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种醇香甘甜的酒,把西北人性情里的豪迈与粗犷都化作了杯中甘露,醉倒了漫漫时光。这口历史沉淀下的绵甜味道,便是著名的“黄桂稠酒”。* y' y. A! I8 [. ^- b* a$ R8 E5 d
黄桂稠酒采用西安市鄠邑区秦渡糯米纯天然发酵而成,状如牛奶,色白如玉,不仅汁稠醇香、绵甜适口,适量适时饮用还有健胃、活血、止渴、润肺之功能,自古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 Z! |5 R, A5 g- A3 a 1956年,郭沫若在西安考察时品尝了热腾腾的黄桂稠酒,连声称赞“不是酒,胜似酒”。黄桂稠酒的酒精成分含量仅为1.5%左右,不胜酒量的人可以畅快地喝起来。起一杯入口,醇厚的黄酒和醪糟间,夹杂着丝丝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5 C a2 e z! j& W6 ?% U' ~
《诗经·周颂》中记有:“丰年多黍多徐,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蒸畀祖妣,以洽百礼。”诗句中的“黍”指黄米,“醴”就是甜酒。可见,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关中地区就已经是黍稻等农作物的盛产区,并且用盛产的黍稻酿造稠酒。后来,人们在酒中配以黄桂,使其充满黄桂芳香。
8 S5 U- n( t. y( D2 [+ l1 i) h1 b1 o “黄桂稠酒”的另一说缘起杨贵妃。据说,当年杨贵妃被味美醇香的稠酒倾倒,当即将手中的黄桂花赠送给了店家,店家灵机一动将桂花蜜制后加到了酒中,使酒更具特色、清香远溢,“黄桂稠酒”便由此传开。
, U2 U: Y' B7 \/ H. B' D. c, c9 Y 千年来,黄桂稠酒的做法一直都遵循继古法酿酒工艺,经过浸泡、蒸、晒等多道加工程序,最后发酵而成。贾平凹先生曾在书中记载了黄桂稠酒的做法:“泡米:清水入缸,淹没江米,木瓢搅拌使脏物上浮撇而弃之。四时为宜。蒸米:上笼,烧大火,熟烂达八成,离火,浇水,先米中间后笼周围,温度降至三度以下即可。拌曲:平散摊开在案,撒曲面,拌,需均匀。装缸:先置木棒一个,于缸中心,将米从四周装入轻轻拍压,后木心转动抽出,口成喇叭状。白布盖之,再加软圆草垫,保持三十度温,三天后酒醅即熟。过酒:将缸口横置两个木棍,铜丝萝架其上,萝中倒多少酒醅,用多少生水几次淋下,手入酒醅中转、搅、搓、压,反复不已,酒尽醅干。酒中放糖精,加桂花,加热烧开。”
$ j# w" O; C( | 时光匆匆走过三千年,黄桂稠酒的醇香也绵延了三千年,成为滋润三秦大地的滴滴甘露,也成了世代关中人心里放不下的浓甜绵香。游子归来,邀三五好友围坐桌前,点上几样地道的西安小吃,再配上一壶饱含历史与故乡韵味的黄桂稠酒,把酒言欢间畅聊人生理想,笑谈生活百味,那感觉真的是“嫽—扎—咧”!来源:西安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