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个长安】酸辣秦镇 开栏语: 当我们策划这个选题时,谁也不知道究竟要给读者送上一个怎样的长安?我们亦试图用过去、现在、将来或者历史、地理、市井来构架这座城市的故事,但是后来发现,这些是那么的徒劳,这座城和城里人的故事,不是那么容易被摆放进提前划好的框子里的。于是,我们索性手写我心,在随意的书写中一同寻找属于这座城市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写一个真实的长安,写一个属于大多数人的长安。我们还发现,这座城市的故事需要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共同书写,我们可以开个头,但仅仅是开个头,我们希望更多的长安人,更多与长安有故事的人,与我们一起来写。至于这些故事讲给谁听,我们笔下的长安又会送给谁?或许是送给我们自己,或许是送给身边的长安人,或许是送给那些仅仅听过长安这两个字的外地人。送给谁都可以。 Join us!与我们一起书写,让你的文字带着你的温度。接下来,我们将每逢周一、周三、周五为大家奉上一篇短文。 文/阿眉
$ C) b* K2 R4 t# C. s: v6 F 说起西安最出名的小镇,必是秦镇无疑。在街上随便拦个本地人问西安附近有什么镇子,那人百分之九十九会在口水奔涌而出的同时下意识地说出“秦镇”两个字。: N4 X" D" [" E$ g
秦镇位于西安市户县,毗邻长安八水之一的沣河。是陕西关中地区的历史名镇。公元401年,后秦皇帝姚兴由西域迎天竺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逍遥园即户县草堂寺议经,在沣河设渡,秦渡镇由此得名,后简称秦镇,至今1600多年,是历朝历代繁华的交通商贾重镇。秦镇虽有古迹,却不以古迹出名,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一碗农家醋和油泼辣子调出的大米面皮。关中地区有句俗话,"乾州锅盔,岐山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此言着实非虚,走在西安街头,隔一两条路就能看到"秦镇米面凉皮"的招牌,相当一部分还煞有介事地在前面加上"正宗"二字以示根正苗红。
& [0 M7 Y) Y. ?. s4 u 正不正宗以前当然是自说自话的,随便支个摊子都可以自称“秦镇凉皮”,2007年,秦镇凉皮业者成立了举世无双的"户县秦镇凉皮协会",给店主是秦镇人而且凉皮质量达到秦镇凉皮工艺水平的店家挂“会员单位”的牌子,正宗与否算是有了相对官方的说法——当然,对于吃凉皮的人而言,正宗的牌子,远远没有凉皮进嘴那一瞬间,调味酸辣鲜香、凉皮筋道柔韧的口感重要。/ j& N$ M: E$ b4 i, |5 L
秦镇离西安不过二三十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但除非有事要办,很少有人专门去秦镇游玩,多半是路过停车,吃碗凉皮走人。听谁说起刚去了趟秦镇立刻会有人问:薛家的凉皮还是那味儿吗?去秦镇而不吃凉皮——除非不是陕西人吧。
1 |0 d( t+ Y1 l: R7 V5 B 记得自己上一次去秦镇,也是"停车暂借问"式的,临沣河而建的秦镇不大,繁华的新街像国内绝大部分小城镇一样,整条街都是毫无特色的水泥楼房,早已看不出什么古镇风貌。最大特色不在视觉,而在味觉和嗅觉,在这里不经意总能闻到辣椒面和农家醋混合的味道,举目所见,招牌上不是“凉皮”,就是“凉皮用具”、“凉皮专用调料”,后两者更加无声胜有声地标志着:此地,秦镇,是凉皮的故乡。
: m* R3 ?9 u% n- S' S a0 j 想看老房子老街,要走到偏僻深处,因为地方不大,也只需步行二三十分钟。关中风格的旧式建筑、字迹斑驳的老招牌、如今难得见到的长条门板……几处地方,还可以立刻拿来拍民国背景的电影。精明的店主大多把店开到人气更旺的公路旁边,老街的凉皮店已经所余无几,多做本地熟客的生意,也正缘于此,对于凉皮内行吃家来说,这一段路是值得一走的。0 O8 g2 C# L; n( N# K0 b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帖子,作者专门去趟秦镇,只为寻找一家老街上的凉皮老店,对面有家黄酒店。在那里品一杯黄酒,吃一碗凉皮,眺望远处的秦岭——堪称酸辣版的行为艺术。我们那次没找到这位把凉皮吃出雅兴的高人具体光顾的是哪一家,然而吃完凉皮出门上车,车子转过一个弯,清凉的风带着水气扑面而来,沣河正在前方。心中忽然想起,刚才店主听我们是西安来的,边熟练地挑起一筷子凉皮在红油罐中蘸一圈边说:你在这儿多吃几回,西安的凉皮就没法吃了,我们的凉皮用的可是沣河水!) ?+ L7 v! T/ G0 r1 F) I% ?# U
转自:西部网
# ?2 L7 v$ V/ Q# g9 L% C# M. y+ u5 H,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