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536|回复: 10
收起左侧

被毛泽东批评的“农民思想家”自杀真相

[复制链接]

6

主题

66

回帖

502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502
发表于 2012-8-19 18: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99450.jpg

    50年前的1962年,陕西农民杨伟名等三人将一份旨在“报忧”的《当前形势怀感》分别寄给了各级党委直至党中央。杨伟名随后和该文一起,经历了大起大伏的命运。

    秉笔上书
  
    杨伟名1923年出生,中共党员,原是陕西省户县城关公社北街七一大队一位普通农民。他幼时上过几年私塾,算得上村子里一个秀才。由于他有学问、爱思考,加上青年时代被抓壮丁在外面闯荡过几年,所以比一般乡里人显得很有知识和见识。
  
    杨伟名生性耿直,思想活跃,对身边大小事十分敏感,常常在大庭广众之间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有时还行之于文,投到各地报刊。早在1956年《人民日报》一篇社论中第一次提出“跃进”一词时,他就觉得有些急功近利,盲目冒进之嫌。而两年后“大跃进”公开叫响以及后来的“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他虽然和全国人民一样,也曾被表面的一时“繁荣”而欢欣鼓舞,但内心深处却不由自主地常常产生困惑和疑虑。
  
    那段日子,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夜以继日地奋笔疾书。平时对社会的观察,对政治的见解,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思考,好像放电影一般,一遍遍在他的脑海中浮现,他将这些思考的结果进行反复地编排、组合、调整,用手中的笔将其完整地表现出来,写出了近万字的《当前形势怀感》。这篇文章中因有“一叶知秋,异地皆然”之语,又名《一叶知秋》。还由于其计字万言,也称《万言书》。该文共分前言、忆“撤退延安”、处方、腰带、“改制”与“节制”、恢复单干、“进”与“退”、走后门、市场管理、繁琐的哲学、双和轨道、提建议有感等12章节。另附有三条后记。
  
    在文中,杨伟名对中国大势作了清晰的判断,他说:“我自己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在这个既穷又白的薄弱基础上,……要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把一个具有六亿人的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成新民主主义的强大的工业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想象的事。按说新民主主义建设需要二三十年。”他认为:“像我们过去所做的显然是拔苗助长,违反了客观规律。”
  
    杨伟名把党的政策比做“处方”,喻为“腰带”,认为“处方”要据病情发展不断调整,直至病情痊愈而后止。“腰带”一定要松紧适度,过于紧了,倒会令人气喘。他说:“国营经济形似人的中间身躯,小型工商业自由生产,农村包干外的自由贸易则为人身的手足。无人身,手足无依附;无手足,人身失所能。两者相依相成,关联互联互赖。”

    主席震怒
  
    文章发表后,杨伟名未曾料想他在《怀感》中提到的“分田单干”的问题,牵扯到了当时上至中央,下至大队最为敏感的神经,分田单干,是资本主义道路,还是社会主义道路?
  
    1962年8月,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严厉批评了《怀感》。他说:“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一叶知秋,异地皆然。’一叶知秋,也可以知冬,更重要的是知春、知夏……任何一个阶级都讲自己有希望,……共产党员在这些问题上不能无动于衷。”有了这样的定性,形势很快走向了反面。
  
    10月29日,陕西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在省委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讲话说:“户县的杨伟名甚至要求我们以‘主动撤退延安的果敢精神’退向单干,这些观点是十分荒谬的,十分反动的。”随后,全国各地开始了对杨伟名各种形式的批判。

    愤然玉碎
  
    像杨伟名这类有历史“污点”的人,在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中,自然难免再次被批被斗的命运。造反派们对杨伟名的批判,从开始的大会检查到胸前挂着“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牌子游街,批判次数也由原来偶尔一次变成逢会必批。对此,杨伟名表现出了极大的忍耐,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更大的灾难很快接踵而至。
  
    1968年5月5日上午,又一场针对杨伟名的批斗会开始了。杨伟名刚进会场,便有几个彪形大汉扑上来,先给他脖子挂上大牌子,然后一个人抓着他的头发,另外两个人反剪着他的胳膊,把他整成个“喷气式”,磕磕绊绊地将他推上了主席台。
  
    大会主持人勒令杨伟名跪下,向毛主席请罪。杨伟名认为上跪天下跪地,中间跪父母,毛主席是劳动人民的领袖,不是封建皇帝,怎么能向他下跪。所以他硬着脖子,执意不跪。
  
    “啪!”突然,一只穿着皮鞋的大脚,狠劲踢在他的腿肚子上,他一个踉跄,双腿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他强扭过头来,眼里喷射出愤怒的火焰,随后两行屈辱的泪水慢慢涌出眼眶……
  
    那天傍晚杨伟名获准回到家里,他心事重重,一言不发。到了掌灯时分,他叫妻子喊来儿子、女儿,一家吃了个团圆饭。半夜,杨伟名的女儿发现妈妈在烧水,就起床询问,妈妈告诉她是爸爸要喝水,女儿没有在意就又睡下了。过了许久,女儿好象听到父母屋里有异常动静,就赶紧跑过去,顿时,她被眼前呈现的一幕吓呆了:只见屋子里弥漫着浓重的农药味,房间的地上放着脸盆和洗漱用具,而父母两人穿戴整齐地并排躺在床上,口吐白沫一动不动了。
  
    一代农民思想家曾经异常活跃的大脑,此时完全停止了思考。

    平反昭雪
  
    距杨伟名自杀刚刚10年,1978年春夏之交,安徽大旱,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1名农民在安排好自己的后事后,一起订下契约,秘密达成了“包产到户”的协定。如今,那张印有11个农民手印的纸被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作为中国历史变革的见证。而这件事,发生在杨伟名明确提出“分田单干”理论的16年之后。
  
    1978年6月29日,中共户县县委组织部正式下发了《关于给杨伟名同志平反昭雪的通知》,历史终于给了杨伟名一个公正的结论。
  
    2002年7月,户县县委宣传部主持召开了“杨伟名思想研究座谈会”,邀请了国内诸多经济界和理论界的权威人士参加。在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对杨伟名的思想理论和历史功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该会《纪要》上说:“杨伟名是伟大的农民思想家,农民才子,更是农民英雄……”会后,县委县政府还决定,将户县图书馆改名为“伟名图书馆”。(据《金秋》)

发表于 2012-8-20 06: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终于给了杨伟名一个公正的结论
发表于 2012-8-20 08: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493

主题

2356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753

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2-8-20 09: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更应该重视贫民中的思想家!政治家!话虽如此,可谁又能真正让这样的才子登上历史舞台?权钱交易的政治体系,这样的人才,只能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110

主题

598

回帖

3382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382
发表于 2012-8-20 10: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得可怜!

28

主题

356

回帖

5688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688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2-8-21 14: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伟名户县人的骄傲!

12

主题

514

回帖

5376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376

社区QQ达人社区居民百度吧友

发表于 2012-8-21 15: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45

主题

-45

回帖

991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991

社区劳模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8-23 09: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批斗他的和给他平反的还是那一拨人
之乎者也已焉哉  用得成章好秀才

4

主题

29

回帖

1892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892

社区QQ达人

QQ
发表于 2012-8-27 1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看到《当前形势怀感》原文,谢谢

936

主题

7169

回帖

3万

积分

玖.镇海神笔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4178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高级会员新人进步灌水能手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9-2 08: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玩童 发表于 2012-8-20 06:16
历史终于给了杨伟名一个公正的结论

伟人思想家
南街村烟酒店 名烟名酒 日用百货 五金电料 烟花爆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5 09:55 , Processed in 0.488814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