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根本的还是心里要有人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D7 V& B: G) J$ C! p4 K 最根本的还是心里要有人民。要从制度、法律、道德的环节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要加强对一些忘记党的宗旨搞特权特供的官员的监管。如其不然,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不起眼的一棵菜、一只蛋 特供,这是一个对许多人来讲多少显得有点神秘的字眼。 据说,“特供”一词最早的官方版本是1960年7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国务院关于对在京高级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在副食品方面给予特需供应的报告》。特供也就是“特需供应”的简称。 那是一个特殊年代,大饥馑蔓延,物资尤其是副食品极度匮乏,很多地方出现了饿死人的惨状,在此背景下,中央出台这样一份文件应在情理之中。虽然它与我们一贯倡导的干部不搞特殊化,领导要与群众打成一片相违背,但厚道的中国老百姓绝不会在这样的困难时期跟干部们认真计较的。何况先保住干部,然后他们带领大家尽快走出困境,也不无道理,更何况这里面还包括“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可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由此可见,特供针对的是副食品供应短缺的现象,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之举。 今天,经过30年改革开放,情况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由物资极度匮乏变为生产相对过剩;按说,特供也应该寿终正寝了。 可是谁能想到,近些年来,特供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暗潮涌动,声势浩大。原来,食品虽然不短缺了,安全食品却越来越少了,毒肉、毒菜、毒蛋、毒油、毒奶、毒米、毒面,我们已经很难找出完全不带毒的食材了。 媒体报道,2011年5月26日下午,公安部举办了全国打击制售伪劣商品犯罪的“亮剑”专项行动成果展览。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将当前包括食品在内的伪劣商品形势概括为:无货不假,无食不毒。他指着现场一些假羊肉片说:“造假者用病死的鸡肉、猪肉泡在羊尿中制作假羊肉片,口感并无二致。” 现在,种养什么的不吃什么,生产什么的拒食什么,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在这种“凡食皆毒”、“互相投毒”的情况下,有条件或者说有权势的单位开始“自谋生路”,大力发展特供基地。 据多家媒体报道,许多权力部门都有自己的基地。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距离西安三十公里外的户县拥有自己专属的机关农场,专人管理,保证所有蔬菜瓜果绝对无毒无害。广东省某厅下属一培训考试基地十几年前开始就雇用附近的村民到基地专门种菜、养猪、养鱼、养鸡鸭。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等多个机关单位在农村租地建农场,有的发动机关干部职工种菜,有的聘请农民工种菜,种出来的蔬菜专供机关人员食用。这些特供食品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鸡、猪、鱼饲料不放任何添加剂,堪称真正的绿色安全食品。 某银行省级分行的中层干部说,好多年前他家就不进菜市场买菜了。分行在市郊租了六百多亩土地,蔬菜水果鸡鸭鱼猪油米一应俱全,有严格的生产管理检验程序和保安保密措施,外人不得靠近,本单位职工按标准供应,不许送邻居亲友。 作为特权重要内容的特供起源于苏联。十月革命初期,在一次会议上,时任粮食人民委员(粮食部长)的瞿鲁巴突然昏倒,他是饿晕的。主管粮食的最高官员居然填不饱自己的肚子,这样下去还怎么凝聚人心,列宁当即指示设立“疗养食堂”,专供有一定职级的干部就餐,这就是“特供”的雏形。 食品安全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如美国曾有鸡蛋沙门氏菌事件,日本曾有毒牛奶,欧洲曾有疯牛病,近期德国又发生毒芽菜引发的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导致数十人死亡和我国台湾的塑化剂事件等等。但都没有听说他们的官员有特供。 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写了一本小说,里面有这样的场景:食品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装进罐头;工人在肉腚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连同作为毒饵的面包和肉一起铲进一个大漏斗绞肉机去作香肠??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边吃早点边读这本书,看到这里,大叫一声,跳将起来,把口中尚在咀嚼的食物吐出并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扔出了窗外。之后,他敦促国会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并创建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雏形。 “特供”不是建设和谐社会可以依赖的有效路径。特供可以供应一部分人,供应不了全国百姓;可以供应蔬菜,供应不了空气;可以供应肉蛋,供应不了阳光;也许可以供应一切食材,但绝对供应不了人心。 最根本的还是心里要有人民。要从制度、法律、道德的环节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要加强对一些忘记党的宗旨搞特权特供的官员的监管。如其不然,引发社会不和谐的,很有可能就是这不起眼的一棵菜、一只蛋。 关键词:特供;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