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码相机相关知识4 Y$ `% r9 H( y3 F: f0 e- I6 z
产品类型可以理解为数码相机的“人为”分类,根据数码相机最常用的用途可以简单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2 a: y( i& L5 D- {
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这是单反相机与其它数码相机的主要区别。卡片数码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传统对家用机定义不是很清楚,一般对成像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的都可称作家用机。
5 l2 W/ g; x; y, w# B8 b单反相机:9 D( d/ o' `% d, }
单反数码相机指的是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单反数码相机品牌有: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
- X- e" _: p% U# l佳能单反IDs Mark Ⅱ+ r; B# V# q g6 ], y$ Q- K- P1 ]
工作原理:& c, f3 F0 T9 f3 a3 N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 U$ }# r4 \6 A# U8 P在DSLR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6 H2 l3 D u9 U% S
主要特点:$ \5 ~4 h* V) x- R+ k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 _3 Q- @ L b" O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得单反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使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3 y& K) r- c, b) P卡片相机:
A8 U4 I6 J1 e: |+ C0 }7 t" O, e卡片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其中索尼T系列、奥林巴斯AZ1和卡西欧Z系列等都应划分于这一领域。
: T2 Q; g) O$ S索尼卡片机T10" C, _' k* q5 f: m5 h3 J F. K
主要特点:
/ c3 x. X1 d( m' S7 X* i( N$ m$ i卡片数码相机可以不算累赘地被随身携带;而在正式场合把它们放进西服口袋里也不会坠得外衣变形;女士们的小手包再也不难找到空间挤下它们;在其他场合把相机塞到牛仔裤口袋或者干脆挂在脖子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0 h: Y/ y; H6 n1 u, A$ b: `虽然它们功能并不强大,但是最基本的曝光补偿功能还是超薄数码相机的标准配置,再加上区域或者点测光模式,这些小东西在有时候还是能够完成一些摄影创作。至少你对画面的曝光可以有基本控制,再配合色彩、清晰度、对比度等选项,很多漂亮的照片也可以来自这些被“高手”们看不上的小东西。8 q b: h( F6 }& |7 x
卡片相机和其他相机区别:
5 N( E. u4 k: }2 S$ C优点:时尚的外观、大屏幕液晶屏、小巧纤薄的机身,操作便捷。
# J, G1 |0 x5 A5 p缺点:手动功能相对薄弱、超大的液晶显示屏耗电量较大、镜头性能较差。) ?6 ?7 m& U2 C4 b/ g$ I+ j
长焦相机: 2 p% w) ?: g$ E5 E4 e; D- `9 a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代表机型为:美能达Z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S系列、柯达DX系列等。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
9 [/ ?' r A3 m- U佳能长焦相机S3 IS N* u& L7 W( y! ]
主要特点:
, C4 A' {% C* P6 o3 M0 x" ~. E长焦数码相机主要特点其实和望远镜的原理差不多,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移动而改变焦距。当我们拍摄远处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摄者不希望被打扰时,长焦的好处就发挥出来了。另外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的效果是一样的,浅景深的好处在于突出主体而虚化背景,相信很多FANS在拍照时都追求一种浅景深的效果,这样使照片拍出来更加专业。一些镜头越长的数码相机,内部的镜片和感光器移动空间更大,所以变焦倍数也更大。8 P2 S; z; c4 z9 t
如今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3倍-12倍之间,即可把10米以外的物体拉近至5-3米近;也有一些数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如果光学变焦倍数不够,我们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其计算方法是这样的,一个2倍的增距镜,套在一个原来有4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上,那么这台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由原来的1倍、2倍、3倍、4倍变为2倍、4倍、6倍和8倍,即以增距镜的倍数和光学变焦倍数相乘所得。
$ }6 B3 W. ^5 A' a2 E. m) f变焦范围越大越好?
