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3349|回复: 4
收起左侧

谈谈“户县英才”

[复制链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1-7-20 23: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1-7-21 00:18 编辑
# j! m0 |/ V8 L6 ^
, n9 d0 O- S* t1 q8 L                                                                  谈谈“户县英才”
" ~4 N! X; E8 s3 H
       近日发到网上的户县英才,共32名,其中30名是笔者大约在7、8年前写的。后来,笔者在西安住了4年,从西安“非遗保护中心”的名单上发现了刘鹏鹂和赵元利,刘是祖传木刻,赵是梅花篆体,二人皆被聘为民间工艺大师,为户县增了光,便增添了他俩。
) f; ?/ }7 i! t       一、除刘鹏鹂和赵元利外,其余30名的断限大约在7、8年前,也就是说近7、8年以来出现的突出人物可以续写。: j. J. T8 G0 q, o5 Z! X1 e
       二、笔者写人的标准是看贡献和影响,不带感情色彩,其中有些人,笔者根本就不认识,下边举例简介:3 E$ V4 B+ K4 |0 `; F+ j) L
       1、李强华,农民诗人,不相识,写时尚健在。3 p" J3 c/ m7 O
       2、王福田,舍己救人而牺牲,荣立二等功,军委授予“英雄”的称号,在本兵种树为学习的榜样。
0 a1 V% l  \8 c1 w% [* E: _4 \' Q! }: m       3、苏耀先,不相识,但其事迹闻名遐迩,是户县给健在者竖纪念碑的第一人。% e5 I+ O2 L7 h
       4、段景礼,虽不相识,却知其是从理论角度写户县农民画的第一人,影响甚大。3 |; ]1 @$ t- I  `+ r5 P
       5、李养民,户县有水平的文化人很多,但对户县早期文化研究之深刻,可能非李养民莫属。& U1 P: d/ t* @  C, S/ B+ L; z: r$ Y1 V
       6、潘晓玲,户县农民画成绩斐然,人才济济。但创作最多的、销量最大的、接待来访的国内、外客人最多的、应邀出国参展次数最多且销量最大的当是被授予“中华巧女”的潘晓玲。6 O4 @6 C% |! B8 V8 E1 C3 @' n
       7、毛明玉,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平日表现不好,但在“钟官城遗址”的发现、保护和申报工作中表现突出。眉县农民发现了27件青铜器,国家奖了30万。而毛明玉发现的是世界最早、最大的国家铸币工场钟官城遗址,却没有得到奖励……% m9 a4 o/ X  o" w: w4 h
       8、李景宁,是户县第一个写村史的,起了带头和推动作用。: ]+ `2 U' N  s7 o; r) j
       9、赵    丰,不相识,但笔者对其主动放弃当“官”的思想境界十分敬佩。) k5 Z+ U& ]' C* v) R' m* ^( s1 x
     10、李玉龙,不相识,但钦佩其为员工花巨资治伤的事迹。- J8 e0 I' |" \% C0 c
     11、徐化民,不相识,只知其引进外来资金改变了涝峪这个穷困山区的面貌,实在不简单。3 t0 B: Y. E, e* D

: t3 S, e, b5 }  d      注:1、笔者用诗歌写人物仅代表本人的评价,好比另一位作者用报告文学写人物一样,体裁不同耳。
+ p( S* K7 @$ r3 [9 d              2、笔者写作功底甚差,但可起抛砖引玉作用。期待同仁能奉出好的作品来。
) X7 y# `" Y1 v5 I

1788

主题

8117

回帖

19万

积分

拾.滇池秋坪

梦想的小雨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96034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社区居民新人进步百度吧友

QQ
发表于 2011-7-21 10: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箭东路天猫优品(家电) 微信/电话:173928995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11

回帖

3762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762

社区劳模

发表于 2011-7-21 10: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人民赞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0

回帖

130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130
发表于 2011-7-21 13: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伙计!不相识就不必写他。不相识他的事迹你是怎么知道的?
4 B6 H9 w2 C$ \4 V; t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耳听的水分就大了。陕西的“华南虎”,“周老虎”事件就是很好的写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2

主题

5207

回帖

2万

积分

捌.大漠孤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7

社区QQ达人社区劳模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22: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1-7-22 22:07 编辑
: W/ N  t) @& g2 Q- u; K5 y6 d) Z
狗闲了舔砖 发表于 2011-7-21 13:47
9 Q5 x+ x8 @7 w伙计!不相识就不必写他。不相识他的事迹你是怎么知道的?" q% R& }: L+ B# H5 q
古人云:“眼见为实,耳听…”…?耳听的水分就 ...
) j( {$ r' |" W
) M- ?" J0 h& q; C' T$ b! P* _
4 S0 l. w( e7 H" `+ X, Y* B4 B
          一句“伙计”,让我顿感亲切,起码表明了你不是女性(因为在此之前我尚无法判断)。8 a' A/ Q; K% T: E7 X
      你说“不相识就不必写他”,那就只能写熟人了?+ b" K( q0 {6 ?0 h# V8 l
      你要问“不相识他的事迹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很简单,书、报、广播、电视以及口头传承等,渠道太多了。不能认为非亲眼所见就是“周老虎”,人的生命不过几十年,如何眼见几百年、几千年前的事儿?
, F6 e! v8 V+ b9 K( l" ^! V
$ D1 r) z" [$ d; b'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1-19 20:01 , Processed in 0.10750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