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苕之华
0 b1 m* `* n9 J Q 凌霄花儿正开放,花朵茂盛色深黄。6 V1 o O# ]( f5 g( c3 S
我的心里真忧愁,满怀痛苦和悲伤。/ o$ w8 u1 C& I4 r, e
W. c! |8 ^4 I ~# f
凌霄花儿开得盛,叶子茂密色青青。
: F9 C9 Z6 q6 h2 ?" K 早知人生这样苦,不如当初不出生。" S! J' x, `8 a+ p# N) L
9 r# s& B% M- B' N
身瘦头大一母羊,空空鱼篓闪星光。' P* P5 E7 f% {* i( U8 }
灾荒年头人吃人,几人能够饱肚肠。
( C! Y- o$ J/ g5 w2 B6 W( N, {【原典】《诗经•小雅•苕之华》) W! @1 v8 p$ G4 C6 K
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 P( W5 m6 m8 [3 |+ Y+ |$ o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1 M) {" n0 C5 l/ B; ? e
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3 w" z m' D# A8 n【注释】& A( k0 U) n( q! e6 A* a
⑴苕(tiáo):凌霄花。华:同“花”。
" ?7 T! g+ Z: O. r ⑵芸(yún)其黄:深黄色的花开得正盛。芸,花盛的样子。4 m1 C" B8 X' T: Q
⑶维其:何其。 e+ w( T8 a9 g/ z: `' M
⑷牂(zāng)羊:母绵羊。坟首:头大。羊瘦则显得头大。/ c0 l4 ]5 M1 C9 S0 E5 L3 h9 Q. O
⑸三星:泛指星光。罶(liǔ):捕鱼的竹器。4 \1 z3 F2 y1 c& n. y: C& o7 z
⑹鲜(xiǎn):少。
) I6 T7 y6 Q, ^# y【沧海诗评】. G( P- E/ N0 ?( Q+ H: l8 d5 |" v
这是一曲饥民自伤生而不幸的哀歌。因为战乱,因为饥荒,因为人祸,灾难中的人民没有食物,难以存活,乃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诗人面对如此现实,痛感生不逢时,还不如不出生为好。《毛诗序》说:“《苕之华》,大夫闵时也。幽王之时,西戎、东夷交侵中国,师旅并起,因之以饥馑,君子闵周室之将亡,伤己逢之,故作是诗也。”在位者不一定是幽王,诗作者不一定是大夫,但是,诗中所反映的“牂羊坟首,君子不饱。年饥孔荒,士民危殆”现实,则是确定无疑的。" ^' c$ e& B+ G" h8 A4 T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章开头两句互文见义,说苕华盛开,一片黄色,叶子青青,沃若葱茏。诗人以眼前充满生机的凌霄花起兴,反衬荒年人民生活的极度艰难痛苦,甚至发出了“不如无生”悲号,以乐景衬哀情,倍感哀伤。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生而为人,本是一种幸运,一种骄傲。可是,当饥饿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艰难到了极点的时候,人真的感觉连草木都不如。这是何等的悲哀!
. A8 U0 O, W$ P. q# B+ J 诗的第三章,揭示了悲伤的原因。母羊瘦得只突出个大脑袋,可以想见,身上几乎已经没有一点肉了。鱼篓中空空如也,星光照在上面,显得格外干净明亮。清代王照圆说:“举一羊而陆物之萧索可知,举一鱼而水物之凋耗可想。”这两个特写镜头,让我们可以想见大饥荒时代水里无鱼,陆地无兽,腹内无食的惨状。更惨的还在后面,这就是“人可以食,鲜可以饱”。人吃人,同类相残,本已惨不忍睹,可是此诗却说,即使人可以吃,而剩下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还可以想见,吃草的羊都已瘦得无肉可吃,何况饥饿已久的人呢。不消说个个枯瘦如柴,就是把这为数不多的人全吃了,也难以饱肚子的。这是何等的惨绝人寰!令人不禁毛骨悚然,心惊胆寒。《诗经》不愧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对残酷现实的揭露,真是深入骨髓,毫无保留。, r) C) a7 P2 J2 O' D) d
此诗所反映的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具有普遍性的。战乱年代,易子而食,吃死人肉,吃没有劳动和作战能力的老弱病残和妇女儿童的肉,经常出现,史不绝书。' {1 ?8 F1 t% @& z- G" F# ~
以食人族恶名流传于世的,当属十六国时期的羯胡人。《晋阳秋》一书记载,羯胡人行军作战,从不准备军粮,没有粮草,就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称之为“双脚羊”。夜间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在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政权中,汉族几乎到了灭族的边缘。石虎的儿子石邃,曾切下了女尼的肉,和牛羊肉混在一起炖煮。他们简直就是毫无人性的食人恶魔。% b2 f/ d; W# Q; i4 C3 |2 ^+ }2 ~' Z
五代十国时期,被史学家称为黑暗的吃人时代。当时的很多军阀,都是以人肉充军粮。《资治通鉴》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竟然还出现了专门杀人做饭的炊事班,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人的价格竟还没有米贵。那时一斗米可以卖到三万钱,而一个人的价格只能值到一万钱,而且还得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因为她们的肉质最好,被称为上等的米肉,这真是中国历史上的至暗时刻。
+ z W9 d, ^. j9 a 李时珍《本草纲目》引陶九成《辍耕录》载:“古今乱兵食人肉,谓之想肉,或谓之两脚羊。此乃盗贼之无人性者,不足诛矣。”- k0 m* E& g1 Z* y- U0 @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借狂人之口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就是吃人的历史,真是振聋发聩。但愿这样的历史,永远不要再现。
: e- o- W: M- u& P% O7 o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