Q6 [) I2 I$ r' ~# v5 v8 P对于镜头的整体素质而言,实际上变焦范围越大,镜头的质量也越差。10倍超大变焦的镜头最常遇到的两个问题就是镜头畸变和色散。紫边情况都比较严重,超大变焦的镜头很容易在广角端产生桶形变形,而在长焦端产生枕形变形,虽然镜头变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好的镜头会将变形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
# J X$ F7 K W" g而理论上变焦倍数越大,镜头也越容易产生形变。当然很多厂家也为此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通常厂家会在镜头里加入非球面镜片来预防这种变形的产生。对于色散来说厂家通常使用防色散镜片来避免,比如尼康公司的ED镜片。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10×变焦镜头实际上在光学性能上应该可以满足我们日常拍摄的需要。
v D6 J# {% c6 z- T配套设施) L# Z- F' l* ^6 F
对于拥有10倍光学变焦镜头的这些超大变焦数码相机,整体上的某些缺陷,将对最终的拍摄质量以及用户的使用造成致命的影响。% z! i! n0 `3 b7 B5 {* ~
1、长焦端对焦较慢。众所周知,消费类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技术实际上并不是非常领先的,从速度上来说也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用了一段时间的消费类数码相机后换数码单反(DSLR)的原因。而对于10倍变焦的这些机器而言,长焦端的自动对焦将受到更大的考验。就目前上市的这些机器来看,不少机器在这个方面的确存在缺陷。主要是表现在对焦不坚决、或者是不能对焦,这在光线比较暗的地方尤为明显。, x9 y% I& H6 i- m0 V% C1 ]
2、手持时候的抖动。熟悉摄影的朋友大多数都知道安全快门速度这个概念。安全快门速度其实就是焦距的倒数。所谓安全,也就是说如果你所使用的快门速度高于安全快门速度,那么拍摄出的照片基本不会因为手不受控制的抖动而变得模糊。相反如果低于这个速度,那么就比较危险了。由于10倍光学变焦的数码相机的焦距非常大,所以就要求我们拍摄时要保证较高的快门速度。否则就比较容易失去宝贵的精彩画面。* n) K+ |1 N7 B; Y4 l& n
3、画面质量。上面我们其实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就目前刚刚上市的超大变焦数码相机来说,它们的画面质量严格来说也不属于很好的范畴,特别是在长焦端。
1 I9 u& n D- I" m+ Y1 X9 D- Z; l' P4、重量与体积。由于10倍变焦的数码相机的镜头使用的镜片增多,而镜头口径、体积都会变大,导致相机的体积与重量也会相应增加。虽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紧凑型设计的超大变焦数码相机,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超大变焦的数码相机,重量在200克以内的。
# @3 b' x2 U8 `' N0 l轻松学摄影-ISO知识与运用
" ^, l( b2 y% x$ g& _6 ^( |; ~8 c& s5 R9 t0 X4 T& Y
这一节和大家说说ISO感光度的知识以及这几者ISO、光圈、快门之间的关系!
& n6 F2 Q- w% j# G; ]ISO值: 7 G0 k, k; _% o5 j. t
在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里面都有这个设置,它是胶片或CCD感光能力的大小。普通家用的胶片一般ISO值是100,这好像一个标准值一样,在这个值下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各种场合的曝光正确,建议初学的朋友可以使用这个值来进行操作。如果低于100,比如50或更低,那么画面质量将有所提高,画面更细腻,适合于拍摄人像或风光静物等场景,层次非常丰富。低感光度带来的影响是造成感光时间加长,这就不得不使用放大光圈或者放慢快门来补充曝光,以达到正确的画面要求。如果感光度值高于100,比如200,400或更高,那么,胶片画面的颗粒感就会增强,CCD画面就有噪点产生,它的好处在于可以选择更快的快门速度或者更小的光圈,这样通过缩小进光量来达到正确曝光。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抓拍运动场面或者动态景物,合理运用可以产生比较特殊的效果。在比较暗的环境下面,提高感光度值也是一个好办法。
- l# e3 x& N5 Y% I光圈:
; F: m0 z* W8 U' L$ j* _1 z7 K: W1 R 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通常镜头光圈越大(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主体清晰,前后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手段经常被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能够突出主体。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光圈越小(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这样比较适合表现宽广的风光或者环境,清晰度范围很大。
5 G3 n' F3 z% \5 {快门: ; \' X% e: w& s; Z
配合光圈的变化,可以调整快门的速度来实现正确曝光,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比如你的光圈确定为F8,那么快门越快,进来的光亮就越少,快门越慢就进光更多,快速的快门可以把运动瞬间凝结在底片或者CCD上,比如喷涌的瀑布,在阳光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如果放慢快门速度,那么,主体不动是清晰的,背景的人群就会变成模糊的运动效果,画面的生动性加强。
" I% ~6 y3 h6 R7 ?' g8 X' z; t. f7 m& t4 _) B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 n( {9 Q; u$ A' y0 Z0 X; [
当一个景物的正确曝光确定以后,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场景在ISO100下面的正确曝光值是F8,1/125,那么,你可以选择F5.6,1/250---F11,1/60等等很多种组合,来控制画面的表现方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摄影常用的规律“倒易率”--就是要保证曝光量的正确,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这样才能维持曝光总量的正确,保证画面质量,而画面效果就是通过不断变换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的。当然,这种倒易率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拍摄月夜星空,等等特别的环境,这里就不是简单的倒易率能解决了,更多依靠摄影者的经验和技巧,这是需要实践来总结的。 + }7 i0 w4 C$ L$ |, {
ISO值的运用:
7 d4 y% L4 n3 `- o ISO值可以控制曝光量,通常增加一挡ISO值,光圈就可以获得一挡缩小,或者快门获得一挡加快,反之亦然。这也是需要根据画面效果的要求来调整的。当然在一般数码相机来说,高ISO会带来更高的稳定性和感光度,但是这也不可避免的造成成象效果的降低,比如在ISO64拍摄和ISO200拍摄的同一张样片来看,ISO的画面几乎肯定的是比后者要干净,噪点也要降低不少,所以在使用一般DC的人们,在光线不太好的状态下,推荐使用脚架而不是一味的提高ISO来提高稳定性!
