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如梦”,转眼就是百年。人到老年,回忆从儿时到现在所走过的路程,就象过电影一样:幼年时爬墙、上树、逮蛐蛐;少年时完不成作业,老师的批评和父母的责骂;成年后走上社会工作岗位,又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这些往事仿佛都发生在昨天,这样看来,人生只有“三天”,经过的事是昨天,正做的事是今天,将要做的事是明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三天时间就概括了人的一生。人的生命即使再长总是有限的,有限生命相对于永恒的自然世界只能是“弹指一挥间。”所以,人到老年,就要认真回忆自己所走过的路程,经历了那些有趣的和有益于社会的事,把它总结出来作个文字记录,留给后人,这就会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个印记,也不枉来世一生。若如此,当你离开这个世界时,你会觉得有很大的欣慰,起码在你生存环境周围中的后辈人,当他们谈天说地时,就会说到你,就会一代传一代,让后人知道在本地本村历史上曾经有你这么个人,这就是“永垂”! 我本人生于1945年8月,现年已六十有八,我不能确切知道美好的自然界还能留自己多久,但清楚地知道不会比已过去的时间长,最后还是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所以,我要抓紧时间尽快在地球上再抠个印记。2007年,我抱着这种目的,已写作出版了《追求公正》一书,赠送给我所认识的和不认识的许多人,得到了普遍的好评。大家认为,这本书把深奥的法律理论寓于浅显的故事中,让人看了觉得故事有趣且一看就懂,从中获得了很大的社会教益。2010年10月,我在户县一中所教过的八三级部分学生相邀来看我,我给他们每人赠送了一本《追求公正》,他们看后都觉得内容很好,集体建议我在晚年精力还充沛时,再写一本同样类型的法律故事书,由此而启发了我再写一本书的思想动机。从2010年10月开始,我上午上班办案,下午在家午休后便开始写文章,时写时停,直到2012年2月,才算基本完成书的初稿。 这次所写书的文章内容比较庞杂,除了律师业务所涉的《婚姻家庭篇》、《民事代理篇》、《刑事辩护篇》外,又加上了《法制报告篇》、《随笔琐议篇》和《顺口溜篇》,其目的是除了做普法宣传外,想进一步展示个人一生的经历。这些文章打印后,先经过堂弟戴佐琳仔细审查几遍,修改文中所存在的错别字,文中错别字少是佐琳的功劳。然后再交由户县二中退休的高级语文教师严文后老师做语法修辞的润色,语法合格、用词严谨则是严文后老师的辛劳;王志宇同志也对本书提出了宝贵意见。 我所写第一本书《追求公正》,采纳了石养卫律师所建议的书名;这本书文稿初成后,我和严仁海教授讨论这本书该用何名?严教授认为文章多属律师业务,故建议书名叫《律师随笔》。户县县委老干部党诚明同志看了文稿后,根据后边文稿内容,建议书名应定为《律师随笔琐议》。 按法律规定,婚姻家庭的矛盾纠纷,应当包含在《民事代理篇》内,但考虑到在目前社会中,诸多的家庭矛盾纠纷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普遍问题,因此我把此类问题的文章,单列出来独成《婚姻家庭篇》。《法制报告篇》是我作为律师向社会不同人群所做的法制宣传,列在书中,算是对我自己普法工作的记录。《随笔琐议篇》那是我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所发现新事物产生的感慨,也可算作对个人生活的一种记录。《顺口溜篇》则是我在平常公众生活中的一种心态。告示人们要乐观生存,要知道仁者寿、善者寿、乐观者也长寿的道理。人有了仁慈和善良的心理,就会自然乐观,心情豁达,宽容待人,遇事无忧,有忧即忘,这就是快乐的人生,也才是幸福的人生。 一个人,在离开自然世界的前夕,当你在回忆往事和走过的路程时,如果能自豪地说,我做了许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这样安然离世将无怨无悔。许多朋友都关心地建议我,不要再接案子了,钱挣多少能够?其实不是这个道理;我不会打麻将,也不会下棋,对我来讲,办理案件就和打打麻将、下盘棋一样啊!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增加自豪感和减少遗憾! 戴永智 2012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