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212|回复: 1
收起左侧

户县农民画,能否再辉煌?

[复制链接]

2852

主题

191

回帖

1万

积分

柒.天山茗客

Rank: 8Rank: 8

积分
19135
发表于 2012-3-20 15: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安报人 于 2012-3-20 15:36 编辑 3 M" v$ G/ ~' A, x% z
2 C6 Q/ J; V. A% W/ y' I
户县农民画,能否再辉煌?
$ [5 C$ B) I7 S& O$ v* Q+ M8 j
+ k9 w; V% U. ~+ X4 |4 l  x/ s2 C/ L, S& L: J: R1 f2 V
           农民画地域特色鲜明,画面质朴稚拙,色彩对比强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极一时。如今,虽然个别人的画作走入了高端市场,但绝大多数仍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尴尬局面。

; {. l9 V# v' ?! f4 }* p5 `, J3 l! s- }  V! N4 |

- T/ {7 c! p+ k, h  ~4 i0 k
! H  ^" {3 Q7 O7 `0 R. |; m( x. R0 [4 N) a. O
! Y5 i$ U% p7 t5 F' C
; u& i' y' }8 ^5 y- x- N& \
. A+ ~( A; B* |* n! |' J. p# S
: k5 J: R5 V9 Q4 j5 I, o2 d3 j
       50平米的两间画室,墙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画框。画框中的画,虽没有国画的恬淡意境,也没有油画的写意抽象,一幅幅充满红、蓝、绿、黄等艳丽色彩的画作,却生动地反映出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 8 X' C3 ?) ?6 h2 J& a
4 e# z9 r4 s+ b: y2 K
         “户县农民画,正是因为用色极为大胆,质朴地反映农家生活,所以才受到大家欢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去交流的,外宾来咱这买画的人多得很,这几年就不行了。”说话的是这间画室的主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农民画协会理事、户县农民画院一级画家王乃良。
4 e$ n4 F6 \4 U+ Q& T, a! _5 u( \5 O
       “今年十五闹元宵的时候,咱县上能拿出手的作品,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老书记》、《公社鱼塘》、《春锄》。这些年,再没有能超越那时候的经典作品了。”王乃良身着深咖色夹克,黑裤子,脚蹬一双布鞋,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汉子,唯一的特点便是他那带有艺术家气质的中长发。* D- n, E" A' O/ M& G  [

" x; Q1 M% F( [, A# y     日前,在建于1976年的户县农民画展馆里,记者看到一组数据,记录着户县农民画的辉煌:2000余件作品在国内外获奖,1600余件作品被国家和地方美术馆收藏,9000余件作品在美、英、法、德、日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
* E3 R7 f0 k) [5 Y; R- C: s) G" F4 Y8 K
     户县农民画,曾是陕西的一张“名片”,不仅是户县人的骄傲,也是陕西人的骄傲。+ X9 U, v2 u7 f* ^! @2 \- N
7 [( N6 c& x6 [) M

7 {+ G1 R4 k9 @$ ^" F2 H- t! `' N8 e: ^
一蹶不振,都是丝网版画惹的祸
3 I+ p! n/ o; X

, f8 O8 S) B- E: `
( g2 g: ^; v- P% ~- k8 n4 x/ q! M        户县农民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有不少外宾来咱们这儿买画,我还带着这些老外四处寻画呢。”陕西省农民画协会常务副主席朱妙生如数家珍:1974年,户县农民画被国家邮政部作为邮票发行;农民画家董正宜的《公社鱼塘》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陕西厅;张林的《业大更勤俭》,被一名加拿大游客看中,当场给出5000元的高价,如获至宝……
  k0 f3 r' q8 d/ N
, M5 F, O+ \6 ?4 q      但是,如今的市场却大不相同。因为,户县农民画原来有一定市场基础,后来,有些农民画家急功近利,采用“丝网版画”方式做画,致使市场萎缩,一蹶不振。所谓“丝网版画”,即如工业花布印刷,一个版画就能印出多幅作品。相比两三天才创作出一幅农民画,“丝网版画”基本上是流水作业。“丝网版画”流入市场,短时间内的确带给画家一定的收益,但也导致了市场混乱和萎缩。
  ^/ c; ^- B. K  n$ w
- Z, ]2 T6 d3 C5 U" s5 l- F6 R2 c          “大多数进入市场的画家,心思全放在迎合市场消费心理上了,真正钻研艺术创作的寥寥无几。”雒志俭,作为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陕西省美协会员、户县农民画展馆馆长,对“丝网版画”深恶痛绝。在他看来,利益驱使部分画家创作作品求快、求多,流水线式的创作,简单的绘画工艺,严重损害了户县农民画的健康发展。实际上,不少潜心做画的画家也受到了波及。前些年,西安市场上一幅4开的农民画,价格降到了十几元。“当时,我去书院门、鼓楼推介作品,人家一看才给18元,我跟商家讲价,商家直接撩起货板,下面压的全是‘丝网版画’,老板还说那些都是6元钱代销,货卖完才给钱。”王乃良一脸无奈地说,“市场一乱,作品的艺术价值减少了,更多的成了劳务价格。”
0 N: x1 Z. }  A' S" d
$ U0 r' M: P) H1 V! g  F  D + o2 f5 y5 Z& y9 a, Q4 j6 d$ U, C
8 `2 b4 S2 `) l& [0 _" X4 ?; J. ^. x, H
人才断档,农民画发展受到制约
2 E) h& r7 I1 i& K5 U