/ m# S8 F: F$ W- j+ ~4 w
) w0 I- p S- }
8 B! ^, D0 b1 C) ?- Q
3 b- @" K* M5 v' I/ G* W. l轻松学摄影-CCD与像素的秘密
6 F( _) z& j2 K! x& [" o4 | `9 N7 ^
前面说到了数码相机一系列技术部件的知识,而现在我们回到最让普通消费者比较注意的地方那像素的知识,很多朋友问的第一句话,你的数码相机是多少像素的,其实这一点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像素越高就能带来更高的清晰度,他只能带来在电脑上看更高的分辨率而已!接下来,让我了解下CCD和像素之间秘密吧!
; Q6 f( l T: Y9 H+ O- Q到底需要多少CCD像素?
) ^/ v" t$ x4 Z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缩写,中文译名即“电荷耦合器件”。从功能上看,它负责将镜头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类似于普通光学相机的胶片。 $ D( F& X" J7 c* D5 j$ @
CCD光电转换是通过CCD上面布满的许多感光点(MOS电容)来实现的。一张图片,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的感光点来描述其色彩、亮度与灰度的。 7 R: |. Y z3 M9 k) s6 n, X
对CCD感光点,我们通常的另一种描述是“像素”。理论上,像素越多,拍摄时就能使被拍摄物的影像分得更精细,对图像的描述也会更精细。也就是说,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像素个数,即CCD感光点的个数。
, E5 g8 S9 p! a& y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CD像素的个数,构成了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甚至被绝大多数人当作了唯一重要的参数,尤其是在普通消费者那里,“唯像素论”已经变成了主流消费观念。先头的例子中,那位同事,就是了为500万像素,甚至连变焦能力和镍氢电池都可以容忍。
0 G: B% D% R6 j6 v. u, Z3 }/ Y W 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像素的个数呢? ' Y- n" M0 p+ V- C
有人说,如果要达到普通35mm光学相机的画面质量,数码相机的像素至少要到千万以上。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好像是,即使如600万像素级的高档家用数码相机,其成像质量也无法与普通的光学相机相比。 ' q. H2 v1 z9 P, U- h1 P7 ?& |+ n
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上面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所有的一切皆取决于我们的应用。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出版、影像、广告行业等,它们经常需要将图片放得很大。对这种应用,即时目前最先进的千万像素级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相机相比,也捉襟见肘。而在家用领域,却极少有把照片放大到7寸以上的需求——即使7寸照片,200万像素也完全满足需要了。 1 E, x. N) C- [8 T
下面列出一组分辨率、像素与实际成像大小的关系:600×800=48万像素=3寸照片
$ G2 h; o- V* q/ y" V5 L2 [ 700×1000=约80万像素=5寸照片(3.5×5英寸,毫米规格89×127) / e9 D$ E, x# W. Q5 e& q- f) d) Q: ?3 i
800×1200=约100万像素=6寸照片(4×6英寸,毫米规格102×152)
5 `9 x! q; ?- c! p# Y2 g 1000×1400=约150万像素=7寸照片(5×7英寸,毫米规格,127×178) 3 L5 N3 r) H) Q. q3 y& q
1200×1600=约200万像素=8寸照片(6×8英寸,毫米规格152×203)
7 z9 f% `6 [; O9 Z l& t6 B2 T 1600×2000=约310万像素=10寸照片(8×10英寸,毫米规格203×258) }7 Q7 L* ~7 x( X; P' o- ~
1600×2400=约400万像素=标准照片(8×12英寸,毫米规格203×304) 4 ]# J9 e/ d* d% c& L
1600×2800=约400万像素=宽幅照片(8×14英寸,毫米规格203×356)
$ h; u- ?6 m- z! y& u, ?# d7 U (注:以上分辨率是相应尺寸照片所需要的分辨率,可能与数码相机所能调节的分辨率档次略有不同。一般地,图片的分辨率乘积就是所需像素的个数。在同一像素数情况下,所能成像的最大尺寸也大致相差无几。比如,300万像素产品,其可调节的分辨率档次在数码相机中可能表现为2048×1536,也可能表现为1600×2000。)
9 e: y8 _: j ` W; p 从上面的对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普通家庭,如果没有特殊的放大需要,那么,300万像素应该是一个性价比都比较好的产品档次,甚至,200万像素也说得过去。如果在一种较低价位上,片面追求高像素值,那就极有可能损失相机的其他功能,而这些功能,比如变焦能力、微距拍摄能力、镜头质量、芯片处理速度等,对数码成像的质量而言,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300万甚至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倒不如部分200万像素级产品高的原因。现在的一个市场趋势是,许多厂商正利用用户对像素的盲目崇拜,玩起了像素升级的游戏。当然,升级的代价是成本的迅速增高。即以理光的R系列看,其R5、R4与R3相比,除了像素由500万增加到700万外,功能几乎没有其它质的改变,然而,就是这个像素的变化,就引起了价格从2000元到3000元的变化——几乎增加了1000元!
