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一名15岁中学生,因对老师日常管理不满,在教室内用砖头持砖狠击老师头部致其昏迷。据澎湃新闻报道,该教师正在重症监护室( ICU)接受治疗,目前仍未苏醒。当地警方通报称,该学生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监控视频显示,该学生拿着砖头从背后连续击打老师头部数次,直至老师倒地不起。如果不是其他同学劝阻,还欲再次对老师拳打脚踢。很多人不禁追问:这个孩子与老师到底有多深的仇怨? 答案令人震惊。据澎湃新闻报道,事件起因可能仅是该学生在校内骑自行车遭班主任批评,因此心生不满。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暴力报复,部分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之弱、法律素养之低,可见一斑。 诸多案例都表明,校园“小霸王”气焰嚣张背后,往往都与家庭和学校教育缺失有关。青春期的少年一旦缺乏正确引导,家庭溺爱,学校纵容,极易滑向暴虐欺凌的深渊。 化解校园暴力,预防更胜惩戒。一方面,要严惩校园暴力,逾越法律底线必受严惩,不让“没成年”成为校园施暴的挡箭牌。 另一方面,要加强生命教育和法治教育,对迷失在暴力情绪里的孩子,应有效疏导,借鉴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等制度,用法治教育化解其心中的戾气,铲除校园暴力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