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 o* Q M 请看蜉蝣那翅膀,衣裳整洁多漂亮。
8 C% h; {8 h. g4 N 生命短促心怀忧,不知归宿在何方?
* L4 S" A% y0 d# ?( V/ B1 L3 ^4 l" h# J- o" e8 Q% V2 }- o; b
请看蜉蝣那羽翼,衣衫光彩多美丽。4 r& ^2 G( G' e, m- A
生命短促心怀忧,不知何处能归息?. t& o" n/ _0 k# s3 `$ l% T( X
# p( ~, y" X3 J5 W" |% Q 蜉蝣容貌世间绝,服装洁白赛霜雪。8 _# H3 R( e# ?6 S' _1 |
生命短促心怀忧,不知何处能安歇?
( D9 \6 r5 d( }# @4 A; V2 n原诗:《诗经•曹风•蜉蝣》
/ W- W6 L( k. E! {" l0 b. e- l7 v( e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0 B( A% z& W7 O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x i: R2 j# ]' s9 R* }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 g9 O' @% b; i注释:
7 H/ A! F% c: P! N' S, ?% d# N; }' T' s ⑴蜉蝣:一种生在水边的有翅昆虫,成虫寿命极短,有朝生暮死之说。
3 N" C, g" T! ]5 I, O ⑵楚楚:整洁鲜明的样子。
! a @$ P; \5 \% R. V! I& g ⑶掘阅(xué):阅通“穴”,挖穴而出。另,根据邹树文的考证,“掘阅”是双声叠韵,同“阅”,即容貌。
( ~! S9 p3 P& i2 V- L$ D ⑷说(shuì):通“税”,止息,歇息。
4 a: a' m& P5 X7 d沧海诗评:( S/ q& n6 n% ~8 ?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它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线条优美,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特别引人瞩目的是,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交配繁殖,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壮美的场面令人惊心动魄。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生命的美丽、短暂和不知归向何处的困惑。! Z* b7 e& }2 [) }6 V1 ~6 W# g
比之于花,蜉蝣像樱花,像木槿,更像昙花,生命极其短暂,却又极其光华,极其美艳,极其绚烂。比之于人,它让我们想起王勃,想起李贺,想起纳兰,想起济慈,想起拜伦,想起普希金。它让人想起越是美丽的生命,寿命往往越短暂,而这短暂的生命又不知最终的归宿在哪里。 ^8 m% d9 J( W) O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哲学上的三个终极命题,它拷问着每一颗觉醒的灵魂。当然,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我是一粒微尘,一个匆匆过客,从娘肚子来,最后到坟墓里去。但问题是,当我们意识到,在茫茫宇宙里,我们像微尘一样渺小,我们的生命像蜉蝣一样短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们会不会像这首诗的作者一样“心之忧矣”,痛苦不堪?如果还想活得快乐一些,又该怎样度过这短暂而又珍贵的时光?我以为,蜉蝣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这就是一个字:爱!这个别名一日蝇的昆虫,为爱而生,因爱而美,求爱而死,将别的一切抛在九霄云外,让短暂的一天,变成美妙的节日,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吗?* i; H0 @4 a3 h V1 ?$ V% H
当我们为琐事烦恼,为争斗疲累,为贪欲焦灼,为世间种种而忧苦不堪时,读读这首《蜉蝣》,想想蜉蝣的生活方式,也许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
; j" [$ h1 C; u$ ?/ n" ?2 o; T2 Z& e- W J$ U4 B9 x5 |/ @/ B
|
-
-
|