0 r& D4 m* K& h3 C* g8 |" t  n$ R8 R, w9 u/ f% `: Z
         少精品且“丝网版画”大量流入市场,制约了户县农民画的整体高端走向。同时,人才不济,青黄不接,又严重影响着户县农民画的长远发展。9 q' ?: r; i9 c# j. a

2 @/ }9 c+ ]0 k: B8 [           “过去,户县农民画主要是男性居多,如今多是女性,尤其是农村留守妇女。”雒志俭说,相比打工每天百八十元的收入,加上农民画在市场上还很难与国画、油画竞争,所以这个行业也就很难吸引到太多的年轻群体,致使人才断档严重。- p6 d  |2 ]: Z+ @: a. g

# C/ X1 a+ j6 M9 c& U0 t( Q         虽然户县县委、县政府也在想方设法加大农民画人才培训力度。如,扩大农民画展馆培训班培训范围,但大多是新手,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再如,2010年在全县认定了21个画庄,通过每年给予一定的倾斜扶持农民画发展,并要求不同级别的画庄,每年培训一定数量的新作者。然而,主动求学的寥寥,且大多成了拿工资的“帮忙学生”。) M5 X: k8 ]9 K9 O3 c) t" c

- }& u* c5 Y7 o, \      “如今很难再有当年那样出色的培训班了。”不少画家感慨地说,农民画因为作画群体的特殊性,有时一幅作品的好坏与辅导老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不少年长的农民画家,都很怀念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过的培训班。: ]: L1 `) m) d/ C8 E
; C0 c2 q0 z( ^
          “当时作画,每天培训后大伙就聚在一起,谈感想,说体会,定选题,谋构想,现场还有老师指导。从构思到创作,老师手把手指导,大家也不像现在这样浮躁,不仅能学到绘画知识,更能很快提高绘画水平。”省农民画协会常务理事、户县农民画协会副主席、一级画家张青义,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他感慨道:“如今,尽管展馆的培训班依旧,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已经今非昔比了。” # o' z4 g4 I; j9 |- Z
. H$ |+ q4 H8 o
1 l' `; n8 g0 E; d/ V; q* U

) \' ]# K% n# u5 w& B" K% Q走精品路,努力再现昔日辉煌

( C( i& H8 B: n! `6 Q1 p8 L0 @; @, H
( D5 O/ `0 n; G8 M( W5 n) q3 {3 d6 |* G) u9 R2 g) \; R) K
          如今,户县农民画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未来能否再现昔日辉煌,成了户县上上下下关注和思考的话题。( V+ b% U, i3 r" P" s5 C( d* S
$ G- ^6 [$ u; _; ?7 S; ^
         “我们已经申请了户县农民画的商标,引导大家来这里鉴定盖章,通过此举逐步规范农民画,塑造品牌。凡是经过盖章的作品,绝对是原创的农民画。”雒志俭说,希望通过注册和统一农民画商标,尽量减少“丝网版画”给农民画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他看来,低价位的大量复制和销售,最终会让独具特色的户县农民画沦为工艺商品。“我们缺少的不是市场,而是精品。”对户县农民画的发展,雒志俭有着坚定的信念:农民画必须走精品路线,不能再作茧自缚,只有精品才是农民画的最终出路。为此,他们正在建设农民画美术馆,建成后设有专门的农民画精品展馆,并每年举办一次农民画原创作品大赛,鼓励画家创作优秀作品。通过打造一批名画家,推出名作品,引导和带动农民画走精品路线。“农民画最终应该是能和国、油、版画一样成为一个被美术界公认的画种,走进美术殿堂,这样的艺术市场才是巨大的和持久的。”雒志俭激动地说。
% R4 m" Z& {5 c' Z$ v, X  q3 x# R2 v9 ]4 K
      当地政府部门也在着手做大做强农民画。在《户县农民画及其他民间艺术发展扶持奖励办法(暂行)》中,记者看到“专项安排80万元用于对农民画的扶持奖励,今后每三年举办一届以农民画为主体的‘户县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户县农民画及其他民间艺术发展成果;在城市重要地段规划建设具有农民画特色的雕塑,营造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人文环境;对农民画新人新作、优秀作者、原创精品、画庄建设等项目进行重点奖励;加大农民画市场检查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画作者知识产权”等举措都被列入其中。" v- Q" o0 F: ?
% r2 ?6 Z& ]  `: l6 Q, q& \. E
        期待户县农民画这门独特的绘画艺术,在经历种种波折后,借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契机,能早日迎来又一个鼎盛时期。 8 |2 {+ x0 V- O. v  b6 c! s
大西部网微信公众号:daxibuwang;大西部网QQ群:174760291;求助维权QQ群:280563477

0

主题

0

回帖

0

积分

初出茅庐

Rank: 1

积分
0
发表于 2012-5-21 13: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7 21:02 , Processed in 0.19386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