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2090|回复: 1
收起左侧

健康之本,本于体质——瘀血质养生保健指南 15319738496

[复制链接]

31

主题

39

回帖

337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337
发表于 2011-5-25 08: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健康之本,本于体质                                            ——瘀血质养生保健指南
! a3 c  {6 F* [4 c【瘀血质定义】1 r5 \3 S# b  l" h2 v) A" Y( @: d2 U' q
  体内有血液运行不流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以皮肤、黏膜等出现血瘀表现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 H9 W. U, @$ P/ ?: v& k/ p8 w【体质成因】9 m, U1 u1 D5 o* p5 p
  先天禀赋,或后天损伤,忧郁气滞,久病入络。. Z3 E  m* W) E* H* ]: T
  1、忧郁气滞: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容易出现血瘀,导致瘀血质的产生。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性格抑郁、爱生闷气的女孩子嘴唇颜色偏于紫黯,就是气滞血瘀的表现。
( N8 r4 p6 h  w  s- n& \- v' @  2、久病入络:一些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程较长后,都会出现瘀血质的表现,比如糖尿病性坏疽、冠心病表现的心绞痛甚至面部皮肤黧黑等。 其他诸如先天禀赋、后天损伤等都可以导致瘀血质的形成。
  D$ \3 ~: l0 Y/ ?1 D1 K+ w) g【体质特征】
+ |' {7 w7 J1 e4 W' M
  形体特征:胖瘦均有,瘦人居多。
5 a# y# e$ |& ~  P1 K" u) U, C  心理特征: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3 N; u/ X% B5 q/ S
  常见症状:主瘀血质者一般会出现面色晦暗、色素沉着,甚至皮下经常出现瘀斑,尤其瘀血质者的嘴唇色泽大多为紫黯色,舌质上还会有瘀点、瘀斑。有些瘀血质者可见到眼眶暗黑、头发脱落,或肌肤干燥、甲错。如果是女性朋友,可见痛经、闭经、崩漏,或者月经颜色紫黯,有瘀块等。" g7 f6 ?; R$ R# |4 k+ D5 A. O8 t
  总之瘀血颜色紫黯,瘀血质人群的常见表现也多为皮肤、黏膜、出血处表现为紫黯。
" Q  P; G' k$ }) ]5 `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邪、寒邪。风邪行无定处,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风邪侵犯人体,所以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瘀血质人群感受风邪则容易加重瘀血致病的风险。寒也是容易致病的邪气,其性质比较凝滞和收引,瘀血质人群遭遇寒冷,则容易导致经脉凝闭阻滞和血脉收引,因此容易加重瘀血质致病的风险。1 t, o. S: h$ r& a9 U3 X1 W1 L
  易患疾病: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比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血管神经性头痛、下肢静脉曲张等病。
: `4 _+ x) u, E' T$ n- x& D# @【体质分析】
  x% W/ C" G" I; o( q4 `
  血行不畅,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形体消瘦,发易脱落,肌肤干燥或甲错;不通则痛,故易患疼痛,女性多见痛经;血行瘀滞,则血色变紫变黑,故见面色晦暗,皮肤偏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暗黑,鼻部暗滞;脉络瘀阻,则见皮肤色素沉著,容易出现瘀斑,妇女闭经,舌质暗有点、片状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象细涩或结代;血液瘀积不散而凝结成块,则见经色紫黑有块;血不循经而溢出脉外,则见崩漏。
0 U, U5 R3 N. T  瘀血内阻,气血不畅故性格内郁,心情不快易烦,急躁健忘,不耐受风邪、寒邪;瘀血内阻,血不循经,外溢易患出血、中风;瘀血内阻则易患癥瘕、胸痹等病。
/ {+ y' ~/ d+ J9 H+ l2 D【调体原则】- B6 o  @9 i, y5 x0 k: Y' }
  活血祛瘀,疏利通络。" ^( N; M( ]; a  W* d& ]- N/ K
  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大黄蟅虫丸等,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当归、川芎、丹参、茜草、蒲黄、丹参、山楂等。上述调治方法符合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的原则,改善血黑以浊,以使脉道流畅。“内有干血”者,宜“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金匮要略》所说的“缓中补虚”即以和缓的活血方药从化瘀入手,达到补虚的目的。现代研究认为,大黄蟅虫丸可以改善血液的理化性质,调整凝血及抗凝血系统,防止血栓形成。/ Q7 C) z# o2 `  J( f2 Y
  血在血脉中循行,犹如水在水道中循行一样,瘀血质人群血液循行不畅,就好比水瘀滞于水道,在调治上应着力把循行不畅、瘀滞于水道中的污水先行打散,疏通水道,以利于水的流动。所以瘀血质的养生调体原则应该坚持活血祛瘀,疏利通络。 7 O% e) {8 [$ d+ u
【调体要点】
2 }+ W5 O" v  _( R; V
