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Q0 T( t6 g, P" x 平日里,当你无论走到城镇还是乡村的大街小巷,只要稍加留意,就能看见遍地是星罗棋布的麻将阵地,群众把这种景象用“十亿人民九亿赌,还有一亿在学手”来形容。当今,这种风气已出现在各个角落,已成为中国特色的国戏,发扬光大成为整个民族的专利。; I1 v& t1 L2 b" g
据资料记载“麻将”产生于明朝晚年,民间起先流行一种纸牌,名为“马吊”,有四十块,从一文到九文、一万到九万,等于麻将的“筒子”,另外还有一张“零”即白板的祖宗,牌上每张画有“水浒传”的人物,乾隆、嘉庆人汪师韩的全集里有几种明人的马吊牌(在《丛睦汪氏丛书》内详述。马吊在当时风行一时,士大夫整日整夜地打马吊,把正事都荒废了,所以明亡以后,吴梅村所作《绥寇纪略》里把明亡归罪于“马吊”的泛滥所致。& ?2 v5 }# N, G+ m# l& y* [" B$ d
三百年来,四十张的马吊逐步演变,先变为每样五张的纸牌,近七八十年中变为每样四张的麻将,比过去繁复巧妙所以更能迷惑人心,尤其在实行市场经济这几十年,国中男男女女,不论富贵贫贱与官场民间,不分年老妇少与日夜寒暑,许多人把精力和光阴都葬送在这一百三十六张牌上。棋牌室内吞云吐雾,空气恶劣,严重影响心身健康,至于金钱的输赢,精力的消磨,情感的破裂都还在外,更有甚者,造成家破人亡,贪盗、诈骗犯罪,倾家荡产,个别人竟因过度迷恋,神经紧张,情绪激动从牌桌上溜下来身亡的事件屡闻不鲜,让人可悲可叹!" j4 y/ H# D1 E0 j W0 J- [
既然“麻将”是一种娱乐工具,为什么不被西方人所接受?据了解考证,从前,中国曾有生意上的精灵人,想以挣钱为目的,企图将“麻将”技能传给欧洲的阔太太们,但经一段狂热,人家实在觉得乏味,不被认同,很快凉了下来,从此烟消云散,致使自己发财梦破灭。现“麻将”已作为异国古玩陈列在个别展览馆。可惜这位自作聪明的投机者缺乏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打错算盘,看不到在一个宗教高度发达的国度,出于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上帝恩宠追求,人们具备起码的自省能力和道义规范,绝不会做“麻将”的信徒,绝不会被麻将所征服。行为举止要受制约和束缚,当妄念和良知冲突时,首先,选择良知的纯洁性,绝不荒时废业,只有觉得以闲为幸福观念的人,才会染上这“消闲”的营生,视麻将为家常饭,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人作为下半生快乐的职业和活法,好像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好闲好荡不爱光阴的专利。8 m; j, e; S f9 J" b
对于国人沉溺于麻将的不良习惯,在封建制度时期,历史上的革新家们有人曾把麻将如同鸦片、八股、小脚一样,作为封建体制残留的四害之一相提并论,鸦片解放后一度绝迹,现虽有但犯法。八股已不存在,小脚彻底不见了,唯麻将仍日兴月盛,生命在无奈中度过,时间在光影中流逝。马丁.路德有一段铭言强调,衡量一个国家繁荣强大与否,关键取决于公民素质即在于人们所受教育,人们远见卓识和品格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力量所在,中华民族作为勤劳朴实闻名于世,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但社会已发展到市场经济的今天,传统文化如何实现与时俱进,去其糟粕,承其精华,克服病态的一面,认识到不作为不奋发将失去生命存在的任何意义,逐步提高个人思想高度、精神价值、理想目标,从心灵深处自觉抵制麻将带给人们的不良后果,在空虚中寻找真实,在无奈中振作,切实承担生命的责任,把人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滋味些。( 高希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