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偷盗事件时,监控系统拍下了犯罪嫌疑人的影像,为了尽快抓获犯罪嫌疑人,当事方就把嫌疑人的影像以“通告”或“通缉令”的方式发布出来,并提醒市民加强防范。
" j) f( z l* Y3 ^, |! b; }; l6 w, s& V* j2 v
近来,安徽阜阳阜城就出现了多个“民间通缉令”。
0 i& a; g* Y" Z0 [1 F& A
% Y& ]) E9 b2 E8 G5 h% e引围观
7 O/ c( |2 A$ d$ T* h 近日,在阜城一论坛上,网友“涅槃的鹰”发帖展示了一份“阜阳城最给力通告”。这个通告张贴在阜城苏果超市旁一观光电梯玻璃上,上面的四幅图片,从多个角度拍摄了一红衣男子的不法行为。
+ z: H2 D+ J3 U& m. V1 _+ O$ A% O; B2 N- n3 k7 V) b
通告中说:“该男子为电瓶车盗窃惯犯,多次在本广场偷盗,请各位停车时留心观看四周是否有此类犯罪嫌疑人!并提醒先生女士们,请锁好自己的车辆,如发现以上可疑人物,请拨打110报警。”, D: y! E4 u q. T, o5 k
2 C6 G3 y1 O7 t5 t2 R
而在上个月,阜城汇鑫小区的大门口,一张被网友称为“通缉令”的复印件引起不少过往居民驻足观看。“通缉令”上的内容是小区内监控所拍视频的截图,截图中是一个穿短裤的小青年在小区内偷盗的影像。; Q' }* U; m) H1 t
( S/ n9 n& K8 [# V* K7 l 前不久,在阜阳三中旁一家精品店门口,也贴出了有人偷拿商品的“通告”。店主表示,贴出监控视频截图,是为了震慑小偷别再偷东西,同时也提醒前来购物的市民自重。
! C+ U4 u8 B8 a6 O2 o' f
) g& a& k/ ~/ R2 @5 z6 n“民间通缉”是否合理合法? 1 G/ ?! a4 }$ F8 G7 l3 h- f
对于这种“民间通缉”的做法,大多网友和市民表示支持。9 }4 h# N, J7 G
V8 E& `; O, |: ]8 U
一些网友认为,现代化的小区监控设备已被广泛应用,对侦破案件起到了辅助作用;物业和小区保安面对复杂的治安状况,已经由以往的被动挨打转变为主动出击,对犯罪嫌疑人也起到震慑作用。
( m9 _& l% T1 D" x* Y3 m
v5 j+ o4 B, `, C7 F6 N 但也有网友表示,在相关部门没有下定论之前,任何人都无权宣称嫌疑人为盗窃犯,不然就可能会侵害到他们的名誉权。3 V# X# i7 A+ Q6 s$ E, i Q
* Z9 F( Q( w: W9 N* ^3 z, t
律师:这是一种自救行为
7 \1 h( m9 W& V8 q( L 这种公布嫌疑人影像的做法合情合理,是不是合法呢?安徽风采律师事务所王龙律师认为,物业公司的这一做法是自助行为,不会涉及肖像权、隐私权等,因为每个公民都应该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公民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可以协助执法机关尽快侦破案件,惩处违法犯罪分子,也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犯罪。; d- Q" K9 L' J& e" T! I; p/ z
5 m2 o2 Z# L7 `; {: V! H
虽然物业管理方公布了视频照片,但是因为照片模糊,使得张贴的公告中的人物不明确,因而谈不上侵害任何人的名誉权。* ^) w5 Z9 v3 u0 R5 } @
9 W/ _5 Z( F6 i! k( u3 q* q此文来源:中安在线' x8 ~& ]! E: S
& ]( v1 X! _: U: z5 w) s
+ V6 l% Z/ R r/ j6 u4 j/ ~
$ c l& x# ?( ~6 b x( D8 Z' K- q. `: f7 x" n( _
. z2 \; _3 o% q/ F6 G1 l4 n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