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监督管理,推进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有效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11月8日,户县纪委、县监察局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户县廉政风险防控监督管理办法》。$ \$ @' P9 K4 T5 k, n: G
5 Q, R4 N( {9 p' Q1 W- g' b2 T
本《办法》共分5章13条,分别为总则、监督管理、重要岗位挂牌管理和轮岗交流、责任追究、附则。《办法》的出台,是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为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了制度支撑,填补了全市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制度空白。$ F- `* V7 w$ ~' W% M
1 I; C0 B1 }; a' D
《办法》要求各单位要摸清权力底数,编制职权目录。针对每一项职权,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将干部选拔任用、财务支出预决算、财务报销、政府采购、工程建设、资产管理等,通过网站、公开栏、新闻媒体等途径,主动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廉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廉政风险意识。
+ i: R8 K% y, R1 d$ B! I% x+ ?1 l" `$ h/ ^ W" `: F) [9 d. H% h$ ?
《办法》要求,县纪委对将审查合格的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目录、廉政勤政承诺书在户县县委中心网站、户县人民政府网站、户县纪检监察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县级各网站要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专栏。对一级风险点每年开展一次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并向相关单位发放《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对于信访举报所反映的各类一级、二级、三级风险点的问题,县纪委和各单位纪委(纪检组)应全部进行初核。根据工作需要,将廉政风险点较多的单位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重点对象,每年有计划的进行重点审计。县委组织部门、县政府审计部门在发出《审计委托书》、《审计通知书》前,要与县纪检监察机关进行沟通协商,并报县纪检监察机关备案。加大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违纪违规问题,县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对严重违纪违规的,要进行初核、调查、处理。
+ b/ U3 n) q& _& y3 C# n) S2 e
/ v. q' Q$ J7 \1 S: L《办法》强调,要切实加强对重要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督与管理,制作廉政风险岗位公示牌,公开岗位名称、人员姓名、风险点等级等,对重点部门的一级、二级风险点岗位进行挂牌管理。各单位重要科室(所、站、队、校)负责人在同一岗位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轮岗交流:一是重要科室(所、站、队、校)负责人在同一岗位任职5年以上(含5年)的;二是在任职期间,受到党政纪处分的;三是党员干部群众有反映,造成不良影响的;四是经组织认定,年终民主测评称职票数较低,党员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在同一岗位任职5年以上(含5年),原则上应进行岗位调整。各单位要将轮岗交流的组织实施情况报县纪委备案。" t: d& d- }5 u! L/ B
( z4 Y$ h! G% E( {5 F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