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舝
8 ~8 S! P4 m4 a9 s$ | 迎亲车轮响格格,美丽姑娘要出阁。
* d6 v, H! j6 Z! S5 Q% { 不再如饥又似渴,娶来新娘有美德。
8 _% _! v- f! \+ g; v$ w 纵然没有好朋友,宴饮相庆自快乐。0 g* Y4 @ `4 l4 d- L
( ~ D; }: z3 P* m p
平林茂密莽苍苍,长尾锦鸡栖树上。
- m3 `7 W% G0 z( I: ?% b 高挑漂亮新嫁娘,德行良好有教养。
# s( O1 H" i7 G9 A# `) Y5 e! e- f) [+ v 交杯换盏真愉悦,永远爱你不变样。
$ V% Y" Q! y4 a% Y5 O# P1 q/ ^& u/ J+ Y g+ a5 k8 \9 N2 M- C% }( x8 w, y
虽然酒味不算美,希望您也喝几杯。, l3 P+ q z. J; i4 Y
虽然菜品不算高,希望您能尝尝味。& j& A/ K- T8 m$ W
虽无美德配淑女,不妨歌舞乐一回。
4 m; x. f- V& D% x1 L3 W
' n( X* J4 f; K! C: _2 B$ V 登上山岗步步高,砍下柞树当柴烧。- l u" @1 S* Q+ w$ w+ q, X
砍下柞树当柴烧,树叶茂密树枝俏。
8 _- m. w# @4 F( o 有幸和您成婚配,心花怒放百忧消。7 i4 @9 Y: G7 p3 v B5 c
1 w j( o8 U8 X3 W H! J3 }
巍巍高山要仰观,平坦大路任往还。$ \ T! N# @# F7 ^1 c8 r, J
驾起四马奔不停,挽缰如同调琴弦。, X* ^' ^/ m( B' q% i2 L% b
有幸婚配好娘子,称心如意乐无边。
, Q. z" c- |4 ~9 b【原典】
1 G$ \ B, ^& k& e1 |/ l0 H1 O 间关车之舝兮,思娈季女逝兮。匪饥匪渴,德音来括。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 l7 J; h; Z& S5 q- H! k: \# Y 依彼平林,有集维鷮。辰彼硕女,令德来教。式燕且誉,好尔无射。3 H6 v/ w% |4 V! x, U
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肴?式食庶几。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 m/ l% x+ n& a9 y v' r3 h
陟彼高冈,析其柞薪。析其柞薪,其叶湑兮。鲜我觏尔,我心写兮。6 N, f3 }9 @" `& T, t+ n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四牡騑騑,六辔如琴。觏尔新婚,以慰我心。* [2 m7 F5 u3 |/ N+ R+ u2 h
【注释】& t- a6 W" |. ]5 P
⑴间关:车行时发出的声响。舝(xiá):同“辖”,车轴头的铁键。7 E) r& C$ |9 [. i
⑵娈:妩媚可爱。季女:少女。逝:往,指出嫁。0 c A: {' c. P+ J
⑶饥、渴:《诗经》多以饥渴隐喻男女性事。+ Y: q! L) }" ~5 s
⑷括:通“佸”,会合。. O, D% q# I0 ?. y
⑸式:发语词。燕:通“宴”,宴饮。/ |1 H6 T( q1 _2 ^6 O
⑹依:树木茂盛的样子。9 U: U: w( _+ o5 i2 r; a
⑺鷮(jiāo):长尾野鸡。
* f& l8 N( T9 n2 h: m @$ L0 N ⑻辰:善良,美好。
) |2 G1 X7 Z. ~ ⑼誉:通“豫”,安乐。! ~& [( w$ c, n% F
⑽无射(yì):不厌烦。
, ~4 k+ f7 D i# x) B ⑾庶几:相当于“一些”。; E3 G. E+ {6 P. l6 G- F
⑿湑(xǔ):茂盛。
, `9 q# M0 n) H- N% n; U: a ⒀觏(gòu):遇见。
5 w' s5 D3 x2 \2 u+ |: ]+ q8 S ⒁写:通“泻”,宣泄,指欢悦、舒畅。7 \" D0 o9 g, b j% ~
⒂景行:大路。; f1 H) W7 ]9 w4 g
⒃騑(fēi)騑:马走不停的样子。
