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搜索
热搜: 户县
查看: 3386|回复: 2
收起左侧

【转载】您该了解的科技骗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 17: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该了解的科技骗局
6 G. e2 g: E& C- `" Z% x; ^1 O5 ^
标签: 美国左旋肉碱事件回顾地沟油收视率生活常识杂谈分类: 世界百科
' N* s9 U" k/ x
                                      左旋肉碱减肥$ Y1 E9 b/ _2 l  b+ p1 B
事件回顾:   
1 P. z/ }; W8 J3 R' c8 u今年年初,在某电视台知名养生节目中,一名“营养健康专家”推荐了名为“左旋肉碱”的类维生素物质,称左旋肉碱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性很高的营养素,减肥速度快,不运动也能减肥,28天最少可以减掉10斤以上。“专家”的介绍让左旋肉碱迅速在城市白领中风靡。经记者的调查发现,网上销售的左旋肉碱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销量可观,一家点击量较高的网店中,瓶装左旋肉碱的月销量接近6000件。4 j" ~! \% T2 C5 F. {

$ v1 C7 B3 p/ x1 ~- q% |科学揭假:沈雁英: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营养师    王大宏: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 y% [& ?7 b3 C- i   人体需要通过燃烧脂肪获取能量,而脂肪的燃烧是在细胞的“能源工厂”——线粒体中完成的,左旋肉碱就像一辆转运车将脂肪运载到线粒体中去。但它只是一种“运载工具”,人体到底消耗多少脂肪并不直接取决于它的数量。
' m" y1 P$ b- l' j, B   美国科学委员会在1988年就得出结论“左旋肉碱不是一种必须的营养成分”,人体所需的80%的左旋肉碱都可以由人体自身来合成,其余的20%则可以通过食用羊肉、牛肉等红色肉类和乳制品获取,因此,正常人是不会缺乏这种物质的。服用过多反而对肝肾造成压力。
/ @+ [5 X5 K) ?4 L( p; x! n   在国际主流机构和学者中,尚没有大量样本的人体临床研究结论证明,排除其他辅助行为,仅依靠服用左旋肉碱就可以获得减肥效果。2 [1 d9 N" C' h5 Y/ {: |, O
   左旋肉碱共有两种法律身份,保健食品、普通食品。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普通食品不能声称具备特定保健功能- @1 n* k3 Q7 [8 y
最新进展:" M. M/ ]0 n' \, r0 x6 B: d
   目前,左旋肉碱的虚假宣传已经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最新曝光了一批媒体的严重违法食品广告,其中左旋肉碱的产品高居榜首。" Z9 T- {9 B5 y8 ?
3 V3 ]% H) `$ x
                                         电子烟没危害% P. o* E& X- Y' a
事件回顾:# ]( J- {& j0 a0 R4 `9 _7 @

* E: L, r( ~9 B( [0 p2010年,媒体上“和普通烟不一样,没有致癌物质,按四步戒烟法实现完全戒烟”、 “有吸烟的感觉,没有吸烟的危害”之类的电子烟广告铺天盖地。很多商家还称,电子烟中含有古代秘方、解毒材料。正因为此,很多想戒烟的烟友把电子烟作为戒烟的法宝。
" Q+ U) c' T% o) D. T, M2 P 6 G- G9 ?3 [# M: }
$ P: [3 @: s) x% ^: u
6 S# L) {5 V  A$ R" A
科学揭假:支修益: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教授
. T# G" f, C- j( z   电子香烟是一种用电池驱动的电子装置,外形酷似真烟,烟头处甚至泛着红光,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燃烧,它的烟雾包含40~60余种化学物质和水蒸汽。2009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美国市场上的两个著名电子香烟产品进行了抽检,结果显示,一份样品中含有亚硝胺类致癌物质。另一份样品中发现了二甘醇,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甚至死亡。  K% C0 j6 n2 M, y2 c2 `& H6 u
  世界卫生组织称,厂家宣称,“电子烟是一种合法的戒烟方法”的说法是百分之百的作假,电子香烟还没有得到科学验证。
; a7 B  ~) j4 g6 @最新进展:& v( c; J% q# }% @2 ^# F! a+ S
    在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委托新西兰的控烟专家,对电子烟可能存在的危害展开调查。11月,北京市工商局、市消协发布的近期消费投诉热点,电子戒烟产品成为投诉热点之一。2 t7 \9 j2 L: s

