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1524|回复: 12
收起左侧

诗经我唱 裳裳者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5 23: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裳裳者华
$ D. A& k4 r" a5 ]+ }# ^3 @6 ~) F      花朵鲜艳又辉煌,叶子茂盛绿苍苍。6 J" E+ }& u6 q! B2 U
      遇见这位贤君子,我的心情真舒畅。' e, y; c1 p4 ]/ d3 |; S0 D& u
      我的心情真舒畅,从此有了安乐乡。5 |5 t  m. ]- w$ Q  v
9 f7 g0 o/ a; V! b1 E
      花朵鲜艳又辉煌,叶子纷纷似金黄。
( L# [8 p4 @4 A1 }' Q      遇见这位贤君子,才华横溢有教养。
& R5 w. g9 q. F2 t      才华横溢有教养,从此喜庆得吉祥。/ m$ p5 n& x' D6 V

$ V2 X/ {! _& A0 E      花朵鲜艳又辉煌,花色有白也有黄。
$ L' h5 @% F+ |0 r3 B) u8 L: S# O$ g      遇见这位贤君子,驾着四马气轩昂。
% A4 d$ A6 ^; F8 J      驾着四马气轩昂,六根缰绳柔又光。
' i' i) `0 T7 ]& O8 D$ \
: c) g& i# ^9 p      要向左啊就向左,游刃有余无不可。. q: G8 I. \( ]7 k( [
      要向右啊就向右,得心应手无差错。
; r  |  K; W/ A& R4 f, h      得心应手无差错,继承祖先有着落。) `7 j5 A0 S2 {6 b
【原典】《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 Y1 U* G4 @4 H' m5 M/ H9 l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 E. c, z7 |: V" r% m; |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 a- R0 i5 c& H3 X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8 M/ {( E8 g* \$ s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Z- @% H; d* a$ L* M9 s3 V
【注释】
1 c" _/ C+ I; D2 T  a* w* X$ a& e      ⑴裳(cháng)裳:“堂堂”之假借,花鲜明美盛的样子。华(huā):花。
) b8 @8 I5 X" i5 t      ⑵湑(xǔ):叶子茂盛的样子。
( h. _9 c1 v; a; {9 ?- @# e! \! t* f      ⑶觏(gòu):遇见。3 G2 Y* E. f9 S4 O. f  n! ?3 S
      ⑷写:通“泻”,心情舒畅。- c3 Q8 `5 v. S' `! @1 Q
      ⑸誉:通“豫”,安乐。
+ Y7 `7 y* C9 k7 s      ⑹芸其:即“芸芸”,花色彩浓艳的样子。
9 W, ^% P  M/ Z; i9 c  v      ⑺章:文章,指其人有教养,有才华。一说为“纹章”,服饰文采。
2 q2 D, P  v* |; ~9 l      ⑻骆:黑鬃的白马。. j, X5 d  a7 t- j
      ⑼六辔(pèi):六条缰绳。沃若:光滑柔软的样子。9 w" r& R. `+ w
      ⑽似:通“嗣”,继承祖宗功业。7 y: p8 ]& Q; X) g$ |$ w: _) D
【沧海诗评】& J: W0 u* R; f/ |
      这首诗,历代学者大多认为,是周王赞美诸侯的诗歌,即朱熹《诗集传》所说的“此天子美诸侯之辞”,用以应答那首天子会诸侯于东都讲武时,诸侯赞颂天子所作的《小雅·瞻彼洛矣》。从整首诗轻快而略带跳跃感的节奏中可以看出,诗作者对所遇对象充满了赞美和怜爱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将这首诗宽泛地理解为对相悦者的歌颂赞美之诗。& ~: }( {# N9 a0 g) g7 ]( A0 v
      全诗共四章,每章六句。诗前三章是结构相似的重调,每章的前两句写花起兴,从“其叶湑兮”到“芸其黄矣”再到“或黄或白”,将花繁叶茂的盛景逐级展现在读者面前,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无比欢娱。首章,诗人并没有详写所遇“之子”的具体模样,而只写了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见到他,仿佛是尝到了消愁丹,解忧丸,使自己烦忧尽消,顿感安乐,可谓先声夺人,让人悬想:这是何方高人,能有如此魅力?
; B( \( n' D( e) t1 Y, S      第二章给了一个特写镜头,这个镜头没有对准他的面部,而是对准他的服饰。在先秦时期,服饰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现。这样写,也是委婉地告诉读者,他是一个有身份的贵族,地位尊崇,受人敬仰。对一个男人来说,任何时代,这都是可以加分的。
) Z* D- y! c# {1 j      第三章,镜头放大,转向全景,写“之子”的车马之盛,“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四匹黑色鬃毛的白马,拉着一辆车子,显得十足风光,十分气派。而手里握着六根缰绳驾车的这位君子,可以想象是何等的威风。
7 q/ x( n2 d% m  u1 @      如果只是外表出色,即便再高贵,再威风,也魅力有限。因此,第四章,诗人将重心转移到这位君子的品性和才能。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赞美他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高超技艺。这样的君子,表里如一,德容兼美,自然魅力无限。这一章和前三章前后呼应,相映生辉,使这位君子的形象,呼之欲出,光彩照人。这样的君子,无疑是天子欣赏的贤臣,也是花痴眼中的男神。; I. N; E3 y  F; I/ _2 ?/ V" L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是流传千古、引用率极高的名句,并被凝练为成语左宜右有,形容人多才多艺,干什么都得心应手。《韩诗外传》说:周公在周文王在世时,他的一言一行,都符合做儿子的标准;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年幼,他代行天子之事,出色完成使命;周成王壮年之后,他让出王位,成为谦逊的臣子。他一身三变,不管哪种身份,都做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可谓左宜右有的典范。
3 p; a! x! u% d# z      《说苑》里说:当君子穿上官服、戴上礼貌、拿着礼器,站在宗庙或朝堂上,各级官员没有不敬畏的;当他穿着重丧丧服、腰束麻带、手持丧仗,站在治丧的位次上,前来吊唁的宾客,没有不悲伤的;当他披甲戴盔,站立在战鼓之间,士卒没有不奋勇的。他的仁爱能够怀柔百姓,勇敢能够安定危亡的国家,诚信能够结交诸侯,强干能够抵挡患难,威武能够统帅三军。这就是古书上所说的:向左也适宜,向右也适宜,君子没有什么不适宜的。$ X! q& [! B) X( F# p( B
      苏轼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对内外兼修、表里如一的君子而言,则是:德容兼美有魅力,左右逢源无不宜。
+ e9 X5 p& j$ R1 O9 S0 F+ ^. t

