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名闻遐迩的湘西北张家界,迟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末,在任何正史典籍中还名不见经传,我在长沙都只偶尔听到一点美丽的风声。1980年高秋九月,我的大学同窗彭浩荡邀我同游,他是诗人,好美好奇好登临览胜的童心依旧,于是我们就成了张家界最早的山外来客。4 S$ i$ w/ P4 Q
* c9 ~* C2 p3 C% ^& X
车轮滚滚,张家界在车轮前面等候着我们。长沙至张家界约八百余里,现在除了火车与飞机,还有高速公路横通,豪华大巴直达,载驰载驱只需三个半小时,真是不亦快哉。但那时“文革”甫息百废待兴,公路简易破旧,不时像肠梗阻一样堵车,真是道路睡了而车轮醒着,颠颠簸簸停停走走整整一天,朝发而夕方至,直到落暮时分,才投宿于山下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简陋招待所,但塞满心中的只有八个字:不虚此行,相见恨晚!
) p3 t8 L G& S9 M
# y3 G7 K( _1 d* ~$ y1 a 李白曾说“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有名有钱也有闲,我们何敢望这位大诗人大旅行家的项背?但终其一生,他从未听说过“张家界”之名,更无从来游,不能不说是大游踪中的小遗憾。我们也算认识过一些名山的了,如泰山的峻极于天,桂林的山如碧玉簪,衡山的独有南岳去如飞,比起这些山的豪门望族,张家界还只是后起之秀,它的神奇到底在哪里呢?该不会让我们见面不如闻名吧? " H+ I1 [- ]0 `6 ?
! `) _% ]8 n0 ?: [. j. @5 P; [, R! ?
车到张家界附近的慈利县境,境内那些峥嵘的山峦就颇为不同凡俗了,就像张家界派出来的前哨,如同大海涌来的最早的波涛。乃至逼近张家界,从车窗里远眺,真是一面之交,终生难忘!在夕阳举行降旗仪式的广阔天幕下,如褐铜黑铁般的群山矗立的是狞厉与犷悍,就像满营严阵以待的军队,而那峰峰崛立而又岭岭相连的山头啊,就像海上汹涌的九级浪,浪头虽然凝固了,但仿佛仍然听得到它们拍打天宇的澎湃之声。行囊甫卸,我们即去近距离瞻拜山神。漫步于金鞭溪峡谷,山容暧暧,幽谷深深,树影幢幢,溪声溅溅,气氛十分聊斋,令人心悸而魄动,但历经磨难却仍然血气方刚壮心犹在的我们不禁豪情陡涨,恨不得明晨邀李白一起徒步登山,登高而壮观天地之间。
N& Y0 L$ Q* i; V* W
" \4 S# ?7 B" p% N+ I$ k9 V 浪涌连山到碧空,拍天声急我从容。飞身直上三千丈,心在狂涛第一峰!
, n6 t. k; R. }* P3 v1 k1 a: W" G% u( }( W9 ]/ H: t0 x. B9 f
# ~4 J; v' V1 s/ a; r. k# J
3 w: f+ u9 Q& ^4 u*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