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876|回复: 2
收起左侧

中国农民性格的另一面

[复制链接]

53

主题

643

回帖

5947

积分

肆.江湖一剑

Rank: 5Rank: 5

积分
5947
发表于 2018-9-28 08: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农民性格的另一面 ————转自黄群的博客文章。黄群,代表作《黑梦告白》       -
       中学历史教材常常用这样的语言评价每次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某某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某某统治的衰落和崩溃。”很明显这样评价是对劳动人民造反有理的肯定,屡屡证明农民阶级永远是站在封建专制对立面得。但为何每次农民起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似乎对封建专制没什么改变,最后还是西方的坚船利炮把封建专制统治给灭了 。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站在农民阶级的一端,因为农民在中国历史上不只是一种职业,而是底层社会的一个统称。但这不能说明农民阶级是封建专制之外的社会体系,只是封建专制的一个板块而已。所以,农民阶级并不是封建专制的反对者,恰恰是拥护者。农民阶级的造反起义不是想真正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其目的是不想被别人统治,是想统治别人,只不过是谁统治谁的权利之争。所以,就算刘邦、朱元璋等人起义成功了,还是脱离不了封建专制的恶性循环。 -
     刘邦、朱元璋的成功仅限于破坏了他人的专制政权,建立了自己的专制政权。而百分之九十的农民起义仅仅是破坏。这取决于中国农民的另一面。 -
       中国农民给人的印象是往往是纯朴善良,憨厚老实,这是世界上最好欺骗的一群人,只要能让他们吃饱肚子就行,不像西方公民一样为一种在我们看来无不足道的权利争的面红耳赤。中国古代所有的农民起义没有一个为了某某理想社会的,都是被逼上了绝路,为了一日三餐勉强的活着。这样的最低标准的动力,和长期受压制的性格,农民们显示出了另一面——残暴。 -
      当时的农民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专制制度,什么是民主,什么是自由。他们只知道自己今天中午没有吃的。所以跟着自己从未见过面得起义领袖东奔西走。每攻一座城池前,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在推翻谁?是在为谁作战?只是知道拿着武器冲进城去就能有两个馒头吃的。但当他们攻破城池的结果大大出乎了自己的预料之外。岂止能得到俩大白馒头,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能搜刮大量的金银财宝,说不定还能弄两美女玩玩。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有娱乐项目——杀人放火。他们突然觉得杀人放火这么好玩,比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痛快多了。 -
      中国农民性格非常奇怪,总是徘徊于两个极端。要么善良到了极端,只要有俩馒头吃,就能老老实实的活一辈子。要么残忍到吧杀人放火当成娱乐游戏。要么肆无忌惮,要么对极权顶礼膜拜。
       张宏杰在《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里写道:“虽然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而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但是在某些绿林英雄的性情深处,暴力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娱乐方式。” -
       造成农民暴烈行动的原因很多,最总要的有两点,一是长期被封建专制压迫,造成对统治阶级的根深蒂固的仇恨。当仇恨感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达到快速的蔓延。从仇恨帝王到仇恨婴儿。据史料记载,明末张献忠起义军中竟然出现油炸婴儿作为娱乐的一幕,但在历史中这样惨无人道的事情也被光荣的扣上“起义”的帽子。这就和现代社会出现某人因为仇恨感报复社会的现象是相似的。
     另一个原因是张宏杰所提到的“底层文化中,人道精神的缺失。”其实在我看来,不仅是底层文化中缺失人道精神,在中国古代任何一个阶级文化中,都缺少人道精神。主要是因为农民阶级是当时社会的主体,这种缺失显而易见。 -
      中国农民的性格十分复杂,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一群人。他们善良纯朴,他们邪恶残忍。这样反复无常的变化不是农民阶级本身所能控制的,而是取决于他们的领导者和社会环境。

80

主题

380

回帖

1万

积分

陆.听雨闲人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106
发表于 2018-9-28 10: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改变不了你们就加入你们,加入不了你们就推翻你们

144

主题

352

回帖

2759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2759
发表于 2018-10-1 20: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5 20:24 , Processed in 0.1560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