日本很清楚,时间很可能不在日本一边,所以日本要试探底线,希望尽快与中国达成解决。
本次日本钓鱼岛扣押船长,号称要以国内法处理,一方面,是暗藏“固有领土”的阴招,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解读为,日本在应对中国日益进取的领土主权立场时并无好招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