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孙的从警芳华 V4 {$ T2 K( u) X2 s
你见过满大街马车牛车的场景吗? 你见过偌大个县城就一个警察指挥交通的场景吗? 你见过警察骑着自行车载着违法人员的场景吗? ...... 这些,对于年轻一代的我们来说,是无法触及的“故事”。 但是,这却是老一辈人无法抹去的记忆。怎么会说到这些呢?今天,我们来讲述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孙文杰的从警故事。 135编辑器老孙是个宝,大伙都知道。平日里,他在单位的状态就是“沉稳话不多,埋头干工作”,可跟年轻人们说起自己几十年的从警故事,他就像站上讲台,一本正经地打开自己的话匣子。+ R9 K, p2 s; d2 }: e. D- E
39年前,老孙脱下了军装,穿上了白衣、蓝裤的警服。那一年,他20岁。老孙在派出所呆了4年,剩下的岁月,就都奉献给了交警工作,直至如今。
( w) o9 T! {! r7 w2 \9 i
“在派出所的时候,就已经干过交警的工作了。”老孙说,当时所里安排了四个人,两个人负责处理事故,两个人轮岗指挥交通,还要骑着‘二八’巡逻,都是兼职。“《户县县志》里面有一张大十字的旧照片,上面站在十字中间指挥交通的人就是我。”提起这事儿,老孙显得特别自豪。几年后,户县公安局正式成立交警队,当时就只有他们4个人。自此,老孙正式开启了他长达30多年的交警生涯。 30多年间,老孙先后在城区、大王、余下、巡查、事故等几乎所有的中队都待过,最后到了车管所。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着实艰苦。老孙回忆,交警队成立之初,没有驻地,都是临时租用别人的地方,都把户县东南西北几个位置都待遍了。在大王中队那几年,也是租地方办公。 “感觉像是在打游击战。”他乐着说起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年,大王中队租住在一家电镀厂,房间简陋,仅有一样家具那就是床板。一天晚上,他睡觉时翻了个身,“吱”地一声把他吓醒了,起身一看,发现身下多了一只死老鼠。很快,老孙“睡觉压死只老鼠”的段子就在同事之间传开了。 提到在大王工作的经历,能看到老孙骨子里那股认真劲。90年代初,从宝鸡到西安班车沿线出现的一个“斧头帮”,专门拦路抢劫、敲诈勒索。当时,周至、户县两地公安局全力搜捕这伙犯罪分子。老孙在盘查过往车辆的时候,眼睛很“毒”,竟意外在一辆公交车上发现4名犯罪分子。当时他身单影只,亮明身份后,其中两人夺门而逃,他很快用仅有的一副手铐将其中两人擒获,交给周围群众帮助看管后反身又追了过去。很快在附近村民的帮助下,另外两名犯罪分子被成功抓获。“老孙果不凡,只身破大案”,一时间成为当地美谈。 说起老孙的交警生涯,就不得不说他和车的不解之缘。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经济尚不发达。他所在的城关派出所,出警、办案基本靠“腿”,奢侈一点就是自行车了。 有一年,他和同事去兴平、岐山出差。一辆自行车,两个人,一人背一个大包,包里装着满满的一包馍和咸菜。这一走,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的光景。当时旅馆几乎很少,一到晚上,他们就会找一家当地群众对付一晚。 那些年,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办公、执勤,踏遍了所在片区的大街小巷。这些景象,充满了年代感,现在的我们也只在时间久远的电影电视剧里面看到过。 老孙说,当时办案很简单,也很有效率,群众非常理解支持警察。通常一辆自行车,一个人就能带回一名犯人。有的时候,甚至可以用拖拉机拉上一车违法人员。 当时,县城大街上几乎都是马车、牛车,指挥交通很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防止牲畜粪便乱洒,所以见到马车上没有装粪笼,他们就会上前提醒。那时候,自行车都属于“奢侈品”,买自行车都必须有政府发的票才能购买。 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摩托车逐渐出现。 先是二轮摩托车,后来又出现了“边三轮”。 摩托车出现之后,为了规范管理,摩托车驾驶证考试也在当时应运而生。“其实那会考试也特简单。”老孙说,只要你能骑着车在考场内成功“溜”一圈,答完手写的考卷,就算过关了。 当时,在警队里最受大家喜欢的摩托车就是“边三轮”。这种带车斗的“边三轮”行驶在大街上威风凛凛,特赚回头率。老孙说,特别是坐在车斗里面的人,带上个墨镜,那种感觉丝毫不比现在的豪车差。 90年代中期,局里有了第一辆“四轮警车”——北京吉普。这种底盘高、空间大、动力强,跋山涉水几乎无所不能,可以战胜任何路况。老孙说,虽然有了吉普车,但是当时会开的人并不多,对他来说,自行车还是对他的最爱。他觉得,骑着自行车去走访老百姓,更有亲切感。 在局里有了第一辆吉普车的十年后,也就是21世纪初,就开始有了涂装的制式警车,蓝白相间的颜色一直沿用至今。当时的警车品牌主要是普桑、三菱等。 老孙深切地觉得,那时候社会发展的节奏很快。 再往后的十年里,警车越来越多,警用装备越来越齐全。警用交通工具都已经有了警用直升机,新的科技诸如警务通、无人机、天网工程...... 亲身经历过社会和工作环境的沧桑巨变,老孙感慨良多:“巡特警、出入境、户政、经侦......新的部门不断衍生出来,工作职能划分越来越具体,工作效率更高了。”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生活也在逐渐改变。老孙说,他从警的初心从未变。在车管所,作为单位“老古董”的老孙深感车管工作的重要性,主动学习车辆管理的相关知识,现在也成为单位年龄最大的“行家”。
( p& b5 [$ K$ z$ K! @+ z距离老孙退休,仅剩几个月的时间了。即便如此,现在的老孙依然站在车辆审验、走访群众的第一线。每天迎来送往,给群众办事、解决问题,用老孙自己的话说,在岗一天,就要发挥自己一天的作用。
, ~# X. H7 ^8 I4 j9 R# x ) A5 {! g: s# G1 e' W/ ^6 g7 }
车管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仅爱听老孙讲曾经的从警故事,更爱跟着老孙学。在车管所工作数年辅警小李说,孙叔这么大年纪还这么醉心于工作,作为他这样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0 n8 I; A1 i7 p G/ l7 x/ y( J" U( k谈到即将退休的话题,老孙虽呵呵一乐,但是分明眼角含着泪。
芳华如初矢志不渝& R. Y5 m+ ?0 m' k. R1 i
来源 西安户县公安7 L2 k, O2 {& G: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