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大西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倡议书7 [7 C7 N, |8 B7 d6 g0 m( h
全市广大市民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朋友们:* y# t9 x6 E- `8 }1 L+ t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力促进大西安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我市自今年起确定每年2月15日为“西安生态日”。这是我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为此,西安市文明办、共青团西安市委、西安市志愿者联合会共同向广大市民和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志愿者朋友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 响应号召,做大西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宣传者 要围绕“爱我秦岭 爱我中华”这一主题,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并主动参与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落地生根。要自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着力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社会新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绿色之城、花园之城、宜居宜业之城。 二、 主动参与,做大西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推动者 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倡导生态道德意识,不断强化生态文明观念,通过广泛组织全方位、广覆盖的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吸引更多市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领绿色环保时尚的生活方式,用真心和爱守护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促进大西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齐心协力推动大西安绿色发展良好局面。 三、 自觉行动,做大西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践行者 保护生态环境,关爱“父亲山”“母亲河”,是每一位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每一名志愿者心向往之的职责担当。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各类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积极参与“烟头不落地,西安更美丽”主题实践活动,不乱搭烧烤摊,不乱焚烧杂物,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有效控制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污染,为建设良好生态环境作贡献。 四、勇于担当,做大西安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监督者 要旗帜鲜明,以主人翁的姿态,对社会生活中各类有损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和事,敢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生态家园。新闻媒体要常态设立专栏专题,广泛宣传全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案例,要对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和谐的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批评,积极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到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重大举措和行动。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打造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文明城市而努力奋斗! 西安市文明办
) ?; U3 Y- j8 l# z% E. p共青团西安市委
4 h; d& B' w# r! ^) S西安市志愿者联合会8 M9 G0 p6 i5 a( l
2019年2月15日 “生态日”成为西安新“热词” 今天是西安首个“生态日”,这几天,“生态日”也成了西安的新“热词”,引起了市民和专家的热议。记者昨天采访了几位专家,让我们听听专家们对西安设立“生态日”怎么说。 “设立生态日! H( y3 R& E6 t" z. k- _6 t( j
是政府肯担当的体现” 西安市委党校副教授李娜说,西安设立“生态日”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入践行,标志着西安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迈上一个新台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一国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好绿水青山、利用好绿水青山已成为社会共识。设立“生态日”是政府肯担当的体现。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是城市治理者肩负的重要责任,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近些年来虽然西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也面临一些群众关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西安设立“生态日”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勇于直面问题,回应公众诉求,并有诚意为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搭建平台,激活社会能量,从而使社会各方为保护秦岭,为西安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宜居而贡献力量。 李娜说,设立“生态日”有利于提升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环境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众的生活方式、生存态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效。“西安生态日”的确立,将不断地提醒公众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并践行之,倡导人们以生态的眼光看待自然、以生态的理念促进发展、以生态的方式绿色生活,书写美丽西安、美丽中国的华彩篇章。 “设立生态日是
0 O# D0 D8 J* g1 N西安‘生态自觉’的提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薛立尧说,“西安生态日”的设立,反映了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在新时期发展道路上“生态自觉”的提升,也标志着西安城乡物质空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层面生态文明建设之间搭建起了相融互通、双轨并举的“桥梁”。城市是一个以高度人工形式利用、改造、影响土地自然本底的复合型空间聚合体,也形成了特有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中的人,既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压力的“增压者”和“减负者”。“生态日”的设立正是要唤起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态意识”,让大家以己之力、积少成多地共同发挥出“环境减负”与“生态增容”的作用。前不久,西安市已决定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也正式启动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同时也高效、科学、持续地实施着秦岭生态保护、河湖水体治理、公园拆墙透绿、城市街景美化等专项工作,这些具体的决策、措施着实让市民与游客获得了切身的感受。由此,“生态日”的设立,则能更加提升公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角色,拓展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与“建议权”,也可激发起大家自觉维护卫生文明、贴近低碳生活、监督清洁生产、营建优美生态的意识与行动。 “生态日将助力推进2 f" D' l3 \" R$ T; e. t4 P- V9 d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东红说,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十八大以后,环保领域举措软硬相济、全面“升级”。首先,设立“西安生态日”不仅于法有据、彰显政治站位,是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的重要体现。其次,一个地方为生态设“节”,更提供软氛围,丰富政府与公众的生态观念与实践,助力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此外,国内外城市设立生态环保相关节日的名称不一,但内核一致,“生态日”设定是借鉴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结果,也是该领域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2月15日,我们迎来首个“西安生态日”。今年的主题是“爱我秦岭 爱我中华”,既有地方环境问题重要性、针对性、特殊性,更能培育人民群众的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公民意识。通过持续系列活动的设计、组织、引领,“活动日”的效应必将不断放大转化为日常的自觉遵循。持续增强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效果,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让每个人都成为西安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监督者,夯实和筑牢生态环保的群众基础,汇聚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城市的强大合力。来源:西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