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461|回复: 1
收起左侧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15

回帖

6802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802

社区QQ达人

发表于 2011-9-28 11: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前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有关情况。8 v- i3 j; p7 K* W7 C7 h# @  C  r
    天宫一号将分别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Z  T) u$ n5 p( N( ^& T
    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交会对接技术,提供交会对接目标。初步建立长期在轨独立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进行航天员空间驻留试验,为空间站研制积累经验。进行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空间技术试验。
! F/ I. |' H, P" ^# [% k5 k# `: D    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后,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与其进行交会对接,其中,神舟八号飞船不载人,神舟九号飞船是否载人,将根据神舟八号任务评估情况决策,神舟十号飞船执行载人飞行。" s2 C, i6 d6 [- G+ i( P
    天宫一号是迄今为止我国寿命最长的低轨道飞行器8 }/ e; ^5 {# c$ }9 Q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是全新研制的载人飞行器,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低轨道飞行器中寿命最长的,可以说是个简易的空间实验室。, n4 G9 G* W* W  \& l
    天宫一号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8.5吨,设计在轨工作寿命2年。其中实验舱可供2至3名航天员驻留,前端安装被动式对接机构,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目标飞行器提供动力能源。
( e* T* u. k: |. ~. e, t    发射目标飞行器的长征二号FT1火箭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新研制了直径4.2米的整流罩,对助推器、控制系统和故障检测系统等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火箭全长52米,起飞重量493吨,运载能力8.6吨。5 t# W; K$ h% D9 {( j2 l/ a
    由天链一号中继卫星、16个国内外陆基测控站、远望号测量船及北京飞控中心、西安测控中心组成陆、海、天基测控网,完成飞行任务的测量、控制与通信支持。6 \1 R1 z% @8 J0 H  a
    天宫一号发射计划调整不会影响神八发射及交会对接
# e& ^1 R) O& H) i4 J4 L  R$ A/ b* ^
    从6月中旬开始,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长征二号FT1火箭等飞行产品陆续进入发射场,进行发射场区各项测试工作,原计划瞄准8月底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0 x" z. P0 _6 m  ]
    8月18日,“实践十一号04星”发射失利,由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火箭与发射失利的长征二号丙火箭为同一系列,出于安全考虑,任务总指挥部决定对天宫一号发射计划作相应调整,暂停了发射场的有关测试工作。  ~+ n- S3 R+ C0 w& \/ j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迅即成立了火箭故障调查委员会和故障审查委员会,研制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所有专家,夜以继日地开展了数据分析、计算仿真和试验验证工作,查明了故障原因,制定了改进措施,对包括天宫一号发射任务在内的同系列火箭进行了举一反三和改进。9月19日,经过改进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中星1A”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也证明了这次改进措施有效。
9 |9 p+ Q0 h9 n5 b9 z/ r0 R    9月10日,发射场区测试重新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从目前情况看,这次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计划调整到9月底实施,不会影响11月初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的计划安排。(新华网 2011-09-27 李清华 徐壮志 赵薇)
发个帖子,说明来过了。

105

主题

-15

回帖

6802

积分

伍.妙语书生

Rank: 6Rank: 6

积分
6802

社区QQ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2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个帖子,说明来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4 01:15 , Processed in 0.1818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