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挥毫抒美景
1 t/ J- c8 }& w: O翠竹弄曲奏华章 第三届“沧浪杯”联评 户县第三届“沧浪杯”诗词楹联大赛落下帷幕。我和陕西省楹联学会评审部部长任本命先生和“三秦楹联”执行主编“张斌礼先生担任楹联部分终评。我们以中楹会联律通则为标准,结合大赛无主题的要求限制以及师生创作现状,宽严有度,进行了隐名评比。评审中我们有个共识:老师作品从严,中学生作品略宽,小学生作品从宽原则。对一、二等奖作品尽量不改,对改后立意有变的作品也不改,对所有作品尽量保持原貌。但为了对师生有个辅导作用,对个别字词略作调整是有的。 教师组一等奖作品二名,其一:“旭日融融看碧水霞飞春江鱼乐地富民殷歌盛世;红旗猎猎喜群英胆壮志士情浓龙腾虎跃续长征”。上比在眼前感知的都是生机勃勃的盛世景象,下比抒发的是人们再续长征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壮志。本联气势宏大,联语雅致生动,读来节奏朗朗上口,联语较长有一定难度。上比“春江鱼乐”原联为“春江鱼跃”与下比“龙腾虎跃”有不规则重字,故改一字,使原联立意不变且更增加喜乐气氛。教师组一等奖另一联:“纵有梅兰开教苑;何如桃李报春晖。上比写老师的德品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下比写学生以丰硕之果对老师教诲的报答,春晖虽是老话题,但用“纵有”、“何如”二词一领,境界出了,上比里“开”字若改为“香”字,更符合梅兰之品,原联平仄对仗符合规矩故未改动。二等奖作品五名,其一:“杨柳沐风迎碧玉;桃花着露秀红妆”。用语形象有诗意,只是原联上比是“柳絮沐风迎碧玉”,碧玉不能修饰柳絮。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是新春柳树的嫩叶,故改之。二等奖另一联:“信心铸就鲲鹏志;汗水催开智慧花”。这种流水对很好,很符合初学者联系,有因有果,“信心”由“汗水”作保证,自然能开出智慧花。原联上比“凌云志”中“凌云”是偏正词组,与并列的“智慧”不能成对,故改为“鲲鹏”。 中学组一等奖作品五名,其一:“登秦岭,望长安,汉风唐韵抒胸臆;进农家,游画院,笔墨笙歌寄性情”。联语概括性很强,抓住地域及文化特点进行赞颂,“秦岭、长安、汉风唐韵”是我们陕西的标志,“农家,画院,笔墨笙歌”是户县的生活亮点。原联后三字“抒胸臆”和“寄情怀”“情”字与上比“胸”字失对,与下比“歌”字失替,故改为“性情”。二等奖作品十名,其一联:“绿叶挥毫,绘校园美景;翠竹弄曲,歌理想华章”。联语体现师生同心为美好校园,为理想蓝图而共同奋斗的志向。而原联前四字为“红叶挥毫”和“绿竹弄曲”,红叶容易产生歧义,有“红叶题诗”、“晚秋红叶”等,所以我们讨论后改为通用词语“绿叶”、“翠竹”。其二:“大雪无情,平路成险路;人间有爱,危机化新机”。联语特点反映时代:雪灾、全球性金融危机,体现了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为社会服务的宗旨,联语后半部分节奏点上失替,但“成”和“化”字已很形象,用字最简了,以词不害意,并且联作反映时代,很难得,故评为统一认识评为二等奖。 小学组一等奖三名,其一:“今日栽小树,明朝挑大梁”。联语通俗,口语化,挑大梁词旧意新有志气,把原联中“植”字改为“栽”字更符合小学生口气,虽平仄有失,按评联共识放宽,列为一等。二等奖另一联:“昂首高歌歌盛世;闻鸡起舞舞新春”。原联上比“挥笔当歌歌盛世”,在这里“笔”不能当动词“歌”的主语,故改。二等奖五名,其一:花红柳绿随风舞;天碧云白映水生。本联平仄对仗十分工稳,作为借鉴练习是很好的范例。 户县四中是陕西省楹联教育示范基地,是陕西省诗词教育基地,户县又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沧浪杯”诗联大赛的成功举办,诗联知识在户县中小学普及,是每个学生的有幸、是受用终生的事情,他在电脑普及的当代起着传承作用的意义。愿这项活动更加完善,使更多的未来者受益,多出好作品,服务社会,陶冶自己。
( m: a( m' O4 k9 v8 S: i0 C
- {6 W( T3 y$ I* Q/ V" C8 q7 R0 @( ~5 y2 {" A/ ~$ N8 g3 v
-------------- 赵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