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市住建局:全市住宅总量已超400万套3 b5 A9 \6 K4 K1 L, }! r/ m
; I4 N* D4 z" ?0 ~3 p 人均住房面积接近34㎡,10年间增10㎡1 ^' a9 S0 V' t( z) p
2 q; ~/ B( G2 G+ r! o; p/ B 套户比远高于全国水平,但居住水平不高: ~2 \. o8 D, {3 U
9 D e1 f/ J$ W: \ 刚需换房需求旺盛,新房热度超二手房' n: ^/ J. ?. M
$ K2 C/ }& }) ~- P. u 西安市住宅房屋总量已超过400万套,成为近期房地产市场议论的热点。在商品关系中,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那么西安到底有多少房子?真的很“缺房”吗?
. k' s& i3 N5 A6 R5 r7 N& P8 U* R/ d: Z& i& O; b+ m6 s1 Q+ r; U
400万套只是一个保守数字
/ h1 m# \2 X+ K7 r) [6 ^3 Q" R1 I& A; X! c( {% ^6 r2 Y% h* s/ s
西安住宅或再多百万套
3 O; @% @: d: n! [: C
8 W9 V6 r; Y4 L& [ _* d 西安房价在近两年快速上涨,那么,西安到底有多少房子?近日,西安市住建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西安市住宅房屋总量已超过400万套,其中不含农村、城中村、部分军工单位及城改安置房的住宅房源总量。6 f3 g5 s i# f) n0 n& ~" m
0 j* p* U L1 p/ l$ u6 ]0 j, a: T% w 独立地产评论人李连源认为,如果将农村、城中村、部分军工单位及城改安置房的房源数量,90年代旧城改造的居民安置住房,这些住房都算上的话,“大概还有120万套左右。”1 Z7 j, W0 o# c9 c
+ a/ D9 R* L: V2 G+ z
而西安金融行业人士周文豪认为,按照官方统计,截至2018年,西安累计建设住宅约2.2亿㎡。按户均100㎡计算,差不多就是220万套住宅。如果户均面积再小一些的话,套数可能会更多一些。1 W! Q: v* p5 w- N# p6 x
9 S2 l% ?8 ~) }! B8 C “欠缺产权登记的安置房等是统计难点。”美城股份首席市场分析师沈玮表示,西安城六区曾有292个城中村,到2017年已启动221个城中村的整村拆除工作,每个村从数百至上千户不等,由此需求的安置房源可能在20万套以上。( e8 K9 N6 z3 W& M% \. W9 O( }
8 H( \. b0 p! a4 n 西安存量房市场中也存在不少小产权房。由于西安城改项目数量在全国省会级城市里面居前列,可以判断,西安的小产权房数量不容小觑,比如沣东新城的三桥区域,就有小产权房的小区将近20个。3 H5 W2 l( Y; l, t( i4 s5 @
) X& H+ z( |8 V6 a8 w h. m
这些房源没有取得权属登记,统计相对空缺。“曾经有媒体报道说,西安小产权房占现有住房30%。近几年,西安商品房数量增长明显,小产权房占现有住房15%左右,大概60万套。”李连源分析。
6 z1 W) D$ f$ R2 {) k0 k
6 S# p" n, u5 i+ c: M# c 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的一些城改房和棚改房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没有获得房产证,这一部分占比也比较高。业内判断,小产权房+城改房(没有产权证)+棚改房(没有权产证)+城中村+部分军工单位的房子,保守估计或在120万套左右。这还不包括农村房子,如果算上农村的房子,数量更大。
; i3 R0 A6 {0 ~4 ^: e
+ J2 r3 ]! W1 v8 ? i 西安人均住房面积接近34㎡
6 f9 U6 p! a9 K0 `: @' v! M% f5 P3 R0 ^2 U/ [
十年间增加了10㎡
5 G8 N3 p @2 T; t8 Y6 P/ ?5 g% w0 g' v- |
从1986年全国第一次房屋普查至今的30多年时间里,西安住房数量出现了巨大变化,很多住户都有过换房和搬迁经历。西安人的居住现状如何,近年来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5 M0 A; {* m3 J' J9 s4 ]/ Q: V: s( a% {- V( f4 v$ j* o
据西安市统计年鉴显示,截至2017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7㎡,也就是说,平均一户三口之家拥有101.1㎡的房子。按住房来源区分,87.7%属于居民自有住房(包括自建住房8.9%、购买商品房34.2%、购买房改住房35.5%、购买保障性住房4.1%、拆迁安置房4.2%和继承或获赠住房0.8%),租赁住房和其他分别为10.1%和2.2%。0 A* `2 N! W* n& g5 u
) B& V$ {1 b4 F. f/ A$ X 资料显示,2007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只有23.63㎡。十年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增长了10.07㎡,增幅约42.62%。“越来越多家庭取得自有住房,这是客观事实。”李连源认为,但这并不代表购房需求不存在了。许多住在房改房、保障房及部分拆迁安置房的居民面临换房需求,将和新增人口一起成为商品房消费主力。 q* l) N# C, q( T4 R8 x% k6 b& D
