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056|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国农村女性遭家暴侵害普遍

[复制链接]

160

主题

-71

回帖

2433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433
QQ
发表于 2011-9-26 22: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农村女性遭家暴侵害普遍 反抗意识低为主因
# |' Y- w3 i9 Z7 }, n/ i& |8 C
  最近,沸沸扬扬的“李阳家暴事件”令原本已经淡出社会视线的“家暴”话题重新被拾起。当人们再度谈论起这个带着野蛮、粗鲁味道的词汇、再度关注起那些深受其害、痛苦不堪的女性时,才发现“家暴”在当下并未走远,如何真正驱走它、切实维护女性的正当权益仍是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
! a) s4 c8 ?3 e0 L, Q! h) I9 Y& c. x2 \! b
$ t! ~" ]# h9 L# b. N& j
“家暴”,并未走远的危害
, I' t* w! n# H
  “我原谅了他一次,两次,三次……到现在,已经数不清挨了几回打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9月15日上午,在省城一家医院的心理门诊,记者见到了市民尹爱芳(化名),结婚快7年的她提起自己的遭遇,激动的情绪仍难以平复。她告诉记者,丈夫在一家企业上班,平日里性格并不暴躁,可一旦喝了酒,就像变了一个人,常常情绪失控,借着酒劲使性子。
' Q( F5 y3 X. c$ H
; C$ I5 I1 D5 f6 p  ~: t6 J  “有时候嘴里骂骂咧咧、摔砸东西,严重时就动手,我的脸、手都被打肿过。”说着说着,尹女士又抽泣了起来。
) ]* P- G( m/ E4 F& r4 w7 O9 ~" s& B: `- i% Q1 V" E# l
  有数据显示,我国家暴发生率高达35.7%,而受害人则主要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女性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遭受着程度不同的身体伤害。
9 K3 L" G  a: d0 D5 u' Z4 }$ M
8 c  X/ S9 ~5 L. |9 W  “比起这,更严重的是带给家暴受害者心理的负面影响。”省城一位心理专家对记者表示,在日常的门诊中,因家暴原因前来寻求帮助的人有不少,而这已经给其中相当一部分女性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甚至产生了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长期作用下甚至可以引发精神疾病。. {+ f8 K7 J' x$ L8 \+ @7 _

2 e9 S2 W8 S! d; D; H' U  “打骂不断的家暴有时也会波及到子女,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小的创伤,这种长期持续的恶劣家庭氛围,更会对其性格、情感产生极不良影响,非常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 f( M3 l5 A& z; C0 I) o
' [: S. I. R! i. S6 o8 V7 M# W! O! t. R# q% X" I& J
在农村,还常被认作“家务事”

7 }( }# R# K% U9 a. C  “我们村里就有一个妇女,结婚才6年多,就被丈夫打断过两次腿。”9月16日,在省城开出租的肖师傅对记者坦言,如今在乡下,“打媳妇”的事儿也还时有发生,仍有一些男人会觉得那不过是挺正常的家务事。“男方觉得老婆是‘私有财产’,有了纠纷打骂一顿就能立刻解决;女方认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顾及着家庭也总是一忍再忍。”" v% N) `' o; s- Z4 S1 x

* L9 p; V+ H1 B4 H0 j! |  “文化层次较低、反家暴意识较淡薄,也是一些农村女性遭受家暴侵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某镇的妇联工作人员也坦言,总有一些女性在“万不得已”、“实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方才找相关机构求助,而这往往已是屡次被打、造成严重后果之后。“一方面,部分农村女性在经济等方面过分依赖丈夫,缺乏更强的独立性,她们没有勇气和底气对家暴说‘不’;而另一方面,缺少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的她们,也不知可以维权、如何维权,更始终认为‘家丑不能外扬’,保持沉默的行为使得有关部门不能及时干预,家暴行为非但得不到制止,反而可能日益恶化、不断加重,极有可能导致更大悲剧的发生。”
$ T5 ?/ E; U& Z  c% F
$ I5 q* b/ N! m- F. R# F& _5 [% m
$ k1 S  b+ h: ~( j8 h
反“家暴”,还应从“预防”开始
( j: h- B3 h. k; S8 A/ w
  据了解,从2008年起,全国妇联便提出将反家庭暴力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的建议。2011年3月,相关负责人在两会期间透露,第一部全国性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起草完成。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反家庭暴力法纳入预备立法项目。目前反家庭暴力法已经进入到最后的调查论证阶段,妇联将把调查结果反馈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进行汇总,为最后的立法做准备。+ y& `8 x. M2 M9 G& W( }& S

7 L' Y: r- t' E0 }$ f  9月15日,在山东省暨济南市妇女维权服务示范站授牌仪式上,8个省级、30个市级妇女维权服务示范站就此挂牌。这些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情感关爱服务为宗旨,为妇女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的机构,将进一步引导广大妇女学法、知法、守法,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充分发挥她们在创建平安家庭、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2 Z4 B. J/ I
6 e4 ?! ^% j! f9 ]
  “不可否认,反家暴仍面临一些难题。”有专家就此指出,家暴在一定程度上仍属“私人领域”,倘若处于弱势的妇女不敢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权益,那么反家暴的“取证难”将是这一工作开展起来面临的最主要难题。1 C0 d, J$ k' F% \" x! e6 v8 b$ w

' ]7 l9 l5 x& K/ u  o+ j: O  “要给妇女提供更多切实、有效、低成本地接近法律和正义的通道,强调严格执法。”兰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光华教授对记者说,“目前,不少学者提出了包括完善民事司法救济,合理引进民事保护令制度;加强刑事司法惩治力度,增设家庭暴力罪罪名,提高家庭暴力犯罪法定刑;设立家庭暴力审判庭或专门合议庭,推进专业化审判;完善规范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扩大公诉范围,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证据规则,减轻受害者的举证责任等法律措施建议,期待它们能够尽快落地。”
) t# i; c0 r. v' w0 F. S% y+ k# Y3 g; J& |8 ]/ z7 ]
  社会学副教授魏淑娟认为,除了法律的刚性约束,思想意识层面的引导工作更是至关重要。“妇女是维系家庭、稳定社会的核心主力,如果她们的权利得不到保障,那么整个社会就有可能产生‘病变’,而她们有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强烈意识,健全、完善的法律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5 S% [  R; I& c

# S1 i3 l, f  g2 C, p: i  “关键还是要做好预防。”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陈叶翠对记者说,基层单位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妇女的宣传教育,讲授法律常识、进行心理疏导,特别是教会女性如何扮演好自己的社会和家庭角色,怎样处理好夫妻、婆媳、母子等关系,怎么成功化解生活中各种矛盾会取得显著的成效。“只有帮助女性有了文化、知识,才能让她们自强、自立、自信,才使她们有能力维系家庭的和谐与稳定,从源头、根本上杜绝家暴。”8 P4 B& Y8 C! n

  z) X+ z$ C1 X. h( J, n8 J7 b( B& Q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06:06 , Processed in 0.1413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