3 c  L; d( _0 e  N8 m9 F8 c                                          儿童需测智商
/ p2 W3 q( |0 C; b  J事件回顾:8 ~  p+ T3 F; \. ]
2010年夏天,北京突然流行起一阵“儿童智商测评”风潮。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几家医疗机构的智商门诊全都人员爆满,甚至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也加入到了智商测试的行列。大部分智商测试的孩子,都是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去医院的,这其中有些孩子在校学习成绩不好,因此被打上了“智商不高”的标签。而另外一些孩子则是希望通过测智商获得“超常”认定,因为现在不少学校的“神童班”都以智商水平为接纳依据。# G" l! j3 n$ r- Q2 r4 O

. d8 u  t9 B$ f  E* d) ^+ |科学揭假:沈政: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测评中心专家
# i8 w- k) c+ B9 P$ l. h' b2 N  目前,在接受检测的孩子中,存在智商问题的不到1/10。而且,这些孩子也并不全是智商低下,很多孩子只是表现出“注意力很难集中、多动、记忆力偏差”等现象。人的智商在6~17岁之间是很不稳定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有耐心和正确的记忆方法,完全能够弥补这些先天不足。0 D5 y0 I% p  H! i
  事实上,心理学中情商的概念,也就是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社会交际能力等方面的品质同智商一样重要,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很多智商普通但情商高的人更容易在社会中取得成功。
: [0 q0 x1 S/ r. o" p8 |  学校将成绩不好的学生归类为智商不高,不但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也推脱了自己对学生应尽的培养责任。1 s/ T$ S$ P3 C+ \. ?8 k; r! w/ M, G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100多种智商测试方法,受到广泛认可的已经达到二三十种之多,但是,针对同一个人,不同的测试方法依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现实中很多医院或者其他心理机构在测量方法上存在缺失,因此结果并不可靠。
8 j. P3 j  `8 C( h: }最新进展:
6 _' |# l6 P! d) i  智商测试热引发了媒体对智商和教育的大讨论。学者普遍认为,只有需要进行智残鉴定或是被诊断出有学习障碍的孩子,才属于需要进行智商测评的人群。同时,让孩子去做智商测试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一种伤害,也是师德的缺失,社会应该对目前的教育问题进行反思。
0 T" U, L* k$ q# _2 n : C1 d) B0 H8 D& z
                                         地沟油”变食用3 e9 F& |6 Q. u2 H0 x8 I/ f& G
事件回顾:
& I- B3 k: ]; u' ^# E0 u0 k! v. ?0 U$ M8 t
“油掺油,神仙愁!”2010年1月末,中国餐饮业爆发了一场“油安全”危机。有专家指出,中国每年有几百万吨“地沟油”重返大众的日常消费餐桌。. `0 w" K2 @. f  S

' D- e- ]0 Q) d3 l8 Y # R5 X8 X3 w4 s4 }7 l
  X. V& a# {6 _; Z/ F

6 W2 y6 h, B, H5 i) B2 e科学揭假:何东平: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8 ], s% `$ ]" g/ J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餐饮业内部人士5 X" d5 `- t# u) n8 {+ E; u+ p) ~
    根据调查,全国各地返回餐桌的“地沟油”大约有200万吨。按餐馆的客流量计算,1万人可以产生1吨食品垃圾,1吨垃圾又可以产出130公斤“地沟油”,当它返回到农贸市场出售时的每斤价格却是普通食用油的一半。因此,“地沟油”全年的总利润能达到15亿~20亿。4 ^% z1 L1 I& ^0 W! J2 I: P1 M
  在加工“地沟油”时,只要在大池子里熬煮,经过添加去味剂、除臭剂等化学试剂,就能炼制成肉眼无法分辨真假的“清油”。很多商家将其与正常食用油混合在一起,来蒙蔽消费者的双眼。4 a) K$ W, }2 J% w  |9 P3 A# C
  其实,厨余废油的正规用途是简单提炼后加入添加剂制成肥皂,或精炼后加工成普通的润滑油,或转化成替代石油的新能源——生物柴油。4 W/ `/ O: c. @; j% n$ |* B3 n" \
最新进展:
: @9 P: G  N" K9 M# R, B  2010年7月中旬,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地要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要建立有奖举报制度,支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在“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管理方面出现问题的企业和单位,并纳入企业诚信记录。
( r# Q+ ~9 `, N4 v % d& e6 c9 E0 H7 |
                                        洗发水能生发
; ?- ^6 g. D7 C/ O7 y# J事件回顾:
3 N6 i2 Y# {8 H$ T: L, @2010年3月末,某知名品牌,生发、育发系列的洗发产品遭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质疑,有消费者投诉,在连续使用了几年以后,发现其宣称的 “能长出大量新发”并不灵验。, ~' g& @, X' D$ o: t- M/ \/ u3 h
: y! L/ Y2 d/ H  F. ^! G
( n: [! H0 d2 f  {9 R/ P  E