/ ]7 R+ g3 l5 e" J! V
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安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偏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6.9㎡,比西安的33.7㎡高了3.2㎡。此外,在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17年有87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小于30㎡,占比25.8%;127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30-35㎡之间,占比37.7%;88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介于35-40㎡,占比26.1%;35个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于40㎡,占比10.4%。/ Z: O8 r& ?0 |3 t* u1 h
+ D2 @. i4 ?! ]) ]: ~' ~% x
不过,以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定义的人均住房面积,恐怕不足以反映城镇家庭住房的不平衡程度。有分析人士提出,考虑住房实际使用中存在出租、出借甚至空置情形,人均住房数据可能会低估富裕家庭产权住房面积,也会高估贫困家庭的产权住房面积。
3 a0 G3 }+ m/ Y4 e" }' s+ a! b, O) p
西安套户比存在过剩之嫌4 B! i/ i2 h; H; F
. p* ?& C7 d/ a# u2 F& h# @/ b: r 但刚需换房需求依然旺盛8 u- M& k* b; [: }2 H: a5 q) y5 Q
9 s6 e7 o+ t* T' }
任泽平在《中国住房过剩还是短缺》的报告中,用套户比(即厨卫浴齐全的成套住宅套数/常住家庭户数)对国内住房供给情况进行评估:2017年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为1.07,不存在过剩问题。按现有住房存量和人口规模,西安套户比状况如何?
/ M3 M0 o2 b C; F8 W& C; \# {% s3 V, _0 I, E z
截至2018年年末,西安常住人口1000.3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40.37万人。按三口人为一个家庭,约有246.79万户常住家庭。即使以400万套住宅计,每户常住家庭拥有住宅约1.62套。套户比是衡量住宅存量充裕程度的国际通用指标,一般认为其衡量线为1.1。小于1,表明住房供给总体不足;等于1.1,则表示住房总体基本供求平衡。如果仅仅看套户比西安要远远高于全国水平,存在明显的住房过剩。; C, S/ ^9 [; @& x$ @, d/ G/ Q
' z! C, q+ V3 Y
按照前述的表述,不包括农村房,按照520万套房子计算,西安每户家庭平均拥有两套房子。
- R9 {3 Z- f* B
4 A9 B$ p6 Y$ i' j2 y7 ? 国内房企万科在2015年年报中也曾提到内地49个城市套户比状况。截至2014年末,套户比低于1的有北京、上海等12个城市;套户比超过1但不超过1.1的有济南、武汉等8个城市;套户比超过1.1的有西安、成都等29个城市。并指出,“2014年和2015年商品住房新开工面积的持续下降,有其合理性,这是去库存的必经过程。”& z5 Q! c$ |: y
[/ x* e D+ t; e' T
李连源表示,如果仅以人均住房面积或套户比来推算,西安住宅存量的确有过剩之嫌,但并没有体现出住房资源不均衡现状及不断变化的居住改善需求。
2 D2 J, _8 _4 B3 N7 j$ Y
h: ~: l6 l7 F$ }8 \$ u7 B 西安住房市场仅从套户比来看,似乎是过剩,但是实际情况是相对短缺。周文豪分析,一是大量居民的居住水平较差,住在2000年以前的老旧住宅里面,没有电梯、停车位、天然气、暖气,甚至欠缺物业管理,就更不要说城中村的居住水平了;二是每年大约有3%的房源在自然折旧,而最近3年的住宅销售面积大约只有1800万㎡,新房对于折旧房源的替补不足。
6 }2 \0 g* X- y. _5 Y5 k4 f; l1 H Y' P7 w
家庭规模小型化,被视为住宅增量市场的另一机会。数据显示,我国家庭户均规模从1982年的4.41已迅速降至2010年的3.09,其中2010年城镇家庭户均规模为2.85人。华商报记者梳理近年来西安统计数据发现,西安城镇家庭户均规模基本维持在2.7-2.8人。- h8 r4 c. p. D8 T1 a
7 V" \3 Y# }5 S4 b
“家庭规模小型化可能会带来更多居住和更大的人均住房面积需求。”沈玮指出,因生育率下降、晚婚、不婚和离婚率提高、寿命延长、人口流动等因素,家庭规模小型化几乎是全国甚至全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 |" P9 j( }% D I k1 C* l2 y
