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 曾参加了著名的忻口战役等众多大战,在战场上与日寇殊死战斗;
9 ]3 Y' K6 |8 ^ 曾在日本率700余名劳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花冈暴动”;
, Y* R: N) d- x5 _ 曾11年间,率领花冈暴动幸存者及遗属在日本国际法庭愤怒指控日本战犯……
4 K5 n, n& d/ C; n 峥嵘与坎坷集于一身。8月27日下午5时20分,书写传奇一生的老人耿谆,在位于襄城的家中,平静地走完99岁辉煌的人生。! B' Z& Q$ B* C H* p
昨日,耿谆老人的遗体告别仪式在襄城县殡仪馆举行。
& z6 N- N9 ~; E- j: W4 I 历史见证
# z! ^7 l* E/ w8 [: O 老人骨灰里有多块弹片
+ S# q: L: W7 V& b: Z, @ 昨日下午,耿谆老人的遗体在襄城县火化。亲属们在收集骨灰时,发现了和骨头火化后不一样的物质,有指甲盖大小,共计20多块。
2 n/ E# `: @% }9 u1 f3 t1 h3 ~1 J4 L 耿谆的儿子耿硕宇告诉记者,父亲身上可以确定的至少有5块弹片,其中膝盖内的一块弹片,是造成父亲晚年走不成路的主要原因。“这是历史的见证。”他说,这些疑似弹片的物质,到底是子弹头,还是铜弹片、钢弹片等其他东西,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在鉴定结果出来之前,尚不能确定这20多块都是弹片。7 [* V l6 W9 ?3 K" V: w
“父亲在家中去世,走得很平静。”耿硕宇说,前一段,父亲的食量减少,身体瘦弱,他“走”的几天前已经吃不进去东西,最后因呼吸衰竭去世。8 l m* r2 U" O, y
英雄传奇. w% i* W* `9 z! N, s: `5 L
花冈暴动让他名垂青史! x0 l: y% a3 c8 u' k' f1 l" {
1914年11月16日,耿谆生于襄城县北大街的一个书香门第。幼年时家遇土匪劫掠致贫,仅读私塾4年。1932年夏,国民党15军在襄城县征兵,耿谆应征入伍,参加了著名的忻口战役、中条山战役和豫中会战等对日军的抵抗作战。) @8 K- b, K ?0 E
1944年5月,耿谆率部参加洛阳保卫战时腹部等多处受伤,不幸被俘。同年9月至11月,耿谆同近千名中国战俘和平民被日军强掳至日本秋田县花冈町充任劳工,受尽折磨和凌辱。为捍卫民族尊严,1945年6月30日,身为劳工大队长的耿谆挺身而出,率领700余名中国劳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花冈暴动”,史称“花冈惨案”,被誉为“中国人民在日本本土打响的唯一一次抗日战争”。“花冈暴动”遭到日本军警的残酷镇压,耿谆被捕入狱,被日本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由于日本战败投降,耿谆幸免于难。/ E* ]0 s1 L; V" v8 m I' f
1946年11月,耿谆返回家乡疗养务农。自1987年以后的11年间,耿谆率领花冈暴动幸存者及遗属,七渡重洋,远赴日本,向东京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日本鹿岛公司谢罪、赔偿和建立劳工纪念馆。
1 t9 y# F+ B1 W. ?. k9 d, H) \ 花冈诉讼,成为战后中国受害者对日诉讼索赔的第一起案例。' L3 ?' j# q( ]( n. D# b9 G/ I* x
历史见证
- E6 o. y. t+ k% f 英雄镜头
; x+ u5 E, a& u9 q, ^; t, R 洛阳保卫战
) E9 K0 d7 Y0 S9 Z1 O 死守洛阳,带领官兵造土武器,炸坏日军坦克履带4 h0 m1 O" q, p' P
1944年,侵华日军进攻河南重镇洛阳。面对着数倍于守军且武器装备精良的日军,15军64师191团2营5连新晋连长耿谆,知道凶多吉少。
9 o- f0 p. `* ?) K5 o' R30岁的耿谆带着自己的加强连,按指定时间来到了洛阳城南、洛河北岸的西下池布防。耿谆率领的连队对日军的坦克无可奈何,因为他们配备的只有三挺捷克式轻机枪,一些汉阳造、三八式步枪,以及一把大砍刀,这些武器对坦克根本没有杀伤力。: f1 I9 v) L. {5 }9 ? `
5连的官兵们只好用土办法造武器,他们先在地上插上一根木桩,再将5到6枚手榴弹绑在木桩上,手榴弹的导火线被接在了一起,用一根长长的绳子延伸到寨墙内的阵地里。运气好的话,集束手榴弹可以炸坏坦克的履带。
. Z4 d: z- `! |1 e0 n 5月11日早晨,日军的5辆坦克开过了洛河。耿谆发现,日军坦克每次发炮都给士兵造成严重的伤害,他们布置的集束手榴弹将一辆坦克的履带炸坏,但另外4辆坦克迅速聚拢,将受伤坦克围起来,日军迅速修复了履带,5辆坦克又开始向5连阵地攻击。
3 U# W4 U8 g. J% l$ } 血水很快将裤子浸透缠在腿上,他用刺刀割开裤腿
+ ?; S2 v& }1 N C3 M# h 打到中午时分,耿谆后背、左脚及耳郭等伤了7处,鲜血直流。他腰挎一把德国造“二十五响”,仍然不停地到阵地各处督战,血水很快将裤子浸透缠在腿上,迈不动脚。耿谆用刺刀割开裤腿,并让传令兵赶紧拿来一条裤子换上。然而,未过多久,换上的裤子又被血缠在腿上,只好再换一条裤子。
! b- G7 p. ?. ]# X 西下池一战,5连70余名官兵战死。