160

主题

9337

回帖

4万

积分

版主

Rank: 6Rank: 6

积分
44504
发表于 2023-7-26 08:01:54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经盛宴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08:21:19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日炎炎,在诗歌的源头,让头脑洗个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消遣。

54

主题

1077

回帖

4380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380
发表于 2023-7-26 15: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0

主题

14

回帖

475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475
发表于 2023-7-26 15:40:48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有收获,方为读书正义。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17:09:0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蓝天小雨 发表于 2023-7-26 15:02
7 U  V7 ~* ]- x8 M/ D

! k, J% E( r( x, C% f6 `" G* L
 楼主| 发表于 2023-7-26 17:09:53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遮世说50 发表于 2023-7-26 15:40
8 O  R# [, K: v+ Y) Q读书有收获,方为读书正义。
7 w$ z, ]$ n  C6 c3 W
小获则鸣,见笑于大方之家!

35

主题

590

回帖

3886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3886
发表于 2023-7-27 08:03:05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23-7-27 08:48:27 手机频道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和四堡 发表于 2023-7-27 08:03) Z6 T* ~, F: A6 x2 ^
学习了

- x/ }3 @+ S; J) B! t多谢雅赏!

3

主题

26

回帖

662

积分

贰.杏坛小葩

Rank: 3Rank: 3

积分
662
发表于 2023-7-27 08:5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接再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 18:22 , Processed in 0.1321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