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85501|回复: 2
收起左侧

丁道师: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平台价值几乎消失

[复制链接]

331

主题

302

回帖

4565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4565
发表于 2019-10-22 00: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我和童之磊、王立新、张蓉等数字阅读领域的几位同仁受邀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了一期关于移动阅读“天下大势”论坛的分享,主办方给我安排的任务是就2014年到2015年中国移动阅读的市场发展,做一个趋势报告的分享。9 O! e' |7 s* ~% Z7 v. }# M
  一开始这种活动我是拒绝的,因为数据报告分享是所有的行业大会中最快枯燥的环节,但凡行业机构分享数据分析报告的时候,就是台下观众昏昏欲睡的时刻。但因为这几天正直世界读书日之际,再加上速途研究院长期以来关注中国移动阅读产业的发展,我感觉有必要把我们对移动阅读行业发展的一些思想和数据分享出来。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里面的学生所学的东西和我们的报告也非常的契合。
! D9 x% p* b0 h: h* ]' g  下面我把当天报告分享的一些干货给大家贴出来,供业内人士和移动阅读爱好者做参考之用。% G' \) c- Y  Y2 ~0 ~

; I/ P% `2 K% a" E8 @. d  中国人的阅读量真的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吗?
$ F) W! i' ]7 X  j1 S  最近说可能很多的小伙伴,都听到这样一个观点“我们中国人平均的阅读的时间,阅读书本的数量大大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业内人士是一片惋惜。甚至在3月5号政府报告上,我们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特别提到了全民阅读的事情。
4 `8 @( R! b8 j) T. ^/ H# K  但是我不太认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在我看来,阅读不一定是看传统的渠道,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你从书店里面、从学校里的图书馆看书,你去看了就叫阅读。但实际上,这个认知太狭隘了。
4 Q7 i1 w$ H5 |# f3 _  那到底什么叫做阅读呢?在我看来阅读就是你的眼睛,通过视觉材料,获取信息的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一种阅读。那这个概念如果我们去引申的话,我们看一段图片或者视频,他也是一种阅读,我们把这种阅读,称为一种宏观的阅读。
( e$ x3 l+ P5 _1 a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我们的国人在使用的各种软件也好,阅读书籍也好,通过掌阅、微博、微信这种APP获取信息的过程,都是属于阅读的范畴,这样来算我们的国人阅读频率反而在大幅度的上升。
1 m: z) M4 c) R" V  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平台价值几乎消失
( o- |# {, f3 Z9 M  {9 V! ]  我们统计了国内几乎所有主流的阅读和新闻类的新媒体平台,发现传统的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着领头羊在新媒体时代彻底丧失了其原本的平台价值的地位,纸媒的相关APP的下载量只占据到行业的3%。8 W, S6 ]  P9 _5 |+ T* T
  当然,平台价值的消失,不代表内容价值的消失,占据97%的这些平台的内容来源也基本都是纸媒。这说明现在的媒体时代,行业进一步细分,分工进一步明确。简单来说,在以往,我们通过人民日报这份报纸来看人民日报的内容,而现在我们通过微博、微信、搜狐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来阅读人民日报的内容。
9 Z7 W4 c( I$ z7 C1 e  这种情况下人民日报的平台价值虽然萎缩,但其内容影响力反而扩大。
( _3 Z% ?' {: U4 W; g  以人为本的新媒体阅读时代- W' @) O) N/ E) B
  北邮的教授王立新在那天的活动上提到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在未来,你在读书的同时,书也在读你。 这其实就是对大数据的一种利用,通过你的阅读习惯,对你的喜好基因进行分析,从而推送相关的内容。& K- L0 s+ [, w
  这其实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以往,内容提供者提供什么内容,我们的读者就得被动的接受什么,而未来我们的读者需要什么,平台提供者就得提供什么。8 Q. b1 z$ W3 z6 s6 j
  而拥有这种提供内容的能力,就必须依靠大数据或者物联网的方式进行传感器的布置。前者大数据这个比较好理解,已经被今日头条这样的平台广泛的应用,后者利用传感器进行传感需要硬件的支持,需要我们的手机或者上网终端的摄像头或者其他传感器捕捉我们用户的眼球或者面部表情,从而推算出用户的喜好,进而推送匹配用户需求的内容。" J2 p) C  J: K( ~4 |9 \5 y* r
  当然,在我看来,现在的所谓大数据推送,不管是优酷网还是今日头条或者市面上任何一款产品,从长久来看有损读者信息获取的全面性。因为这些推荐都是根据用户过往的行为记录做分析,然后根据过往的喜好来给用户推送信息,一个爱好体育的读者,推送后看到的都是体育类内容,喜好看电影的又都是电影相关的资源,这样真的好吗?这些平台运营方没有考虑到信息的获取需要多样性、多维性,只是一味的推荐用户喜爱的,最终用户的信息维度越来越窄。
; p: u! b) X! Y4 X* N/ t) \2 V' W  移动阅读类APP亟需尽快提升品牌影响力4 I4 q% W( o& W" d# {) E
  移动阅读行业有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是:我们的相关企业知名度和其体量不成正比,掌阅、书旗、QQ阅读都有好几亿的用户了,但用户却对这些品牌认知度非常有限!! e; A; E. J  P: q  e
  以掌阅为例,掌阅目前下载量,应该是突破了4亿,现在是接近5亿了。但是我们的很多用户,都没有听过这样一款APP,甚至说我们的很多用户,每天在使用掌阅,但是我们不认为我们是他们的用户。: X: q2 O. }' V
  这是因为这一部分移动阅读的客户端,普遍品牌较弱。举个例子,三星手机,或者OPPO手机,系统自带阅读功能,这个功能不是三星,也不OPPO做的,而是我们的掌阅,这种第三方的一些平台所提供的这些功能。而我们的用户可能每天使用这个功能,每天在进行阅读,但他可能不认为他是掌阅的用户,不认为他是这个客户端的用户。导致这一类型的平台,处在前几名的,应该是前五名的每一家用户量,或者每一家的下载量,就累计的下载量都已经过亿了。但是普遍知名度较低,没有前几名的新闻客户端的知名度高。
2 p, ?5 G! z' W  这其实给我们的相关企业也敲响了警钟,没有品牌知名度和认知意味着很容易被取代,所以我们的掌阅、书旗、QQ阅读、和阅读乃至三大运营商的阅读基地2015年和更长久的未来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提升品牌价值,建设系统内的用户体系,打造一个用户强关系的社交体系,方才能真正持续高速发展。
/ V( ^, M+ B% S) @6 [3 X6 ?      【作者丁道师,系速途研究院院长】2015年5月15日
% [& e' q0 U/ q* K/ z; Z" o! \7 N) t; J+ E0 ?2 I
发表于 2019-10-22 0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势所趋!

77

主题

2015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246
发表于 2019-10-22 21: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科技的发展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肯定会有一些我们熟悉的物体逐步退出舞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1 21:59 , Processed in 0.1418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