* l: y( y6 p* U  x/ ~9 O$ ?1 K科学揭假:程纪群:武警总医院皮肤科医生
  a# W* x8 e8 l; ?* n$ g  脱发有不同的原因,一种是脂溢性脱发,一种是斑秃,一种是普秃。这三种脱发有着不同的症状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后根据病因再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8 M% }( y9 o2 K: f0 p: A3 x" p3 U  对于洗发水来说,它的作用主要是护理头发,干性、油性和中性的发质适用的洗发水不同。如果洗发水使用不当,不仅不能养发,而且还会导致断发、头发脱落等。
& u. Z6 v0 G7 @7 j* F  洗发水只是保健品,并不属于医药产品。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洗发水并不具备促使头发生长的医用效果,人们相信它能生发也只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
7 {- F% x7 V8 W  I2 }4 n9 f最新进展:8 s2 u) |' ^& O2 b+ N7 z5 P
  2010年9月中旬,某品牌两款功能性洗发水在北京超市下架。相关企业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查处,称其两款产品在未取得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的情况下虚假宣传。而在市面上各种宣传具有特殊功效的洗发水,也开始受到消费者、媒体以及官方机构的关注。+ H$ g: N3 ^4 h8 i7 N2 l- h. y6 \
" M: a- _2 e- L- `
                                       “验胎灵”测男女" P) v$ O' U3 W+ l
事件回顾:  " u: A' ?) r) L/ |
2010年,一款名为“验胎灵”的产品在网络上受到孕妇的热捧。该产品自称,是由美国科学家通过分离特定的人体激素,与专门的“化学混合物”发生反应进行测试的。孕妇在怀孕10周时,只需抽取20毫升晨尿放入产品试瓶中,沿一方快速转动10秒钟,并将其放在一个平面静置5~6分钟,就能够测试出胎儿性别:暗绿色为男孩,橙色或尿液颜色基本无变化为女孩。官网客服指出,其理想测试条件下的准确性在90%以上,生活中统计准确性约82%。
8 m7 }: }" v4 Z0 N$ B & H- y+ N8 O  E+ \& n$ k( L( J! e
科学揭假:刘平:北医三院生殖中心妇产科主任医师
0 n+ e9 Y7 p& a7 k. n  孕妇在怀孕10周时,胚胎已经分化成形。通过对外观结构的检测,可以分辨出男女性别差异。而男胚胎和女胚胎在10周时所分泌的物质通过母体循环,排出体外时,只会存在微量不同。在微量不同的化学变化下,也只能利用高敏感的科学方法才能进行检测,仅仅通过目测、显色这种简单的操作办法,是无法捕捉到这种微量差异的。- v) [% R3 ~/ }6 @( ?3 |+ E- I5 U
最新进展:5 \& i  Y  w+ S/ p* U  k
  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和工信部最近联合开展专项行动,用3个月时间在全国集中治理利用互联网发布非法销售药品的现象。记者了解到,“验胎灵中文网”早在11月14日就已被关闭。  R# H$ C5 N0 P/ {' E& o9 y2 T
5 n3 {6 [* B: X/ q8 I- \
                                       收视率入户调查
: S$ U, K. N0 W! n! X事件回顾:9 h0 |0 C& C6 @
( a) |' \5 Y1 z, M: u
2010年7月,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史上最实在的兼职女孩”的帖子引发收视率造假的新闻。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爆出内幕,某卫视因为收视异常在上海查户,约有9户人家白天长期收看该卫视,可经过查证,有6户收受了贿赂。5 [8 D) p, M& o- U2 \( b9 }

