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靳应禄 于 2011-6-25 06:48 编辑
) Y$ E: E6 V% c+ p& A2 [, o: V" |/ f; t% Z9 f$ T# b8 h
白马河探古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早在小学时就学了,但就是不知道其在什么地方治水。及至长大后方知说法不一,有说在四川,有说在关中。说在四川者,与三星堆文物联在一起;说在关中者,以地名作依据,譬如户县人把渭河叫禹河;户县的涝店乡有个“三过村”,其村名乃因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也。 1 E7 M: W* Y+ C/ L$ M
“大禹治水”之说其实并不完全,应说“鲧、禹治水”。鲧、禹是父子,二人治水方法不同,鲧采取堵,禹采取疏。 0 H1 R% h1 ~. k3 g& F/ o) f4 X
鲧亦是神话人物,为忧人间水患而变作白马,往来飞奔,救人类于水患,是人类的大恩人,却因冒犯天条遭诛,人间感恩,奉之为白马神。民间传说,位于周至、户县交界的白马河的名子即缘于此。
^ D4 Z# x" I7 v- ~) Q6 K8 q 还在十几年前因写钟馗而进行走访时笔者就听到过白马神/白马河以及遇仙桥(王重阳的故事)的传说。其实,钟馗、白马神/白马河以及王重阳、刘海戏金蟾的曲抱村等神话故事皆发生在户县的西乡,相互间的距离近的仅几里,远的也不过十几里——众仙云集,可见户县民间将户县叫户仙县不是空穴来风。
$ e( E5 q: ]: U0 K" l9 L8 C
发源于秦岭的白马河,昔时绝对不是一条小河,起码在晚清以前如此,这是有资料可查的。如今,白马河已变成一条小溪,涓涓细流不但清澈见底,而且清甜爽口,笔者清楚,这是来自地下的泉水。位于蒋村乡莲叶寺旁的古桥并列着两个涵洞——因为没有水泥的痕迹,无法断定其建于何时,问了几位村老亦不知晓。洞顶石头上的奔马浮雕清晰可见,似乎在向人们提示着什么。桥头两侧几尊断残的石羊毫无疑问地昭显着白马河历史的沧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