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4213|回复: 10
收起左侧

《关中二十怪》(三)宽面条像皮带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2-9-22 07: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2-9-22 07:59 编辑
+ O* [2 X  Y2 F% Z% ]
& M. c9 ^% s+ `1 z
* o+ k9 Y; L9 Z. u2 n7 ~: d
                   、宽面条像皮带
   
5 z7 Z6 U$ B& P* e7 E9 J             面条种类多,擀扯或刀削。宽面像皮带,一条煮半锅。
          有文章将这一怪写成“面条像裤带”,笔者觉得不甚确切。裤带有多种,宽的、窄的、圆的、扁的,说面条分别像这四种形状倒马马虎虎,但有一种是一绺布簇在一起而成的裤带,系时像布绳,展开却是一绺布。面条哪能有如此形状?所以,应说“宽面条像皮带”才准确。有说“扯面像皮带”亦不准确,因为面可扯可擀也可压。另外,扯也可以扯成细面嘛!
          宽面条像皮带体现了关中人粗犷的性格。在关中民间有“早吃干粮饱一天”之说。这儿所说的干粮,一是指锅盔,二是指干面即调好的不带汤的面条,亦叫黏面,对于赶集、赶脚早出晚归不能吃上中午饭的农夫来说,出门前大都是吃一大碗平日间很少吃得到(过去生活条件所限)的黏面,再喝一碗面汤(民间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滋润又耐饥,这种黏面又以软面为最佳,因为味儿好入。既然软就无法薄,其又厚又宽又长的软面真像宽皮带一般,关中人“有了黏面,不想赴宴,赴宴归来,仍想黏面。”关中面条香是出了名的,这其中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调面的大肉“臊子”格外香,这种据传由周文王发明的味尖、味鲜而又耐贮存的“臊子”乃是关中一绝,有“一家爁肉三家香,三家爁肉串(方言。很香)半巷”之说。就此,笔者将另撰文介绍。
- m, ^6 _  V: n, i5 u
1 q) G& d2 v2 B3 x5 `! M
# c1 S; L5 _0 S) {: J
4 `' |) t/ I$ c7 q& Z( Y! t' U# j) [% P% P

  ^* q4 m  O$ F* h5 P. H
. S9 R- J- c7 @  ?; w

* p9 s# C2 b; c, W* M& y% p( l( T! B0 q9 ?
7 P# \* D3 V2 Z+ ^' L# f

$ y1 \1 ?# O: K" r7 |
1 T) B( f$ M, l2 h3 [& o0 \( p- |! t0 [- n& Z8 U, G4 E! D

) R% a  |2 {0 O! D6 |, R! ^' E7 X% p* W, |5 \! i

. n1 |1 t* j7 s- g& w# }  C: t  a% a- b

0 N1 U$ H& Y) s8 \8 o2 J$ p+ P* L5 ?6 G- f; I1 X6 i

% r+ }# O, y. a! R$ s: U4 h$ J  A5 I3 }7 M) B, ~9 C: w
发表于 2012-9-22 0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宽面像皮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主题

6232

回帖

4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47116

新人进步社区劳模灌水能手高级会员社区居民云聊先锋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2-9-22 20: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190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58

社区QQ达人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9-24 16: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形象,确实如此。“早饱一老碗乾麺,割麦三亩不怕流汗”。另有两点:其所以关中人喜欢吃又长又宽的麺,是因关中的麦子质量好,劲道。大肉臊子关中各县都有,但惟独户县的大肉臊子味道最鲜,解其原因,盖在爁肉时那独到的香醋。对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9: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玩童 发表于 2012-9-22 09:17 1 d  z$ C! P! M& @( [7 s+ Z2 G- y
宽面像皮带
5 n( Q/ u; @7 G9 `5 h% b4 E
谢谢。{: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09: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心随自然50 发表于 2012-9-22 20:23
+ ?4 c1 P! E$ r5 z! `. L% ]$ V' Y
) f+ l) R3 r% b! W3 ?* G' ^0 h
谢谢。{:soso_e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0: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nanshnyun 发表于 2012-9-24 16:57
  d4 l8 J; h# g# Y2 X解释形象,确实如此。“早饱一老碗乾麺,割麦三亩不怕流汗”。另有两点:其所以关中人喜欢吃 ...