" F6 `" h1 m4 z9 C8 M0 \
5 G. B  n% x- P* I3 n 1 r: u. ^4 ?" t
科学揭假:刘燕南: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教授! b, ~2 O4 S7 r/ A# A
  传统纸媒的浏览人数可以通过发行量来估计。但对电视而言,它的受众范围更广,于是就逐渐衍生出一种收视率数据统计的方法。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必须要事先选择好“样本”。通过样本的收看情况,获得收视率的统计。( w- e3 ^2 ]: [0 K7 }
  收视率的调查和请求调查的电视台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因此,电视台要想在收视率数据上造假,往往会从“样本户”上下工夫,也就是电视台花钱买观众。
6 r$ ]) `- b8 h6 P. n% J3 b  如此违法、违规现象的出现,莫不反映出相关各方的某种失责、缺位和滥用,收视率是一个量化的指标,但它并不是唯一的监测指标,肆意造假,只会让这个指标变得毫无意义。对于电视台收买样本户,我国目前只有一个《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也只是一个规范调查公司的条律,没有一个执行和监督的机制在行使规范条律的监督。
3 z6 [; e) l4 K9 F/ d$ e最新进展:
2 H# q# Z  a  K7 K  收视率造假引起了电视人自己的关注,按照国际惯例,收视率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来提供,没有任何亲缘关系,这样数据才能客观公正。近日,曾在中国收视率市场败退的全球著名的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高调宣布在中国“复出”,媒体评论称这可能让收视率造假成为历史。
: H) k1 [% ~& ?( Y& B2 e
) y. A+ L8 Y! \: F, W                                         出香汗有药丸2 e$ k& F8 ~4 e1 r7 X
事件回顾:
9 T$ K" S$ s7 y6 L2010年11月初,从日本刮起的“体香”旋风迅速波及到中国,很多爱美女性开始迷恋一颗又一颗让身体散发清香的粉色胶囊,其名称叫做提香蜜丸。据官方网站介绍,该产品中含有保加利亚的玫瑰精油,每次用水服用1~2粒,约3~15分钟后,呼出的气息中就能散发出玫瑰香。若用碳酸饮料服用,效果则更加明显。在体内经过24小时后,香味也会从汗腺和皮肤表面散发。而体香的持续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新陈代谢能力不同而略有变化。通常情况下,体香在停止服用后24小时左右会逐渐消失。6 u& R2 a) g* M6 U% M
科学揭假: 程纪群:武警总医院皮肤科医生
0 N0 I9 v! P/ v9 l/ ^' ?+ U9 q  玫瑰精油通常都被作为化妆品或药物中的某种成分,口服精油则很少见。一旦进入人体,它就会作为有机物经过新陈代谢,通过胃肠吸收,再到血液,形成尿酸、一氧化碳等。不能吸收的代谢物质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也不会经过皮肤等部位。其实,任何服用的东西在经过代谢后都是一样的,不存在散发体香的可能。  a* D% M( }5 b) @
最新进展:
! E" l9 L& K. C5 j" O- [  记者点击进入提香蜜丸官网,其销售交易量从10天内的225件下降到4件。很多网友纷纷提出质疑,并在信誉栏里给出差评,要求商家及时退款。
3 L. s8 J' C6 _( I- o   i2 X6 U. }' g- ?7 `+ P
                                        中药暗掺西药
3 c; P. q9 t4 Z; v$ `2 y事件回顾:1 \- C1 P% X3 z9 `* l/ c
之所以选择中药,很多人的理由是“纯天然”。但是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公布了44种违规添加化学成分的中成药名单。此外,在《新编国家中成药》收录的5000多种中成药中,至少有160余种含有西药成分,主要集中在抗感冒药、止咳平喘药、胃肠类药等三大类药物中。而中药市场面临的不仅仅是添加西药成分的尴尬,媒体随后又爆出,市场上销售的名贵中药材,很多都是“假药”的新闻。
% B! B' Z! M$ |: w " v- q4 [" A( e. m6 T4 \' l
科学揭假:孙忠实:著名的药物不良反应专家、海军总医院原药剂科主任
! y, z0 J, `" u           周超凡: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研究员委员
3 m7 ]5 V8 u5 }: r$ m; z           杨峻山: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9 s; \- w1 ]5 S' z, Y3 ^           吉军: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 U$ a8 l6 @# e% [* U  目前中成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非常普遍,号称纯天然的中成药中已经违规添加了西药成分,再吃西药就造成了患者超过剂量、重复用药的不良反应。我国卫生部门检测到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中,很多是由于重复用药造成的。
9 q4 p+ |' E8 {4 E/ p  西药的成分明确,服用时有严格的剂量限制,说明书注明常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而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植物、动物等,成分复杂,患者通常不按剂量服用。往中药里加入西药成分,患者可能会因超量服用造成药物中毒。& l& `7 D3 K. p4 r# ^
  现在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中,到底是中药在起作用还是西药在起作用,我们还没有弄明白。在用药风险还未可知的情况下,只能停留在科学研究的阶段,绝不能贸然批准混合使用。+ }4 V5 _# P( G! \9 K( k  O
而实际上,市场上销售的不少整根人参是用人参片黏合而成的。用蛋清色素加工鹿茸、猪皮熬制阿胶、土豆制作天麻等屡见不鲜。这主要由于中药药材的评价和选用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化标准和生产工艺。
& u# b% k  ]( p3 j% q最新进展:1 A3 d/ k2 D" F3 b; l
  11月份以来香港卫生署接连发出4通中药产品被查出暗含西药成分的健康警示。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孙忠实也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不应再通过在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的申请。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中药市场造假现象的查处力度。1 Y; M2 O* n) \2 p: p& N, S

