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上班,几乎都要经过西汉高速路的出口。在这个出口和“秦户路”交叉处,有一大型转盘,从何时开始修建我都忘了。隐隐觉得去年秋天吧,圆盘里突然出现了许多工人,不多日,一个很大的,犹如巨龙般的柱子横卧在中央。前一向,这个庞然大物突然立起了,很挺拔的,向东倾斜。因健康原因,近十天没有经过该处,前几天早上,猛然发现几尊人物、动物雕塑也被屹立在那里,也庞然大物的,巍然如山,委实让我端详了许久。, y5 n2 c9 w9 I
这个竖立起来的直插云霄的东西,到现在我还不知是个啥玩意儿,上面的造型从北面看像一只欲飞的凤凰,但明显不是凤凰的头。在东面,一过路人笑着向另一人说:“我看像个......”,我这里说不出口,反正与男性有关。看来设计人的创意确实非同凡响,就是要你想,想,拼命的想,苦思冥想,最后,你说像啥就像啥!
2 T; G/ Y* ^; P+ E7 _& \& p 这个雕塑后面明显是根据户县农民画的题材创作而成的。构思不错,男的扛着犁,女的扛着钉耙,中间的小孩骑在肥大肥大的黑牛背上,挥舞着小鞭子,煞是可爱。还有几个不知是狗呀羊呀什么的在前呼后拥。- ^: H1 b6 K3 v5 N9 ]' V+ A
毋庸置疑,这座雕塑立在这个空旷的场地上,缓解了车辆带来的拥挤、堵塞、呆板、单一现象。这个独具魅力的创作,也反映了这个县城的文化精神境界。# k. Y* E2 r% ]) f2 U7 B8 T5 I
笔者是一个门外汉,本没有理由来评论雕塑家的作品,包括构思、创意、和色彩等。不过总有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 n9 x; y+ x9 H
首先,我不知道这幅雕塑表现的主题是田园“唱晚”还是田园“晨曲”呢。按理,这里是户县的东大门,也是交通枢纽。外地车辆要进入户县,必走这里。所以人物、动物应该面向东方,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而雕塑却背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岂不怪哉!
- D; V. [! G) a. Q7 W4 }, ]/ [ 其次,农民画确实是户县炒作的结果,农民画中不乏精品,但滥竽充数者比比皆是。这幅雕塑人物在着色方面,我实在不敢苟同,一朋友戏称:这种颜色,只有在纸花店里常见,这种紫,这种红,这种蓝,这种黑,着实让人看了不舒服。
2 U+ `9 \' U; r 至于雕塑人物、动物大小的比例,因咱是外行,就没有发言权了,因为抽象的东西太抽象,只有艺术家能欣赏的。4 u$ H; ^2 ^2 u0 a$ q7 `2 T
记得唐代一位大诗人把诗写成后,要读给老婆婆听,看老婆婆懂不懂。也许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的都市,现代化的人类,现代化的生活,现代化的艺术,现代化的钱币,和古代不同吧,需要抽象,需要朦胧,需要难懂,和今天写诗需要古体,作文需要文言,再见不说再见,而说拜拜一样吧。$ W% s& |1 f. e1 }
矗立在户县南街十字的雕塑“三球仪”,作为户县人,没有人不知这个东东,没有人不知这个地方,现在一提到这个地方或者附近,都以“三球仪” 为参照物。户县不是还有名画《老书记》吗?户县不是还有王九思、张玉德、杨明轩、关麟征、赵寿山等名人吗?况且西安人把王九思的塑像放在大雁塔广场公园,户县何不把自己的名人雕塑放在自己某个地盘呢?把这些雕像放在自己某个地方,说不定能提升户县的知名度呢。: N" Y9 G- Y& A: ~# _0 k3 J- i* H
可惜呀,遗憾,矗立在户县东大门的雕像!7 s% v6 y) Y/ M$ S2 R! K& f
) f; @7 P* u' _: n* S$ R
0 `+ I$ l( i, Y+ x. O |
-
夫妻双双把家还,
-
尾巴酷似凤凰,头却不像
-
是牧归唱晚还是迎着朝阳
-
有人说这个顶端像个.....我说不出口
-
女人身着红装
-
狗羊前呼后拥的
-
站在北边,雕塑上端宛若凤凰
-
孩子骑在牛背上还很可爱
-
扛梨的男人穿着蓝衣裳
-
户县的东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