+ ~4 D) e( W1 x7 Y 为了迎合用户对像素的偏好,有些厂商还在插值像素上大做文章,比如说富士的SuperCCD技术。而插值像素的真面目是,通过软件运算得到新的像素数,从而提升画面的分辨率。由于新像素不是CCD的物理感光点产生的,也即不是对画面的真实描绘,虽然画面可以翻倍地增大,但画面质量必然有所降低。因而,购买时一定要搞清楚光学像素与插值像素的值到底是多少。, p, G0 y; e! n
被人忽视的CCD大小
' I; @$ q0 j% [6 O0 ~4 f- F 如果拿佳能的A610与A700这两款产品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前者是500万像素,而后者是600像素,但两者价格却相差不大!个中原因在于,除了镜头的不同外,CCD面积的大小也是影响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极重要的因素。佳能A610是500万像素,CCD面积为1/1.8;而A700是600万像素,CCD面积才只有1/2.5英寸——像素多的面积小,像素少的面积反而大。
' s* C1 }3 H9 a' E 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只关注CCD像素数的消费者可能忽略了CCD面积这个更为重要的参数——可能,还有人把CCD的大小理解成了显示屏LCD的大小。而有的产品似乎也不太愿意告诉消费者这个参数,干脆不标明自己CCD的大小。
$ e4 ~2 F9 f4 c2 uCCD面积的增大意味着什么?
( J: L; B3 x1 d! | 在同样的像素条件下,CCD面积不同,也就直接决定了感光点(MOS)大小的不同。感光点的功能是负责光电转换,其体积越大,能够容纳电荷的极限值也就越高,对光线的敏感性也就越强,描述的层次也就越丰富。相反,如果感光点的体积过小,就容易出现电荷溢出的现象,使画面出现噪点。 ) t, D. j4 ]# C( _( R. K* z
不仅如此,CCD的大小还直接决定了焦距的长短。数码相机由于CCD面积远小于传统光学相机的35mm胶片,因而,它的镜头焦距就可以做得很短。如果增大了CCD面积,则必然要带来镜头焦距的变长,这自然会提高生产的成本。同理,如果CCD小一些,那么,相机的在焦距变短的情况下,也能做出类似长焦的效果,当然,其拍摄图片的景深也会大打折扣的——这也是家用数码相机拍摄景深无法与专业相机比美的一个重要原因。
& A. c# R' S |+ `9 @ 基于这一点,有些数码相机玩家并不看好那种仅升级像素个数却不改变CCD大小的做法,他们认为,如果CCD面积相同,倒不如去买像素值低的产品。如果再联系上面对照表中的数据,在CCD像素处于一种浪费的状态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 }. |6 d3 r# A6 j 对于专业数码相机,其CCD面积往往做的比较大,比如佳能EOS 30D,其像素仅为820万,但价格却高达1万元左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CCD面积高达22.5mm×15mm。与之相较,目前佳能新推出的A640,尽管其像素为1000万像素,比佳能30D还要高200多万像素,但其CCD面积却只有1/1.8英寸(即8.1mm x 6.64mm),远远小于佳能30D。
- u5 Z; F) W6 G/ I. m摄影技术/ }9 X: z: M% T2 x
建筑摄影三个诀窍6 @$ l/ k$ i: t I. O: b3 T
0 ]/ r2 }. V# [8 m. w1 s 建筑摄影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不过拍好建筑摄影应注意以下几点:
5 {, a6 }- |7 t$ }; r2 K! S3 \一、选好拍摄点
& G2 s: M# \& B' a7 E