3 }. Z* `9 w* j5 J) x4 x& S; r/ Y4 ^* k% R7 A, M; G, c
          老兄高见。我曾写过爁臊子的文章。爁臊子源于周文王的时代,时文王建都丰京(即今日户县的秦镇),究竟是文王将爁臊子技艺带回岐山老家,还是从老家带到户县,无从考证,我觉得也没必要分出彼此。两个地方的爁法一样,只是在臊子面的吃法上不一样。以前,我见识受限,以为爁臊子很普通,后来,借工作之便,我到过除西藏、海南以外的全国(大陆)各地,才发现爁臊子是“一绝”。2009年,我在《话说西安》讲坛上讲“关中biangbiang面”时曾建议有关部门可以举办爁臊子擂台赛,可惜人微言轻,未有回应。{:soso_e181:}; f) O4 g) F) n% q- Z8 W/ G
2 H. y) F9 U+ ?0 b3 x

# t# y3 m0 ^' Z6 n: Y( _- T0 n  }
, s$ B/ `1 Z& A, L
( D. F! I8 a4 i, M3 I& m1 p0 a
. Q+ [4 X1 u+ d- K+ t- [: ?. w3 u" v+ H- a% }/ N8 E

* g! }; |3 O' [9 t6 Q1 g+ w( |' ^) C-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2190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058

社区QQ达人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9-25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真乃性情中人,为己所认定的乐此不彼。老话说铁柱磨针,工到自然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07: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nanshnyun 发表于 2012-9-25 10:38 " [! \1 Y+ H- k# H) X. r
老兄真乃性情中人,为己所认定的乐此不彼。老话说铁柱磨针,工到自然成。
2 d+ b4 m; F" F6 I: h; H1 F
     
2 H  Q1 u! C$ D: P2 o7 e          {:soso_e183:}  谢谢。老兄所言极是,在下当铭记在心。想当年,我们(卫生队)李队长再三要我留队,我执意不肯。有一天,政治处x干事(来住卫生队)问我有何打算,我说回地方,后李队长生气了,说那就是组织考核,剋了我一顿,说我固执,要吃亏的,末了却又说其实他还真喜欢我这种性格——这话不谬,队长确实很器重我,我也很敬重队长,卫生队后勤,按编制一个司务长,两个上司(给养员),一个班长,一个副班长,调我来时明确我的身份是修养灶上司,而实际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五个角色我一人承担(期间调来过一位司务长,可惜格格不入,没待几天就调走了。)李队长这个人,尽管卡着我业已在支部大会上通过了的入党志愿书不上报,给我说来年入党提干同步进行,这件事我是有些意见,后来,李队长从洛阳给我捎信道歉过。其实,李队长除了“文武不和”直接影响到我以外,他还有一个小算盘,我是他从营里精心选来的,他不想让我过早地离开卫生队——这是多年后我们财务股董股长说的,说他给李队长谈过想调我当会计(不谦虚地说,咱们部队,打算盘当数郑德新会计,第二应该是我),叫先提司务长,没承想,投鼠忌器 ……扯远了。' O- a' n0 g. i
! n$ h* P) Z) k, `: k) F

& r+ \5 @; r: d$ J
) E, |  ^- o/ A- ~
+ B( W5 }8 M  N1 m; a. T/ a2 J
6 L3 G: C. E) `- C3 Y+ x9 G) ?5 P# D8 {* K' T' v# i1 }
* L, }: I, \' k! u& q& ~! A+ j

3 K1 S- q, P( q" H, Z1 T

2 H1 ?4 k% A% d3 W( _' l9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16

回帖

534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534
发表于 2012-9-28 05: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靳应禄 发表于 2012-9-25 10:29
8 w( ~, I+ Q9 n2 Y6 F老兄高见。我曾写过爁臊子的文章。爁臊子源于周文王的时代,时文王建都丰京(即今日户县的秦 ...

: [, j$ n% _6 a  h0 d. m' h! b. W; J  \) z0 m) z" Z2 }
看过那次节目,也听过陕西省电台对靳老师的访谈,很过瘾。{:soso_e179:}{:soso_e163:}, ^7 U* A3 k) E- d'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0-8 04:28 , Processed in 0.4309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