( o. P! Q% W* F; H m( E 新房热度超过二手房2 e8 O7 Z2 V0 g
1 ~8 m- k; V/ W; x
主要因新房更具投资价值
# a8 \( F2 R! b' y( p1 B0 u2 q, }! D X: S
西安房子看起来并不短缺,但在新房销售市场,要买一套合适的房子却并不轻松。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安住宅销售面积933.12万㎡,同比下降10.8%。
- E7 L8 ]* B0 y( r
* B3 g) y$ r$ E# z9 |5 }: [+ |) k! y 销售规模下降背后,是新房供应相对偏少。上半年西安有3.75万套房源获得预售证,但仅有42925套房源进行线上登记,意向登记的家庭达128969个(含重复登记)。截至7月29日,7月份西安共有4815套房源接受线上登记,意向登记家庭数量达15766个。今年1-7月份,西安大约有近5万套房源进行线上登记,意向登记家庭则超过14万。3 }& n# G! Z) [
+ ~& {# p* r% ?! \; \
意向登记并不能完全反映实际需求。因为有大量房源出现核验未通过的情形,与意向登记时的火爆对比鲜明。以7月份推盘的22个项目为例,只看意向登记,1套房子有3个家庭争,但实际上,最终摇号的为12个项目,还有10个项目形成流摇,千人摇与0通过并存。8 }* h2 Y9 R( d6 Q: |. B) ^
: ?% O9 l6 N" J9 E& w
新房市场登记火爆,存量房市场只能说有价无市。据诸葛找房研究中心统计,今年上半年西安二手房挂牌量逐月上升,1月份挂牌量超过6万套,而到了6月份已升至9万套以上。7 V n+ A* G& L3 {' m$ @( f
1 B, x! c# \- L0 w( x) `" e
“西安虽然存量房规模足够大,但二手房交易量不及新房的一半。”沈玮表示,除了二手房权属限制交易,新房的金融属性在现阶段更强,从而吸引了更多资金流入。8 A& N5 S7 [) I
, H+ l( M: ]* F6 K 周文豪认为,政策因素对新房市场的影响要高于二手房。性价比较高、售价吸引力强的房源,在购房者眼中,成了只要摇上就是赚,这种买涨预期是二手房无法相比的。
. B4 T9 X7 I3 F1 l: w
3 b0 Q: A" T: B7 K" S6 M3 b 不过,新房热度的持续也存在不确定性。沈玮认为,限购升级和供需变化滞后,未来一段时期西安新房销售可能将出现较明显变化,进而对居高不下的楼盘定价产生影响。8 L- [0 N/ I; f$ P# k# }0 J
3 u. Q* T$ |7 ~) S1 _; n1 K0 k1 X 房价分化是趋势, [1 k! {1 I% j K- `
% z0 W. `* k+ l+ I
物有所值的好房子仍然短缺0 A J) G! }8 z2 C
: m2 C2 Y' l: V0 N8 ~; h+ { 包括西安在内的大中城市,楼市热度主要是因为城市化进程导致的人口向资源优势城市集中,导致住房结构化供需不平衡,这恐怕也是目前大中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核心因素。除此之外,市场炒作,投资非理性,资源不均衡等,进一步扭曲了结构化的供不应求。. P( M" q0 ~0 C! D2 z8 F: j
6 A0 }* q o" f5 u6 i 既然住房需求持续存在,那么应对这种供需矛盾,增加供应自是应对之策。而现实却是,在价格门槛提高以后,物有所值的好房子仍然面临短缺。在今年中消协公布的《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商品房销售纠纷仍是投诉热点之一,不按规划宣传和销售、给消费者带来严重财产损失等几乎是年年都会提到,与居高不下的房价相背离。
9 D) w' s5 ?! n% r# r
. m, F i& |' k9 H3 s) ]1 {$ [ 李连源认为,西安的房子其实已经饱和,而这种饱和就是“价高质劣”的住房已经饱和,不少楼盘照猫画虎、看样学样,市面上真正注重品质建设并付诸实现的项目,占比仍然偏少。他说,未来住房需求一定是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这需要开发商在产品设计上做得更精细,同时对质的把控更严格,让价值与价格相吻合。; w; O0 K: K* w6 L8 }
5 U+ R* x4 E% b3 b8 E- f0 ]
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谈到,从数据可以看出,西安一个家庭已经平均拥有2套房子,仅从数量来看,已近趋于饱和。但是,根据西安的实际状况来看,缺少的是品质较好的房子,比如南北通透的高层户型、两梯两户的小高层、花园洋房。未来,高品质的房子价格会越来越高,而品质差的房子甚至会出现降价。西安二手房的挂牌量从年初的6万套,到了6月份已升至9万多套,就是例证之一。
% Q$ K( o+ ]+ ~! ^ [
. I/ D+ N+ X9 b6 _& r2 k 沈玮表示,西安住房市场的增量来自于两部分:一是新增刚需;二是刚性改善,他们对于居住的诉求是存在差异的,也是不受新房或二手房限制的。虽然不同人对好房子的具体定义都会有所不同,但优质优价的房子才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华商报记者 李程 李王艳(华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