  1、养阴以活血:由于津血同源,津枯则血燥,体内津液不足,“干血”内留,亦是瘀血质的成因之一。所以调整瘀血质也要注重养阴,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疏通管道时用水冲刷是一样的道理。比如产品中的亚麻籽油,中医认为具有滋阴润燥的功能,适合瘀血质人群选择。
; ^, C% I* T0 ~& W  2、调气以化瘀: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故活血调体常配以理气之剂,如枳壳、陈皮、柴胡等。
; P8 [- {" v3 k% a& W5 v【调体方法】0 e$ E+ a* O; P  c5 V* \! z. |
  精神调摄:精神情志的状态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状态,精神愉悦则气血畅通,精神抑郁则气滞血瘀,因此瘀血质者尤其要谨慎调理精神状态,在情志调摄上,应培养乐观、欢乐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机舒畅,有益于瘀血质的改善,降低瘀血质的患病风险。' U! @9 J* V) A* k3 s
  瘀血质人群日常精神调摄上一定要注意胸襟开阔,开朗、豁达,培养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树立正确的名利观,知足常乐。心主血脉,心胸豁达则血脉流畅,心胸狭窄则容易加重血液流动不畅的瘀血风险。
7 e) K' e& Q5 }  瘀血质人群不宜经常动怒,怒伤肝,肝藏血,所以瘀血质人群生气发怒容易动血,加重淤血风险,所以遇事做到 “发之于情”,“止之于理”有助于瘀血质日常养生保健。
+ W; y' B4 k4 m+ l5 `  饮食调摄:饮食调养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等。酒可少量常饮,醋可多吃。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川芎、丹参等)和肉类煲汤饮用。瘀血体质者应避免吃生冷寒性食物,应多吃甘平和甘温食物;因为大部分蔬菜多属寒凉,因此烹煮时可加葱、生姜、胡椒等辛温料调理,或是和牛肉、羊肉等温热肉类一起烹煮;而在吃过多冰品或寒涼食物后,可喝姜汤、龙眼茶或桂圆茶等来调和。7 f2 S- ~2 L% A( v' X! Z; _( `
  主食的选择:多吃性味甘平之品,少食寒凉之品。如玉米味甘,性平;粳米味甘性平,可作为瘀血体质者的主食,而小麦、荞麦等性偏寒凉,可适当少食。
. ^5 ?$ N$ c2 b( k7 H1 Y4 r1 ?  肉食的选择:瘀血体质者平日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故肉类的摄入量应该相应减少。适宜食用的肉类也主要以性甘温或性平者为主,牛肉甘温、猪肉味咸平,鸡肉甘温,可补血,养五脏,强筋骨,润肌肤,填精髓。皆可作为瘀血体质者的肉类食谱。
7 _; p" Q. @1 U- s  U! u  蔬菜的选择:可以选择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比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洋葱、蕹菜、莲藕、黑木耳、橘子、佛手、生姜等。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散瘀等功能。因此,皆可作为瘀血体质者的常食蔬菜。
' \8 y: \, t+ A) A" b9 q9 C3 J  水果的选择:瘀血体质者可选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水果和干果。如山楂、桃子、桃仁、龙眼肉、栗子,这些水果、干果都适宜瘀血者经常食用。: ~5 [7 Y& f7 t, m9 h( P
  起居调摄:瘀血质者具有血行不畅的潜在倾向。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瘀血质者要避免寒冷刺激。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动静结合,不可贪图安逸,加重气血郁滞。3 D8 u" E$ V6 H* G; J5 M) C/ e
  运动调摄:血气贵在流通,瘀血质的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通过运动使全身经络、气血通畅,五脏六腑调和。应多采用一些有益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坚持经常性锻炼,如易筋经、保健功、导引、按摩、太极拳、太极剑、五禽戏,及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达到改善体质的目的。保健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机能、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的作用,并通过整体调节,促使人体的各种器官相互协调,使阴阳得以平衡,达到健身长寿的目的。. e4 `/ m" j+ ~
  瘀血质的人心血管机能较弱,不宜做大强度、大负荷的体育锻炼。应该采用中小负荷、多次数的锻炼。步行健身法能够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振奋阳气。
4 l0 L0 {$ y8 Z& f0 [# m8 q  瘀血质的人在运动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感觉,如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当停止运动,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如:胸闷或绞痛,呼吸困难,特别疲劳,恶心,眩晕,头痛,四肢剧痛,足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疼痛,两腿无力,行走困难,脉搏显著加快。

3 i* B; Q5 Z4 F3 PQ  Q:1587306452' T; \8 M( p7 N+ |8 T( _
% R  S/ o& f8 z2 Y
户县甘亭镇对面电话15319738496
发表于 2011-5-25 08:4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10-9 05:51 , Processed in 0.23680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