- Y# C/ G& e, v4 n& w                                     “海总”根治糖尿病( l  [' ^! P2 L- Y& |' I/ d* h- K
事件回顾:) j, f; J3 e. x& e% X& \
“糖尿病治一例好一例——震惊世界”,2010年年初,一家名为“中国解放军海总糖尿病专研中心”的机构在报纸上售卖纯中药制剂“胰愈降糖胶囊”。该中心网站指出,专家组精选60多种海洋、陆地珍稀名贵药材,精密配方,浓缩而成的震惊世界的海洋中药制剂——“胰愈降糖胶囊”,不但是第一个根治糖尿病的国药,而且不需忌口,不用长期服药。. O" D$ T# c% L. L

6 `* B+ W8 u+ Y3 h5 @% `- U5 c
/ y3 R, N( [1 D, q) f2 v, V科学揭假:李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原内分泌科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相关负责人
. l- x8 u  `+ B; ]  2009年9月,“胰愈降糖胶囊”曾出现在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社会公布的虚假违法药品广告中,认为其广告有不科学地表示药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胰愈降糖胶囊”批号“国药准字Z11020266”,药品名称实为“降糖甲片”。6 `( I0 F! v4 D1 L7 j4 [$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下属没有糖尿病专研中心。; e% N( t4 l& H& h
  糖尿病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医学界至今都没有找到彻底治愈糖尿病的方法。宣称“100%治愈、胰岛功能再造,不用限制饮食,可以停药,可以不打胰岛素”等都是无稽之谈。6 x5 p  [) |9 n$ v' Q  t
  由于工商部门只负责监控媒体的广告版面,而软文是发表在媒体的非广告版面上的,所以,对工商部门来说显然“鞭长莫及”。/ C8 @* R3 `8 k2 e# H; D
最新进展:$ n; U1 N& N0 l/ W4 H
  2010年3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省(区、市)药监局对未经审批注册的药品“胰愈降糖胶囊”进行查处。一旦发现该产品,要依法严肃查处;涉嫌刑事犯罪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l- e1 r9 i1 J2 y. |+ s. Q7 W

+ J. A8 z2 y, i$ N7 h0 h                                ◎◎◎◎◎◎◎◎◎◎; @3 V1 L1 p7 q) h9 ?& i
经过北京科技报编辑部的层层筛选、记者的回访、专家的点评,第七届中国十大科技骗局评选终于揭开分晓。我们自信能够做到的是对事实采访、评论的真实客观性,尽量做到较高的权威性,较难做到的是全面性,因为骗局层出不穷,我们难免疏漏。希望读者能够对这一点有所谅解,这个评选只是代表了《北京科技报》观察社会的一个视角,唯愿它能对您科学认识身边的世界有所参考。
9 c, _, g/ [7 G; @, K8 Q5 S8 s  o& N  N- G) g4 D, f. g3 |, Y
长安18子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ajoan

60

主题

515

回帖

1950

积分

叁.无畏牛刀

Rank: 4

积分
1950

社区居民新人进步

QQ
发表于 2011-1-13 21: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茶马古道,

1

主题

105

回帖

247

积分

壹.烟雨游友

Rank: 2

积分
247
QQ
发表于 2011-1-27 19: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穿的和用的保健品158917491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秦岭网

陕公网安备 61012502000158号
陕ICP备10002220-1~2号

GMT+8, 2025-5-3 01:06 , Processed in 0.2419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