. A. U1 \7 g8 p, g+ P9 a4 l 在守卫洛阳东关车站战斗中,一颗子弹从他腹部左侧进入,从右侧飞出。他一下子躺倒在地,阵地随后失陷。耿谆希望身边的小号兵能给自己一枪,以便迅速解除痛苦,但小号兵下不了手,他和司务长一起搀扶起耿谆,硬是将耿谆从鬼子的刺刀下救了出来。. v6 q; D- ?3 G: \
花冈暴动: d: ~2 G& c9 j7 ]3 Z
恶劣的条件下,有的人脚指头都冻掉了
* v/ l( C5 q/ ~2 g1 o 1944年5月25日,洛阳陷落。
# x5 ^- [( J+ _# ]9 } 耿谆等战俘经石家庄被运至北京。两个月后,在日本兵机关枪的“监视”下,他和战俘们被送到青岛,之后又被押到日本秋田县花冈矿山的鹿岛组(今鹿岛建设公司)花冈作业场。
) e5 E6 {' R* g& C6 O “鹿岛组给我们的任务就是给铜矿挖排污下水道。”耿谆生前回忆说,水道宽4米、深2米,但挖到1米深就向外浸水了,大家只好在水里作业。那里8月就已经很冷了,整个冬季积雪都化不了。但他们每人只有一件单军衣,脚上只穿双草鞋,很多人脚心脚背生满了冻疮,有的人脚指头都冻掉了。
) j7 n6 Z4 Q: ? 吃的更惨。每天两个馒头和一顿糊,馒头比日本人使用的茶杯还小,只能吃个半饱,后来逐渐减少,最后只给少得可怜的一点橡子面和苹果渣。中毒、饿死人的事也经常发生。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劳工们忍辱负重干了将近一年。
) {- J' z+ N+ _- L' U 带领700余名劳工,发动著名的“花冈暴动”; _: G9 u, [4 F3 i
一次,一名劳工因过度劳累掉了队,日本人把他拉回来后,将其活活打死。这件事成了劳工暴动的导火索。
6 i% {) w- n( {* H 日本四面都是海,就是暴动成功也逃不出日本,结果肯定是死。但不暴动也难逃一死,耿谆发出倡议时,大家都积极响应,宁愿最后与他一起跳海自尽。. h7 F3 p2 Y9 U
1945年6月30日晚,耿谆带领700余名劳工们趁夜色冲进监工住房,棍棒齐下,当场砸死3个监工,其余5个监工越窗逃跑。整个矿山顿时大乱,到处都拉响了警报。
+ _6 S% o1 R+ {% p+ p" n) K1 m 日本集结了2万多宪兵、警察前来围剿,将山团团围住。一周后,除一人失踪外,劳工全部被俘获。随后,耿谆被日方判处无期徒刑。7 P) h9 x7 P6 l6 H
向日索赔* K1 T6 Q9 x; g! ^ I
成我国民间向日本索赔第一人- j4 B) x0 b( R8 `% Y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次年11月,耿谆随同众多劳工一起,回到河南老家襄城县务农。) l. G' ~! q- F! z/ J v/ F7 Z4 ~
1989年12月,耿谆联合在世的花冈劳工,向日本鹿岛建设公司郑重提出了三项要求:一是向“花冈惨案”罹难者遗属和幸存者谢罪;二是分别在日本大馆市(当年的花冈町)和北京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花冈烈士纪念馆;三是向“花冈事件”受难者986人每人赔偿550万日元。耿谆成为我国民间向日本索赔第一人。 R- E2 e* o$ A: r% I4 s- o
在鹿岛公司拒不认罪的情况下,1995年,耿谆作为首席原告,与其他11人在日本起诉鹿岛公司,但法院最后驳回了他们的诉讼请求。耿谆等又向东京高等法院提起上诉,从1998年7月开始,一共开了6次庭,到第7次要求协商和解。一直到2000年11月,耿谆才知道,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只是拿出5亿日元的捐款,并申明捐款不含有补偿、赔偿的性质。得知实情后,耿谆气得昏迷了3天。2003年3月14日,他发出严正声明,称拒绝领取可耻的鹿岛捐出的发放金。; N% _' A0 P$ Z; g7 @# `& b
老人的一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制图谢景豹
1 \- q' c1 |2 [ 英雄声音8 F; r" I9 P' _: L' D8 ~- w
耿老生前接受本报专访6 ?- k1 f( M+ M' p
国家富强9 C2 o5 N3 O; D4 Z
才不会被欺3 `" V4 Z9 t0 A7 f
人民才有尊严" }9 e7 }5 I. x8 x/ J U8 |
耿老生前,本报记者曾有幸专访过他,那是200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投降60年纪念日。专访是在老人的书房里进行的,书桌上摆放的一枚“和平纪念章”格外引人注目。
: y: t* j; F: S6 D 老人感慨地说:“国家丧失了主权,人民出去连生命的保障都没有。”他说,当时中国劳工每天的三顿饭合成一顿也吃不饱,劳工们饿得见到树上的嫩树叶就用手捋着吃,个个骨瘦如柴。由于饥饿和繁重的劳役,1000名被抓去的中国劳工,半年不到就死亡200多个,病倒100多个,到后来一天能死4到5人。
7 Z1 j+ r9 }0 l6 s0 T, |; O) K “国破民遭殃啊!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老人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自强不息,为祖国、为人民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不会被欺负,人民才会有尊严。”$ g8 I& V( }. f
* _* d/ z& p% A( 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