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家乡一往情深,作钱奴左右为难1 H$ T& U8 w0 {
2010年9月5日,石公思及家乡,情难自抑,赋诗一首: 家在秦岭下,近山十里荫。疏竹间高树,瓦舍一径深。 山居有清趣,小院最宜人。二月杏花开,十月菊花曛。 晨鸡报新日,暮雀返旧林。日中蝴蝶舞,月下昆虫吟。 故园如诗画,童年趣最真。渺渺五十载,常思又常馨。 9月6日,石公思及徐公寄人篱下,终日奔波,发短信调侃: 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叫爷当孙。 想我当年徐处长,如今屁颠做下人。 9月7日,石公又诗寄徐公: 其一 赤足赤膊不穿衫,短裤掉到沟尖尖。 边打球来边骂娘,偶赢一场似疯癫。 此时若见徐校长,高补学生都跑完。 其二 乒坛四杰徐为先,分别之后常挂念。 为兄解闷发短信,不想看了你就删。: p! y0 S# ^& D5 r) c0 u2 V
嬉笑怒骂皆情谊,愿兄快乐似神仙。
' [: m! p2 m. g2 P! _. g 9月8日,聂公闻知徐公在西安赚钱辛苦,曾经两天只吃了三顿饭,赋诗赠与徐公: 老四想把美梦圆,一心要把二奶办。 无奈孔方太难赚,两天吃了三顿饭。 当初不听朋友劝,后悔上了贼的船。 自己月薪过三千,儿子媳妇都挣钱。 小康之家多美满,何苦为此拼命干。 身体是咱老本钱,为钱伤身不合算。 劝君好好干一年,回来再把乒乓玩。 9月8日,石公闻知此事,亦赋诗赠与徐公:! w1 Y' }6 f- K" X; ?
芙蓉园中花似锦,曲江岸旁女如云。 可怜才郎无情致,三斗米粮折煞人。 9月10日,石公赋诗二首,再赠徐公:4 _2 i4 c: N6 f7 u- A
其一 睡半夜,起五更,花甲老人步匆匆。 两天吃了三顿饭,先生腹中常空空。 电话声声如催魂,老板脸色冷似冰。 如此挣钱赔老命,徐兄快快去辞工。 其二 三斗米粮折煞人,名士失却自由身。 电话声声催得紧,屁颠屁颠像龟孙。 9月10日,聂公诗成,赠徐、石二公: 徐聂石,情义深,常常互相发短信。 石晓塘,文才强,写得一手好文章。 搞笑话,作对联,幽默胜似赵本山。 能写诗,会绘画,才思敏捷情高雅。 近日来,劝文坚,挣孔方要悠着点。 言切切,意浓浓,诚心诚意为老兄。 徐文坚,死爱钱,屁颠屁颠去西安。 忙的贼,团团转,两天吃了三顿饭。 不得吃,不得喝,睡到半夜想老婆。 被窝里,手一摸,竟然没有甲巴窝。 学聋子,装哑巴,短信一律不回答。 有老聂,真顽劣,短信直把老徐噎。 儿打怂,不留情,说的老徐气哄哄。 牛逼圈,甲巴窝,气的老徐直哆嗦。 徐文坚,没奈何,看你服我不服我。 9月12日,石公闻知徐公在西京有助纣为虐之嫌,发短信责之: 三尺铜锈蔽良心,一纸协议卖己身。 徐公高怀重义气,如今不做正直人。 9月13日,聂公再发短信谴责徐公: 徐兄文坚,天生能煽。胡说乱谝,方能说圆。 陕北一行,三十六天。说办二奶,只说不干。 回到户县,屁也未见。三奶四奶,纯属瞎编。 遇见老板,雄才大展。电子城边,办补习班。 主仆二人,狼狈为奸。巧立名目,为多收钱。 开学一月,另行分班。学生家长,忿忿不满。 老板指示,文坚上前。三寸不烂,威胁诱骗。 说得家长,无奈自散。你再有理,也得交钱。 稍耍手段,多收几万。文艺班里,教师不干。 老板闻言,心慌意乱。有文坚在,万事不难。 老徐进班,连哄带骗。十日无师,学生未乱。 空城妙计,把事摆端。孔明在世,也得称赞: “好个文坚,智勇双全。旷世奇才,亮从未见。” 高补老板,真乃慧眼。难怪二人,大把捞钱! 9月14日,聂公仿孟郊《游子吟》,发短信给号称“终南名士”的徐公: 父母囊中钱,供儿把书年。临行声声嘱,大学梦早圆。 进了高补班,样样都收钱。当初许诺言,全都不兑现。 谁知名士心,竟然是这般! 9月15日,石公晓塘亦发短信给徐公: 其一 学生袋中钱,老板心中系。 临行声声嘱,意恐学生飞。 走了人一位,就得一万亏。 其二 老徐爱钱不知臊,到处张贴野广告。 夸下海口不兑现,如此骗人真下作。 其三 文坚徐老兄,韬略赛孔明。 一出空城计,糊弄艺术生。 9月16日,石公再发短信: 芙蓉园中绿成绣,曲江城岸歌不休。 故都处处皆酒色,惟有徐君做钱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