9 Z& a, N9 D8 c) \( y??建筑物多呈不同的几何形状,从不同角度观察,其造型、透视及前景和背景等均会发生明显变化,因此选择最能表现建筑物造型的拍摄点显得十分重要。适于建筑摄影的拍摄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4 Q# {5 \# G" I- t1 ?6 G
⒈高拍摄点:在表现建筑群的整体形态及各建筑物之间相互位置关系时,常常选择高拍摄点,如俯拍建筑群全貌或城市全景等。
2 E; T; a( \5 Z6 s% y1 b+ O0 t4 c ⒉低拍摄点:低拍摄点可使建筑物的竖线向上汇聚,能够表现出建筑物的高大特征,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感。
0 a: e9 e6 [5 S0 V4 P& Q( v) Q, q ⒊正面拍摄点:正面拍摄建筑物有庄严、平稳的感觉,在建筑物正面特征明显,要求画面构图庄重、平稳时常常运用这种视角。但正面拍摄建筑物缺乏线条透视变化和面的变化,画面较为呆板。
+ f. h) B' k6 s0 ?( O4 I* ~" u ⒋侧面拍摄点:此时建筑物的横线条和竖线条都有明显的透视变化,而且能看到建筑物正面和侧面,有利于表现建筑物的各角度特征,突出建筑物的立体感。是拍摄建筑物最常用的拍摄点。
; E+ Q. [1 V) y0 n- f+ i- q 选择拍摄点不仅要考虑建筑物的表现和造型,还要考虑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以及建筑物前景的取舍等。特别是在拍摄建筑物时,为了表现建筑物的空间感,常常需要选择一缕树叶、一个房角等作为所拍建筑物的前景,放在画面一角。 ! N8 `$ u1 v3 s: A; L, A/ y8 o5 A
二、光线的选择 5 \7 d3 p" H4 K
不同的光线可使建筑物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适于拍摄建筑物的光线有以下几种:
- r# e+ `' U7 d ⒈高位正面光:适于表现建筑物正面的特征(如凉台、拱门、雕刻等),但不利于建筑物的整体造型。 , j* F7 k0 L; m* N6 C
⒉高位侧面光:不仅能很好地表现建筑物表面特征,同时也能充分表现建筑物的立体感,是建筑摄影中最常用的光线。
- p! O- }+ @/ L ⒊顶光:照亮建筑物顶部,适于俯拍较大范围的建筑群,这种光线能把建筑群的层次区分出来。 ( n% k4 U7 m: P. d4 G
三、滤光镜的运用
7 } m; w5 T# L& L2 @+ s# k( ~ 建筑摄影中,滤光镜是必备的。因为建筑物在室外,常常需要运用不同的滤光镜调整影调关系,突出建筑物。在建筑摄影中,常用的滤光镜有如下几种:
. S( Q% a' b! a# n- t ⒈黄滤光镜:一般的建筑物体多为浅灰色或呈暖调的其他浅色,而天空常呈现为蓝色。在黑白摄影中,如果不加用滤色镜拍摄,则浅色建筑物与天空衔接处将无法区别,加用黄滤光镜后可压暗蓝天、突出浅色的建筑物。 1 e6 i7 h: Q8 h. k9 x" i
⒉红滤光镜:在黑白摄影中能将天空压得很暗,使天空与建筑物本身反差提高,显著地增强建筑物坚实的特征,使主体的线条和色块鲜明地展现出来。 0 e8 {' h0 L! Z: W/ |0 x
0 {) p! H2 t/ v2 \0 q
??⒊偏振镜:用彩色片拍摄建筑物时,使用偏光镜能压暗天空的蓝色,建筑物的色调更加鲜明,而且不会改变真实的色彩关系。
0 c _4 z1 y) I" I4 a) {- i9 I 四、器材的选用 S3 Z. H) I$ A" L) ?, { V4 F; ?
建筑摄影一般追求高反差和高像质,因此宜选用中大画幅的相机。胶卷宜选用低速或中速胶片,甚至可使用高反差的分色片。这些胶卷的共同特点是反差大、颗粒细腻。镜头选用标准镜头、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因为这类镜头视角宽,适于表现高大的建筑物。如果可能应使用移轴镜头,以便控制透视畸变。同时,室外拍摄必须使用遮光罩。此外,三脚架也是必备的,因为建筑摄影多使用小光圈,慢速胶片,且像质要求高,没有三脚架寸步难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