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鞋 在社会上生活着的所有人,都遇见过所穿之鞋不适合自己脚的情况。分起来大概有三种:大、小、合脚。适合自己脚的鞋自然舒服满意,太大的鞋子修理加工一下也能穿,虽不好看但穿着并不难受。而那种小鞋则不同,穿在脚上夹脚、磨脚,走起路来特别难受,严重者难以行走。这种情况让人觉得有苦难言,难言者何?说无鞋吧,可实际有一双小鞋;说有鞋吧,还不如没鞋光着脚丫走路。这种现象被人们所联想进而引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智者往往把领导者故意安排下属干那些不能干或者难以完成的工作,还美其名曰,“这是组织对你的信任”,“这是对你的锻炼和考验”等常见现象称为“穿小鞋”。那些干了工作出了力的人,往往还招来非议,以致形成“干的干,转的转,转的给干的提意见”的不良风气。到了提拔干部、提升工资的关键时刻,这些来至非议者的意见,又成了领导者打压干工作者的真实砝码。结果,干实际工作者由于爱给领导提意见或干工作与领导有意见分歧,总是得不到提拔,工资也因为“名额有限”而不得提升,而那些巴结领导,溜须拍马者,总是首先受到领导的青睐,往往得到提拔和重用。久而久之,人们把领导给那些爱提意见的人表面“委以重任”,实际却让其做难以完成工作的现象称为“穿小鞋”。 某单位分配来一位正牌大学生,工作认真业务能力强,凡与他业务相关的任务都能按时完成,但有一个特点,就是爱给领导提意见,每遇领导对专业知识理解错误的发言,他立即提出纠正意见,对领导工作安排也爱提不同意见,领导虽内心不满,但大会小会还表扬他。这位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还以为领导欣赏自己,有民主作风。可当上级考察这个大学生准备作为后备干部要提拔的时候,领导则明确表态:还得再锻炼,再考验。为了“考验锻炼”这位大学生,领导“特意”安排他到偏远的穷山村去任驻村干部,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不懂农村工作的年青干部,没有老干部传、帮、带,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又用不上,几年过去了,该村并无太大改变。可怜这位大学生,为了工作眼熬红了,人变瘦了,可领导给他的结论是工作能力差,到现在近五十岁年纪,仍然是副科员级别的一般干部。 与他相反,单位同时分进一名女中专生,这位姑娘人漂亮会说话,另外还有什么特殊手段不便言明。她很有眼色,经常去领导办公室汇报工作,进门问好,倒茶,扫地,抹桌子,经常帮助领导爱人做些家务事,她工作平平没有建树,领导虽没有在会上表扬过她,但在领导心目中是有特殊地位的。有一次单位开大会,号召大家评议领导工作,这位一直对领导随声附和的女士,突然带头发言提意见,说“X局长,我给你提个意见。”听到这位女士要提意见,全场人大吃一惊,鸦雀无声,都细听她会提什么意见,接着这位女士大声说:“你要注意你的身体,不能光顾着工作,把身体搞垮了,这可不是你个人的事;你要知道你的身体健康关系我们单位的全面工作……”全场一片惊愕,局长很窘,苦笑了一下,同志们也低头笑了。说怪也不怪,就这样水平的干部现在已在另一个局里当上了副局长。 在日常生活中,能支配别人的人有可能手中都有“小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个别中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他们公然声明“这几道题我将在补习时再讲”,暗示学生要上她的课外补习班;那个学生若不补习让其捞不到外快,就让该生把英语单词写十遍。那些上她(他)家补习的学生却只写一遍。考题往往是她在课外补习时所讲的,这样以来,补习和没补习的学生成绩自然有了很大差异。看来中小学学生也常遇“小鞋”,对个别教师这种“巧卖知识擅渔利”的行为,完全与为人师表的师德背道而驰。 以上现象,屡见不鲜。在民主风气还没有真正形成的单位里,一般群众总结出“少提意见多通过,开会低头旮旯坐”的话是有道理的。有位略有文才的人用自由诗的形式写了一首《错》歌,借以表明智者的心态,这就是不论在那里都要和领导保持一致,这样才能避免领导给你“小鞋”穿。详录如下: 一、领导绝对不会有错 如果你发现领导有错,那一定是你看错。 如果你没有看错,那一定还是你的错,因为你引导领导出的错。 如果真是领导的错,只要他不认错,他就没错。 如果领导不认错,你还坚持他有错,那更是你的错。 总之,领导绝对不会有错,这句话在本单位里暂时不会有错。 二、下属凭良心在错中生活 领导说你错了,你得承认你的错。 即使你真的没错,必是方法有错,导致领导看错,最终还是你的错。 无论你是否有错,领导说错就错,因为不能认为领导认识有错。 只要领导坚持你错,而你还不认错,那更是错上加错。 总之,在本单位里,只能以领导的认识判断有错无错,这个标准在本单位暂时还不会出错。 怕穿小鞋的人,大部分都是遵循上述《错》歌的原则处世的。 作者寄语:二尺五的高帽子虽是假的,可人都爱戴,这是人生固有的虚荣心使然,真诚的意见和批评往往换来一双有苦难言的“小鞋”。清朝乾隆皇帝,重用两个大臣,一个是和珅,一个是刘墉,和珅以善伺上意得宠幸,刘墉凭智慧才学受重用。在一般“聪明”领导的心中和乾隆皇帝一样,他喜欢“和珅”,但也离不开“刘墉”,“和珅”能给他带来快乐虚荣,而“刘墉”则能保证他事业成功;只有愚蠢的领导才只重用和珅而不用刘墉。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远“和珅”近“刘墉”,这才算正直的领导,如能这样,我们的各项事业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一个正直的人要有不怕穿“小鞋”的精神。只有这样,当你退休离世时,你才有资格说:“我今生问心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