+ C) Q* y# x9 ?9 m9 T+ m R【沧海诗评】" m; F9 o5 L' i; d
这是一首歌咏新婚的乐章,堪称一曲美好爱情的颂歌。身为新郎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位经济条件一般的士人, 在迎娶新娘的路上,没有喧闹的仪仗和随从,而是新郎亲自驾着迎亲的彩车,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情绪。 T: [5 e4 @" F0 N( Y! |& h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前两章重在赞女之德,后三章重在写己之幸,通篇写新婚之喜,思慕之深,结构上跌宕起伏,抒情手法多种多样。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抒情诗。* z% _; {0 t: G2 n
首章写娶妻启程的场面。迎亲的车声在耳边响起,它比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还要动听。新郎亲自驾车,迎娶自己朝思暮想的女神。他的心中充满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而他之所以这样高兴,不是仅限于贪图美色,满足生理上的饥渴,更重要的是仰慕这窈窕淑女的美德。虽然迎亲途中没有浩浩荡荡的车队,没有盛大的仪仗,没有身份高贵的伴郎,可能稍显寒碜,但是,只要这秀外慧中、慧眼识珠、不嫌贫爱富的新娘子不在意,就什么也不会影响到婚宴快乐的气氛。
8 t* C9 y5 @0 [6 d3 [8 L% D; ` 次章写婚车越过平林,看到林中成双成对的锦鸡,联想到车中拥有良好教养和品德的新娘,诗人情怀激荡,许下了真心相爱、终生不渝的誓言。( X k0 E* t- y$ i {& c
第三章是诗人对新娘的深情表白:虽然没有美酒佳肴,自己也不具备高尚的品德,但却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愿拥你入怀,疼你入骨,护你周全,将未来的二人世界化作一首歌,一支舞,一首诗。以退为进,先抑后扬,这样的表达,跌宕生姿,发自肺腑,感人至深。
) P% }/ _7 O0 {/ a- r) M 第四章写婚车进入高山。诗人触景生情,由山上茂盛的柞树,想到“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的谚语,想到自己终于娶到了心仪的淑女。而柔嫩鲜艳的绿叶,就像美丽可爱新娘。这一就地取材的比喻,将咏物和比兴融为一体,让人觉得,眼前什么东西最美,新娘就与之相似。能和这样可心可意的淑女结为连理,诗人的欢愉难以言喻。 N9 ?2 c' e7 z/ k
尾章写婚车越过高山,进入大路。诗人仰望高山,远眺大路,面对佳偶,情满胸怀。想象着婚后要像车手调理缰绳、琴师弹奏琴弦一样,让夫妻生活琴瑟和谐,日子蒸蒸日上,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两句既是叙事、写景,更是比喻。在诗人心中,新娘那美丽的形体和坚贞的德行,正像高山大路一样令人敬仰和向往。诗句意蕴丰厚,气宇轩昂,因而成为表达仰慕之情的最好意象,遂成千古名句,并被浓缩成高山景行这一成语。如司马迁就赞美孔子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意思是说:高尚品德如巍巍高山让人仰慕,光明言行似通天大道使人遵循。虽然我们达不到圣人的这种境界,但心里也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 _4 [: V4 l7 c9 c 这首诗中,诗人对新娘的爱,不仅在于她美丽的外表,更在于她高贵的灵魂,这样的爱,是由外而内的全身心投入,因而显得格外真挚,格外深沉,只怕配不上她的优秀。真是:高山上修庙还嫌低,三生有幸遇见你。这样的婚姻,将会像一座高山,让人不断地向上登攀,不断地提升自我,从而达到理想的高度,幸福美满的未来,绝对可以期待。5 }9 V4 Q8 @5 O$ v
8 B' h+ u* j9 U' J4 @$ s5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